《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上 (1)
卷之上 (1)
1. 周身經穴賦
手太陰肺大指側(少商、魚際),兮(太淵),穴(經渠),兮(列缺、孔最),兮(盡澤、俠白),共(天府),為僯(雲門),與(中府),相接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
- 大拇指外側:少商、魚際。
- 腕橫紋橈側:太淵。
- 腕橫紋尺側:經渠。
- 掌指關節後正中:列缺、孔最。
- 腕關節尺側紋頭處:盡澤、俠白。
- 掌根部橈側:天府。
- 肩關節前外側:雲門。
- 腋中動脈搏動處:中府。
這些穴位相互連接,共同組成了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兮大腸之經循(商陽二間三間),而行、歷(合谷陽谿),之腧,過(偏歷溫溜),之臏、(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臑腢),上於(巨骨天鼎),紆乎(扶突禾窌),唇連(迎香),鼻迫、(胃),乃足之陽明、(厲兌),趨乎(內庭),過(陷谷衝陽)之分,見(解谿豐隆),之神,(下巨虛),兮(條口),陳(上巨虛),兮(三里),仍(犢鼻),引入(梁丘陰市),之下(伏兔),上貫(脾關氣衝),之經(歸來),兮(水道、大巨),兮(外陵),運(天樞),兮(滑肉),禮,(太乙),兮(關門梁門),兮(承滿不容),兮(乳根乳中),之(膺、窗、屋翳庫房),之(氣戶缺盆氣舍水突人迎、大迎地倉),兮(巨髎),績(四白),兮(承泣),分御、(頰車),於(下關),張(頭維),於額垠
白話文:
手陽明經,是大腸的經脈,它循著商陽、二間、三間,經過合谷、陽谿,到達腧穴,經過偏歷、溫溜,到膝蓋,經過下廉、上廉、三里,接近曲池、肘髎、五里,向上到大骨、天鼎,彎曲到扶突、禾窌,與迎香相連,經過鼻子,到達胃,然後足陽明經,經過厲兌,趨向內庭,經過陷谷、衝陽的分界線,經過解谿、豐隆,到下巨虛,經過條口,陳於上巨虛,出三里,經過犢鼻,引向梁丘、陰市,向下到伏兔,向上貫穿脾關、氣衝,到歸來,經過水道、大巨,經過外陵,運轉天樞,經過滑肉,到太乙,經過關門、梁門,經過承滿、不容,經過乳根、乳中,到膺、窗、屋翳、庫房,到大氣戶、缺盆、氣舍、水突、人迎、大迎、地倉,到大髎,績於四白,經過承泣,分御於頰車,在下關,張於頭維,在額垠。
足太陰兮脾(中州、隱白),出兮大指頭赴(大都),兮瞻(太白),訪(公孫),兮至(商丘),越(三陰),之交、而(漏谷地機),可即步(陰陵),之泉、而(血海箕門),是求入、(衝門),兮(府舍),軒豁解(腹結),兮(大橫),優遊,(腹哀食竇),兮援(天溪),而同派,(胸鄉周榮)兮綴(大包),而如鉤、迨夫真心為手少陰、(少衝),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門、陰郄過),兮(靈道),非遠(少海、青靈),兮(極泉)何深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中州、隱白),從大腳趾頭出發(大都),再往上至第二趾(太白),再往上至第三趾(公孫),再往上至第四趾(商丘),再往上通過三陰(三條陰經)的交會處(漏谷地機),就可以直接到達(陰陵)泉,然後(血海箕門),就可以進入(衝門)這個穴位(府舍),疏通解決(腹結)這個穴位(大橫),舒暢行走,(腹哀食竇)再拉動(天溪)這個穴位,而通向同一經絡,(胸鄉周榮)再連接(大包)這個穴位,而像釣鉤一樣,到達真心就是手少陰(少衝),從小指頭(少府)出發,經過(神門、陰郄過),再到(靈道)這個穴位,接著前往(少海、青靈)這個穴位,最後到達(極泉)這個穴位好深。
手太陽小腸之榮路(少澤),步(前谷後谿)之隆道、遵(腕骨),觀(陽谷養老),之崇得(支正)於(小海),逐(肩貞),以相從、值(臑腧),兮遇(天宗),乘(秉風),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匪由(顴膠),曷造(聽宮)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榮氣循行路線:
從少澤穴開始,經過前谷穴和後谿穴,再到腕骨部位,然後到達陽谷穴和養老穴,在小海穴處匯聚,接著沿著肩貞穴繼續向上,與臑腧穴相會,然後到達天宗穴,再經過秉風穴,轉向曲垣穴,再到肩外俞穴和肩中俞穴。然後進入天窗穴,從天容穴出來,不經過顴膠穴,最後到達聽宮穴。
足膀胱兮太陽交、背部之二行窮,(至陰),於(通谷),之口尋、(束骨),於(京骨),之鄉、(中脈),命(僕參),以前導(崑崙),闢(金門),於踝傍、奮(附陽兌端),之志轉、(承山承筋),之行、至於(合陽委中委陽淨郄殷門),以相從(扶承秩邊),而(胞肓),入(志室),兮(肓門胃倉),開(意舍),兮振彼(陽綱),出(魂門),兮(膈關),乃(譩譆),乎(神堂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戶),兮隨(附分),而(會陽下中次上),之(窌、白環中旅),之房(膀胱俞),兮(小腸大腸俞),兮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太陽穴交會,背部的督脈與膀胱經有兩條支脈窮盡。膀胱經從至陰穴,通到谷穴的口,貫穿束骨穴,經過京骨穴。在督脈中,號令並派遣僕參穴等穴位在前引導。在崑崙穴,開通金門穴,位於腳踝旁。奮發附陽穴、兌端穴之志轉,沿著承山穴、承筋穴一路經過。至於合陽穴、委中穴、委陽穴、淨郄穴、殷門穴,互相幫助承接。而後到達胞肓穴,進入志室穴。開通肓門穴、胃倉穴,打開意舍穴。振奮陽綱穴,出魂門穴,經過膈關穴。然後到達譩譆穴,出神堂穴和膏肓穴。左右在四椎穴,隨附分穴,而會合到陽下穴、中次穴、上髎穴。窌穴、白環穴、中旅穴是膀胱俞穴的房子。小腸俞穴和大腸俞穴。
2. 論一穴有二名
後頂(一名交沖);強間(一名大羽);腦戶(一名合囟);風府(一名舌本);腦空(一名顒顬);顱囟(一名顱息);瘈脈(一名資脈);素膠(一名面士);水溝(一名人中);承漿(一名懸漿);廉泉(一名吉本);睛明(一名淚孔);巨髎(一名巨窌);絲箜(一名目髎);頰車(一名機關);肩井(一名膊井);臑會(一名臑髎);大杼(一名百旁);命門(一名屬累);風門(一名熱府);督俞(一名高蓋);中膂內俞(一名脊內俞);會陽(一名利機);天窗(一名窗籠);天鼎(一名天項);扶突(一名水穴);缺盆(一名天蓋);人迎(一名五會);天突(一名天衢);玉堂(一名玉英);腧府(一名輸府);中府(一名府中俞);天池(一名天會);中脘(一名太倉);水分(一名分水);神闕(一名氣合);會陰(一名屏翳);四滿(一名髓府);橫骨(一名屈骨端);氣衝(一名氣街);腹結(一名腸窟);衝門(一名慈宮);太淵(一名太泉);商陽(一名絕陽);二間(一名間谷);三間(一名少谷);合谷(一名虎口);陽谿(一名中魁);三里(一名於三里);少衝(一名經始);神門(一名兌沖);少海(一名曲前);少澤(一名小吉);天泉(一名天溫);陽池(一名別陽);支溝(一名飛虎);中封(一名懸泉);蠡溝(一名交儀);中都(一名中郄);陰包(一名陰胞);懸鐘(一名絕骨);漏谷(一名太陰絡);地機(一名牌舍);血海(一名百蟲窠);下廉(一名下巨虛);上廉(一名上巨虛);陰市(一名陰鼎);伏兔(一名外勾);湧泉(一名地衝);太谿(一名呂細);然谷(一名龍淵);照海(一名陰蹺);申脈(一名陽蹻);金闕(一名);僕參(一名安耶);崑崙(一名下崑崙);付陽(一名附陽);飛陽(一名厥陽);環跳(一名臗骨);然谷(一名然骨)
白話文:
後頂(又名交沖);強間(又名大羽);腦戶(又名合囟);風府(又名舌本);腦空(又名顒顬);顱囟(又名顱息);瘈脈(又名資脈);素膠(又名面士);水溝(又名人中);承漿(又名懸漿);廉泉(又名吉本);睛明(又名淚孔);巨髎(又名巨窌);絲箜(又名目髎);頰車(又名機關);肩井(又名膊井);臑會(又名臑髎);大杼(又名百旁);命門(又名屬累);風門(又名熱府);督俞(又名高蓋);中膂內俞(又名脊內俞);會陽(又名利機);天窗(又名窗籠);天鼎(又名天項);扶突(又名水穴);缺盆(又名天蓋);人迎(又名五會);天突(又名天衢);玉堂(又名玉英);腧府(又名輸府);中府(又名府中俞);天池(又名天會);中脘(又名太倉);水分(又名分水);神闕(又名氣合);會陰(又名屏翳);四滿(又名髓府);橫骨(又名屈骨端);氣衝(又名氣街);腹結(又名腸窟);衝門(又名慈宮);太淵(又名太泉);商陽(又名絕陽);二間(又名間谷);三間(又名少谷);合谷(又名虎口);陽谿(又名中魁);三里(又名於三里);少衝(又名經始);神門(又名兌沖);少海(又名曲前);少澤(又名小吉);天泉(又名天溫);陽池(又名別陽);支溝(又名飛虎);中封(又名懸泉);蠡溝(又名交儀);中都(又名中郄);陰包(又名陰胞);懸鐘(又名絕骨);漏谷(又名太陰絡);地機(又名牌舍);血海(又名百蟲窠);下廉(又名下巨虛);上廉(又名上巨虛);陰市(又名陰鼎);伏兔(又名外勾);湧泉(又名地衝);太谿(又名呂細);然谷(又名龍淵);照海(又名陰蹺);申脈(又名陽蹺);金闕(又名);僕參(又名安耶);崑崙(又名下崑崙);付陽(又名附陽);飛陽(又名厥陽);環跳(又名臗骨);然谷(又名然骨)
3. 論一穴有三名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禾髎(一名長類一名禾窌);童子(一名太陽一名前關);上關(一名客主人一名客主);前關(一名太陽一名童子窌);聽會(一名聽河一名後關);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膻中(一名亶中一名元見);鳩尾(一名尾眵一名骭鶻);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關元(一名丹田一名太中桓);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太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日月(一名神光一名昭募);京門(一名氣俞一名氣府);溫溜(一名地頭一名逆注);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窌);陽關(一名關陽一名關陵);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復溜(一名昌陽一名伏白)
白話文:
絡卻:(別名強陽,腦蓋)
禾髎:(別名長類,禾窌)
童子:(別名太陽,前關)
上關:(別名客主人,客主)
前關:(別名太陽,童子窌)
聽會:(別名聽河,後關)
肩髃:(別名中肩井,扁骨)
脊中:(別名神宗,脊俞)
膻中:(別名亶中,元見)
鳩尾:(別名尾眵,骭鶻)
上脘:(別名上管,胃脘)
關元:(別名丹田,太中桓)
氣海:(別名脖胦,下肓)
中極:(別名玉泉,氣原)
氣穴:(別名胞門,子戶)
太赫:(別名陰維,陰關)
天樞:(別名長溪,谷門)
日月:(別名神光,昭募)
京門:(別名氣俞,氣府)
溫溜:(別名地頭,逆注)
勞宮:(別名五里,掌中)
陽交:(別名別陽,足窌)
陽關:(別名關陽,關陵)
承筋:(別名腨腸,直腸)
復溜:(別名昌陽,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