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上 (12)
卷之上 (12)
1. 標由賦
此言若用八法,必以五門推時取穴,先主後客,而無不效也。詳載於後。
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
八脈者即奇經也,注見上文。八會者,氣血脈筋骨髓臟腑之八會也,亦注見前。紀綱者,如綱之有綱也。此言奇經八脈起止連及八會,本是人身經脈之綱領也。
十二經絡,十二原是一樞要。
十二經十五絡,十二原穴俱注見前。此言十二原者,乃十二經絡出入門戶之樞紐也。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
六十六穴,即子午流注井榮俞原經合也,陽於注腑三十六穴,陰於注臟三十穴。此成六十六穴,具載後子午流注圖中。此言經絡一日一周,於身歷行十二經穴,當此之時流注之中,一穴用之則幽微之理可見矣。
一時取一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經原,注見於前。此言一時之中,當審此日是何經所主,當此之時,該取本日此經之原始穴而刺之,則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此言補瀉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之指法也。法分十四者,循門提按彈捻搓盤推內動搖爪切進退出攝者是也。法則如斯,巧拙在人之活法,備詳金針賦內。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
交正者,如大腸與肺為傳送之府,心與小腸為受盛之官,脾與胃為消化之宮,肝與膽為清淨之位,膀胱合腎陰陽相通,表裡相應也。本經者,受病之經,如心之病必取小腸之穴,兼之餘仿少言,能識本經之病,又要認交經正經之理,則針之功必速矣。
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繆刺也,刺絡脈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經繆刺之理也。
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三陽之經從頭下足,故言頭有病必取足穴而刺之。
巨刺與繆刺各異。
巨刺者,刺經脈也。痛在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經也。繆刺者,刺絡脈也。身形有痛,九候無,則繆刺之。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絡也。經云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右痛未已而左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其經,與經脈繆處,故曰繆刺。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經,一中絡之異耳。
微針與妙刺相通。
微針者,刺之巧也。妙刺者,針之妙也。言二者之相通。
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
言針入肉分,則以天人地三部而進,必察其得氣,則內外虛實易見矣。又云,察脈之三部,則知何經虛,何經實也。
視沉浮而辯臟腑之寒溫。
言下針之後,看針氣緩急,可決臟腑之寒熱也。
且夫,先令針耀,而慮針損;次藏口內,而欲針溫。
言欲下針之時,必先令針光耀,看針莫有損壞。次將針含於口內,令針溫暖,與榮衛相接,無相觸犯也。
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
白話文:
標由賦
這方法如果運用八法,就必須根據五輸穴的時辰取穴,先治主要病症,再治次要病症,一定有效。詳細內容後面會說明。
八脈的起止互相連貫,八會穴是經脈的綱領。
八脈就是奇經八脈,詳見上文。八會穴,是氣血、脈絡、筋骨、髓、臟腑的八個會聚之處,也詳見前面。綱領的意思,就像綱舉目張一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奇經八脈的起止和八會穴,是人體經脈的綱領。
十二經絡和十二原穴是一切樞要。
十二經絡、十五絡脈和十二原穴,都詳見前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十二原穴是十二經絡出入的門戶,是樞紐所在。一天取六十六穴的方法,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
六十六穴,就是子午流注的井、榮、俞、原、經、合穴,陽經流注腑臟的穴位有三十六個,陰經流注臟腑的穴位有三十個。這六十六個穴位,都詳細記錄在後面的子午流注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經絡一天運行一周,經過身體的十二經穴,在經氣流注的特定時間,選擇一個穴位針刺,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
一次取十二經絡的原穴,才能知道其精妙之處。
十二經原穴,詳見前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某一時辰,要仔細判斷當天是哪條經脈當令,在那個時間,就要取當天該經脈的原穴進行針刺,這樣才能體會到子午流注法的奧妙。
總之,補瀉的方法不在呼吸,而在於手指的技巧。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補瀉的方法,不在於呼吸的深淺,而在於手的指法。指法有十四種,分別是循、門、提、按、彈、捻、搓、盤、推、內動、搖、爪、切、進退、攝。方法如此,巧妙與拙劣就在於人的手法,詳見《金針賦》。
快速見效的關鍵,在於認識經脈的傳輸和本經。
經脈傳輸是指:大腸與肺是傳送之府;心與小腸是受盛之官;脾與胃是消化之宮;肝與膽是清淨之位;膀胱與腎陰陽相通,表裡相應。本經是指患病的經脈,例如心臟有病就必須取小腸的穴位。其他類似的少說,能辨識本經的病症,還要了解經脈傳輸的道理,這樣針灸的效果就會很快。
經脈交叉的針刺法,左側有病就在右側取穴。
繆刺,就是刺絡脈。右側疼痛就刺左側,左側疼痛就刺右側,這就是經脈交叉針刺的道理。
遠道瀉絡,頭部有病就在腳上針刺。
三陽經脈從頭向下延伸到腳,所以說頭部有病就要取足部的穴位進行針刺。
巨刺和繆刺各有不同。
巨刺是刺經脈。左側疼痛但右側經脈也病變,就要用巨刺法。左側疼痛刺右側,右側疼痛刺左側,刺中經脈。繆刺是刺絡脈。身體某處疼痛,但九候診脈沒有異常,就要用繆刺法。右側疼痛刺左側,左側疼痛刺右側,刺中絡脈。經書上說,左側盛則右側病,右側盛則左側病。也有一些例外情況,例如右側疼痛還沒好,左側經脈先病變,這種情況就要用巨刺法,刺中經脈,而不是絡脈。所以絡脈病變影響到經脈,經脈與絡脈交叉的地方,就叫繆刺。這兩種針刺方法很相似,只不過一種刺中經脈,一種刺中絡脈而已。
微針和妙刺是相通的。
微針是指針刺技巧精巧,妙刺是指針刺方法精妙。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兩者是相通的。
觀察針刺的深度就能知道經絡的虛實。
針刺進入肌肉的深度,可以分為天、人、地三部,必須觀察針氣是否得氣,就能很容易看出內外虛實。又說,觀察脈象的三部,就能知道哪條經脈虛,哪條經脈實。
觀察針刺的沉浮就能分辨臟腑的寒熱。
針刺之後,觀察針氣的緩急,就能判斷臟腑的寒熱。
此外,首先要讓針光亮,檢查針是否有損壞;其次把針含在口中,讓針溫暖,與人體的榮衛之氣相通,避免針刺時發生意外。
下針之前,必須先讓針光亮,檢查針是否損壞。然後把針含在口中,讓針溫暖,與人體的榮衛之氣相通,避免針刺時發生意外。
目光不要東張西望,手要像握虎一樣穩住,心中不要胡思亂想,要像等待貴賓一樣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