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齋針灸全書》~ 卷之下 (2)
卷之下 (2)
1. 經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腸商陽,迎香二足,胃屬兌頭維三,脾部隱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陰間,腎經湧泉,俞府位,心包中衝,天池隨,三焦關衝,耳門繼,膽家竅陰,童子窌厥,肝大敦期門已,手心少衝,極泉來,小腸少澤,聽宮去,十二經始終歌,學者銘於肺腑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從中府穴開始;手陽明大腸經的商陽穴,到迎香穴結束。足陽明胃經從兌穴開始,到頭維穴結束,經過三個穴位。足太陰脾經從隱白穴開始,到大包穴結束,經過四個穴位。足太陽膀胱經從睛明穴開始,到至陰穴結束。足少陰腎經從湧泉穴開始,到俞府穴結束。手厥陰心包經從中衝穴開始,到天池穴結束。手少陽三焦經從關衝穴開始,到耳門穴結束。足少陽膽經從竅陰穴開始,到童子髎穴結束。足厥陰肝經從大敦穴開始,到期門穴結束。手少陰心經從少衝穴開始,到極泉穴結束。手太陽小腸經從少澤穴開始,到聽宮穴結束。以上是十二經脈的起點與終點歌訣,學習的人應該牢記在心。
2. 十五脈絡歌
人身絡脈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數: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手厥陰絡名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系,足少陽絡是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為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脈絡屏翳,脾之大絡大包,是十五絡穴君須記。
白話文:
人體身上有十五條絡脈,我現在一一從頭數起:手太陰肺經的絡脈是列缺穴,手少陰心經的絡脈是通里穴,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名叫內關穴,手太陽小腸經的絡脈是支正穴,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是偏歷穴,手少陽三焦經的絡脈是外關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叫做飛揚穴,足陽明胃經的絡脈是豐隆穴,足少陽膽經的絡脈是光明穴,足太陰脾經的絡脈是公孫穴,足少陰腎經的絡脈是大鐘穴,足厥陰肝經的絡脈是蠡溝穴,陽經的督脈絡脈是長強穴,陰經的任脈絡脈是屏翳穴,脾的大絡是位於大包穴。以上就是十五條絡脈的穴位,各位必須記住。
3. 經脈氣穴多少歌
多氣多血經須記,火腸手經足經胃,少血多氣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包絡、膀胱、小腸、肝所異。
白話文:
經脈中氣和血的多少需要記住:火腸(應該是指手少陽三焦經)是氣多血多的經脈;手經、足經、胃經是血少氣多的經脈。有六條經脈是氣多血少,它們是三焦經、膽經、腎經、心經、脾經、肺經。而血多氣少的經脈則有心包絡經、膀胱經、小腸經和肝經,這些經脈的情況有所不同。
4. 禁針穴歌
禁針穴道要先明,腦戶、囟會及神應絡,卻玉枕、角孫穴、顱囟、承泣、隨承靈、神道、靈臺、膻中,忌水分、神闕並會陰、橫骨、氣衝、手五里、箕門、承筋及青靈,更加臂上三陽絡,二十二穴不可針。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亦通倫、石門。針炙應須知,女子終身無妊娠,外有云門並鳩尾、缺盆,客主人莫稱肩井,深得人悶倒,三里急補人還平。
白話文:
要先清楚知道哪些穴道是禁止針刺的,像是腦戶穴、囟會穴和神應穴這幾個,還有玉枕穴、角孫穴、前囟、承泣穴,以及隨承靈穴、神道穴、靈臺穴、膻中穴,都要避免針刺。另外,還有水分穴、神闕穴(肚臍)和會陰穴、橫骨穴、氣衝穴、手五里穴、箕門穴、承筋穴和青靈穴,加上手臂上的三陽絡穴,總共二十二個穴道是不能針刺的。孕婦不適合針刺合谷穴和三陰交穴,內關穴和石門穴也要小心。針灸的時候應該要特別注意這些禁忌,如果針刺了石門穴,可能會導致女性終身不孕。另外,還有雲門穴、鳩尾穴和缺盆穴也是禁針的,以及不要稱呼「客主人」為肩井穴,如果針刺太深會讓人感到悶暈,這時趕快針刺足三里穴可以讓人恢復正常。
針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啞門及風府、天柱、素髎、臨泣、上睛明、攢竹、迎香、數禾窌、顴窌、絲竹空、頭維、下關與脊中、肩貞、心俞、白環俞、天牖、人迎、共乳中、周榮淵、腋並鳩尾、腹哀、少商、魚際、位經渠、天府及中衝、陽關、陽池、陽五會、隱白、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還陰市、伏兔、脾關、委中穴、殷門、申脈、承扶忌。
白話文:
針灸的穴道共有四十五個,其中有以下這些穴道禁止針刺:承光穴、啞門穴、風府穴、天柱穴、素髎穴、臨泣穴、上睛明穴、攢竹穴、迎香穴、數禾窌穴、顴窌穴、絲竹空穴、頭維穴、下關穴、脊中穴、肩貞穴、心俞穴、白環俞穴、天牖穴、人迎穴、乳中穴、周榮穴、淵腋穴、鳩尾穴、腹哀穴、少商穴、魚際穴、經渠穴、天府穴、中衝穴、陽關穴、陽池穴、陽五會穴、隱白穴、漏谷穴、陰陵泉穴、條口穴、犢鼻穴、還陰市穴、伏兔穴、脾關穴、委中穴、殷門穴、申脈穴、承扶穴。
5. 血忌歌
行針須要明血忌正丑、三寅、二之末、四申、五卯、六酉宮、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午,正當臘子,更加逢日閉。
白話文:
針灸時必須要了解避開血忌的日子:正月、丑日;三月、寅日;二月的最後幾天;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特別是農曆十二月、子日,如果又遇到「日閉」的日子,更要特別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