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蓍草的解毒功效可能與其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多醣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有關。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以幫助抑制毒素的活性,促進組織修復,從而達到解毒消腫的效果。
2. 活血
蓍草的活血化瘀功效主要體現在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微循環方面。它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增加血流量,改善組織和器官的供血,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此外,蓍草還有抗炎、鎮痛和抗菌的作用,這也有助於緩解血瘀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3. 祛風止痛
ERROR
蓍草的古代典籍
蓍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研末,每次1-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感想末調敷。
蓍草的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稍潤,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莖、葉、花混合的段狀。莖表面棕黃色略紫,密生柔毛,有順向縱紋及縱溝,切面白色,中空。葉鞘捲縮,灰綠色或棕黃色,葉緣裂片細小如蜈蚣足。花呈半球形,枯黃棕色。氣微弱,味微苦。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服。
- 《貴陽民間藥草》:"孕婦忌服。"
-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體虛及孕婦忌服。"
蓍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蛔蟲病牙齒痛面部疼痛腹痛痢疾疼痛
蓍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琥珀酸(succinic acid), 延胡索酸(Fumaric acid), α-呋喃甲酸(α-Furoic acid), 烏頭酸(Aconitic acid)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