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8)

1. 八脈交會八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認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自銳外關逢後谿,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白話文:

公孫穴通衝脈,主管胃、心、胸等部位;內關穴連接著陰維脈,在下肢要辨認和同臨泣穴;膽經脈絡聯繫著帶脈;陽維脈會和外關穴,接著和後谿穴相通;申脈穴與督脈連通,在眼內角及頸部;陽蹺脈絡也和列缺穴相通;肺經和任脈在肺部運行,並與肺系統相連;陰蹺脈絡和照海穴連通,並影響膈和喉嚨。

2. 八脈配八卦歌

乾屬公孫、艮內關、巽臨泣、震外關、還離居列缺、坤照海、後谿、兌坎申脈間,補瀉浮沉分,逆順得時,呼吸不為難,祖傳秘訣、神針法,萬病如拈立便安。

白話文:

乾卦對應公孫穴,艮卦對應內關穴,巽卦對應臨泣穴,震卦對應外關穴,離卦對應列缺穴,坤卦對應照海穴,後谿穴,兌卦對應申脈穴之間,使用補法或瀉法、浮針或沉針,要根據時間順逆來調整,呼吸就會順暢不困難。這是祖傳的秘訣、神奇的針灸方法,各種疾病都能像用手拈取東西一樣,立刻就痊癒。

3. 八穴相配合歌

公孫偏與內關合,列缺能消照海疴,臨泣外關分主客,後谿申脈正相和。左針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經廣按摩,補瀉迎隨分逆順,五門八法是真科。

白話文:

公孫穴常常與內關穴一起配合使用,列缺穴能消除照海穴的疾病。臨泣穴和外關穴分別有主客之分,後谿穴和申脈穴則是互相配合的。左邊扎針可以治療右邊的疾病,要知道針灸時該取高處或低處的穴位,要用意識引導經絡暢通,並廣泛按摩。運用補法、瀉法、迎隨手法,辨別順逆的施針方向,這五門八法才是真正的醫學精髓。

4. 八法五虎建九日時歌

申、巳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壬、壬寅一順尋,戊、癸、甲寅定時候,五門得合是元回。

白話文:

在申時或巳時的日子,就從丙寅時開始計算;在乙日或庚日,就從戊寅時開始計算;在丙日或辛日,就從庚寅時開始計算;在丁日或壬日,就從壬寅時開始順著數下去;在戊日或癸日,就從甲寅時開始計算,這樣五個時間門就都符合迴圈的規律了。

5. 八法逐日乾支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為期,丁壬寅卯八成數,戊癸巳早七裁依,丙辛亥子亦七數,逐日支幹即得知。

白話文:

甲日、己日的辰、戌、丑、未這四個時辰,各代表十個單位。乙日、庚日的申、酉這兩個時辰,各代表九個單位。丁日、壬日的寅、卯這兩個時辰,各代表八個單位。戊日、癸日的巳時,則代表七個單位。丙日、辛日的亥、子這兩個時辰,也各代表七個單位。這樣就能知道每天的干支所代表的數值。

6. 八法臨時支幹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無疑,丙辛寅申七作數,丁壬卯酉六。須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單加四共齊。陽日除九陰除六,不及零餘穴下椎。

假如甲子日戊辰時,就數逐日支於內得十數,子得七數,又算臨時支幹內戊得五數,辰得五數,共成二十七數。此是陽日該除二九一十八數,除有九數是離九列缺穴也。

又如乙丑日壬午時,就算逐日支幹內乙得九數,醜得十數,又美臨時支幹內壬得六數,午得九數,共成三十九數。此是陰日該除五六方三十數,零有四數是巽四臨泣也。余皆仿此。

白話文:

甲日和己日,在子時或午時,都用九這個數字。乙日和庚日,在丑時或未時,都用八這個數字,沒有疑問。丙日和辛日,在寅時或申時,都用七這個數字。丁日和壬日,在卯時或酉時,都用六這個數字。要知道戊日和癸日,在辰時或戌時,各自用五這個數字,巳時和亥時則單獨都用四這個數字,總共就這些數字。

陽性的日子就減去九的倍數,陰性的日子就減去六的倍數,不夠減的餘數,就對應穴位下面的脊椎。

例如甲子日戊辰時,就先計算每日天干地支的數字,甲得到十,子得到七,再加上臨時天干地支的數字,戊得到五,辰得到五,總共二十七。這是陽性的日子,應該減去二個九也就是十八,還剩下九,對應離九,也就是列缺穴。

又例如乙丑日壬午時,就先計算每日天干地支的數字,乙得到九,丑得到十,再加上臨時天干地支的數字,壬得到六,午得到九,總共三十九。這是陰性的日子,應該減去五個六也就是三十,還剩下四,對應巽四,也就是臨泣穴。其他的日子和時辰都依照這個方法計算。

7. 飛騰八法歌(與前法不同)

壬申公孫即是乾,丙居艮上丙關然,戊午臨泣生坎水,庚屬外關震相連,辛上後谿裝巽卦,己癸申脈到坤傳,己土列缺南離上,丁居照海兌金全。

其法只取本日天干為例,假如甲乙日戊辰時即取戊午臨泣穴,己巳時即列缺,庚午時即外關,余皆仿此。

愚謂奇經八脈之法各有相同,前靈龜八法有陽九陰六十干十變開闔之理,用之得時無不捷效,後飛騰八法亦明師所授,故不敢棄亦載於前以俟示之學者。

白話文:

飛騰八法歌(與前法不同)

壬申日用公孫穴,位置在乾卦;丙日用內關穴,位置在艮卦;戊午日用臨泣穴,位置在坎卦;庚日用外關穴,位置在震卦;辛日用後谿穴,位置在巽卦;己癸日用申脈穴,位置在坤卦;己土日用列缺穴,位置在離卦;丁日用照海穴,位置在兌卦。

使用此方法時,只以當日的天干為主。例如,如果甲日或乙日,在戊辰時,就取戊午日的臨泣穴;己巳時,就取列缺穴;庚午時,就取外關穴,其他情況都依此類推。

我認為奇經八脈的方法各有不同。之前的靈龜八法有陽九陰六,以及天干十種變化開闔的道理,使用得當就能迅速見效。之後的飛騰八法也是名師所傳授,因此不敢捨棄,也把它記載下來,以供學習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