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枝葉的主治功效
中藥黃櫨枝葉主治清濕熱。治黃疸,水、火燙傷,漆瘡。
黃櫨,為櫨科植物黃櫨的枝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止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黃疸,水、火燙傷,漆瘡,跌打損傷,癰腫瘡毒,腸炎,痢疾,尿血,崩漏,帶下。
現代研究
- 黃櫨枝葉中含有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腫瘤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保護肝臟、抗肝損傷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環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鎮痛、鎮靜、抗焦慮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促進造血、抗貧血等作用。
- 黃櫨枝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衰老、延緩衰老等作用。
臨床應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黃疸,可單用煎服,也可與茵陳蒿、梔子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水、火燙傷,可單用煎水外洗,也可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漆瘡,可單用煎水外洗,也可與大青葉、黃柏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可單用煎水外洗,也可與骨碎補、當歸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癰腫瘡毒,可單用煎水外洗,也可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腸炎,可單用煎服,也可與白扁豆、白茅根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痢疾,可單用煎服,也可與黃連、黃芩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尿血,可單用煎服,也可與大黃、小茴香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崩漏,可單用煎服,也可與益母草、當歸等同用。
- 黃櫨枝葉常用於治療帶下,可單用煎服,也可與白果、白薇等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黃櫨枝葉有小毒,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 黃櫨枝葉有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 黃櫨枝葉有抗凝血作用,服用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抗凝血藥物。
黃櫨枝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皮膚顏色發黃黃疸
黃櫨枝葉含有的化學成分
鞣質(Tannin), 沒食子酸(Gallic acid), 沒食子酸四糖(Gallic acid tetrasaccharide), 三沒食子酰葡萄糖(Trigalloylglucose), 三甲基沒食子酸葡萄糖(Trimethylgalloylglucose), 飛燕草素3-半乳糖苷(Delphinidin 3-galactoside), 越橘花青素(矢車菊素-3-半乳糖苷)(Idaein (Cyanidin-3-galactoside)), 矮牽牛素-3-葡萄糖苷(Petunidin-3-glucoside), 矢車菊素單葡萄糖苷(Cyanidin monoglucoside), 飛燕草素單葡萄糖苷(Delphinidin monoglucoside), 芍藥花素單葡萄糖苷(Peonidin monoglucoside), 揮發油(Volatile oil)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