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下 (9)
卷之下 (9)
1. 八穴交會八脈
(公孫二穴父通,衝脈,內關二穴母通,陰維脈)
合於心、胸、胃
(後谿二穴夫通,督脈合於目內眥、頸、項、耳、肩、膊、小腸、膀胱,申脈二穴妻通,陽蹺脈)
(臨泣二穴男通,帶脈,外關二穴女通,陽維脈)
合於目銳眥、耳後、頰、頸、肩
(列缺二穴主通,任脈,照海二穴客通,陰蹺脈)
合於肺系、咽喉、胸膈
白話文:
(公孫穴這兩個穴位,和衝脈相通,內關穴這兩個穴位,和陰維脈相通)
它們的功效與心、胸、胃有關。
(後谿穴這兩個穴位,和督脈相通,它們的功效與眼睛內角、頸部、後頸、耳朵、肩膀、上臂、小腸、膀胱有關。申脈穴這兩個穴位,和陽蹺脈相通)
(臨泣穴這兩個穴位,和帶脈相通,外關穴這兩個穴位,和陽維脈相通)
它們的功效與眼睛外角、耳後、臉頰、頸部、肩膀有關。
(列缺穴這兩個穴位,和任脈相通,照海穴這兩個穴位,和陰蹺脈相通)
它們的功效與肺部系統、咽喉、胸腔隔膜有關。
2. 八穴主治病證
公孫二穴,通衝脈脾之經,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陷中。令病人坐,合兩掌相對,取之。主治三十六證。
凡治後證,必先取公孫為主,次主各穴應之。
白話文:
公孫穴這兩個穴位,是通往衝脈和脾經的通道,位置在腳大拇指內側根部的關節後方一寸的凹陷處。讓病人坐下,雙手手掌合攏相對,就能找到穴位。公孫穴主要治療三十六種病症。
凡是治療以下說到的病症,都必須先以公孫穴為主,然後再配合其他相應的穴位進行治療。
3. 流注之穴手不過肘
穴在足大趾外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許
少商二穴: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許。
魚際二穴: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
太淵二穴:在掌後橫中陷中。
經渠二穴:在手掌後寸口脈中。
列缺二穴:在手側腕上指相叉指處是穴。
尺澤二穴:在手肘約紋中。
中衝二穴:手中指內廉之端,去爪甲如韭葉許。
勞宮二穴:在手掌中心。
大陵二穴:在手掌後橫紋中。
內關二穴:在掌後二寸中兩筋間。
間使二穴:去內間一寸,在掌後三寸中。
曲澤二穴:在手肘內廉陷中,曲肘得之。
商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許。
二周二穴:在此指本節前內側陷中。
三間二穴:在本節後內廉側陷中。
合谷二穴:在虎口岐骨之間陷中。
陽谿二穴:手腕上側陷中。
曲池二穴: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之中。
關衝二穴:在手無名指端端廉,去爪甲如韭葉許。
液門二穴:在小指次指本節前陷中。
中渚二穴:在本節後陷中,握拳取之。
陽池二穴:在手表腕上陷中。
支溝二穴:在手腕後三寸兩筋骨之間。
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大骨後肘上陷中。
少衝二穴:在手小指內廉端,去爪甲如韭葉許。
少府二穴:在手掌內小指本節後陷中有勞宮。
神門二穴:在手掌後兌骨之端。
通里二穴:在掌後一寸。
靈道二穴:在掌後一寸五分。
少海二穴:在肘內廉橫紋頭,曲手取之。
少澤二穴:在手小指之端外產,去爪甲一分。
前谷二穴: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後谿二穴:在外側本節橫紋尖上陷中。
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
陽谷二穴:在手外骨踝下。
少海二穴:在肘大骨外,去肘端五分端中。
(流注之穴,足不過膝)
隱白二穴: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許。
大都二穴:在大指本節後陷中。
太白二穴:在大指面側核骨下陷中。
公孫二穴:在大指內側,去本節後一寸。
商丘二穴:在足內踝微前。
陰陵泉二穴:在足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
大敦二穴:在足大指端,去中一分。
行間二穴:在大指外間動脈應手。
太衝二穴:在大指本節後二寸動脈中。
中封二穴:在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
中都二穴:在內踝上七寸。
曲泉二穴:在膝內輔骨下橫紋盡處。
厲兌二穴:在足大趾外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許。
白話文:
[流注之穴手不過肘]
腳大拇趾外側末端,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少商穴兩個:在手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魚際穴兩個:在手大拇指根部關節後方內側,散佈的脈絡之中。
太淵穴兩個:在手掌後方橫紋的正中央凹陷處。
經渠穴兩個:在手腕後方,寸口脈搏跳動的地方。
列缺穴兩個:在手腕外側,兩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端所指的地方。
尺澤穴兩個:在手肘橫紋的中心位置。
中衝穴兩個:在中指指尖內側邊緣,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勞宮穴兩個:在手掌的中心位置。
大陵穴兩個:在手掌後方橫紋的中心位置。
內關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二寸,兩條肌腱之間。
間使穴兩個:在內關穴外一寸,也就是手腕後方三寸的位置。
曲澤穴兩個:在手肘內側凹陷處,彎曲手肘時可取穴。
商陽穴兩個:在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二間穴兩個:在食指第一節關節前端內側凹陷處。
三間穴兩個:在食指第一節關節後端內側凹陷處。
合谷穴兩個:在手虎口,拇指和食指分叉的骨頭之間凹陷處。
陽谿穴兩個:在手腕背側凹陷處。
曲池穴兩個:在手肘外側,彎曲手肘時,肘部骨頭的邊緣凹陷處。
關衝穴兩個:在無名指指尖外側邊緣,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液門穴兩個:在小指和無名指的指根關節前側凹陷處。
中渚穴兩個:在小指和無名指的指根關節後側凹陷處,握拳時可取穴。
陽池穴兩個:在手腕背側凹陷處。
支溝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三寸,兩條肌腱和骨頭之間。
天井穴兩個:在手肘外側突出的骨頭後方,肘上凹陷處。
少衝穴兩個:在小指指尖內側邊緣,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少府穴兩個:在手掌內側,小指根部關節後方,勞宮穴附近凹陷處。
神門穴兩個:在手腕後方,豌豆骨的末端。
通里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一寸。
靈道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一寸五分。
少海穴兩個:在手肘內側橫紋的盡頭,彎曲手肘時可取穴。
少澤穴兩個:在小指指尖外側邊緣,距離指甲一分的地方。
前谷穴兩個:在小指外側指根關節前側凹陷處。
後谿穴兩個:在外側指根關節橫紋尖端上的凹陷處。
腕骨穴兩個:在手腕外側,腕骨前突起骨頭下方的凹陷處。
陽谷穴兩個:在手腕外側突出的骨頭下方。
少海穴兩個:在手肘外側突出的骨頭外側,距離肘端五分的地方。
(流注之穴,足不過膝)
隱白穴兩個:在腳大拇趾內側末端,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
大都穴兩個:在腳大拇指第一節關節後方凹陷處。
太白穴兩個:在腳大拇指內側,突起骨頭下方凹陷處。
公孫穴兩個:在腳大拇指內側,第一節關節後方一寸的地方。
商丘穴兩個:在腳踝內側微微靠前的位置。
陰陵泉穴兩個:在小腿內側,膝蓋下方突起骨頭下方的凹陷處。
大敦穴兩個:在腳大拇指趾端,距離指甲一分的地方。
行間穴兩個:在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可摸到動脈跳動的地方。
太衝穴兩個:在腳大拇指第一節關節後方二寸,動脈跳動的地方。
中封穴兩個:在腳踝內側前方一寸,腳掌向上抬起時取穴。
中都穴兩個:在腳踝內側上方七寸的地方。
曲泉穴兩個:在膝蓋內側突起骨頭下方的橫紋盡頭處。
厲兌穴兩個:在腳大拇趾外側末端,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