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清表湯

HUA DU QING B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9%
心經 10%
肝經 9%
脾經 9%
腎經 7%
膀胱經 6%
膽經 5%
大腸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特性:

  • 清熱解毒: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症見發熱、咳嗽、咽痛、口渴等,牛蒡子能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緩解症狀。
  • 疏散風熱:牛蒡子能疏散風熱,利咽止痛。對於外感風熱,症見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牛蒡子能疏散風熱,消腫止痛,改善咽喉不適。

因此,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牛蒡子,能有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幫助患者緩解外感風熱症狀。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其對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達到清熱解表的作用。

二、疏散風熱:連翹亦可疏散風熱,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黃涕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化毒清表湯中加入連翹,能有效化解風熱之邪,促進體內正氣恢復。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發熱等症狀,天花粉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利濕滲濕,消腫止痛:天花粉還具有利濕滲濕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濕熱的排泄,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天花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化毒清表湯中加入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並輔助利濕滲濕,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熱毒上攻、咽喉腫痛、發熱等症狀的效果。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功效。

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其能清肺熱、降肝火,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口渴、咽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同時,地骨皮還可清熱解毒,對於外邪入侵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等疾病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地骨皮在化毒清表湯中,起著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外感風熱、邪毒入侵引起的相關病症。

化毒清表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效。在化毒清表湯中,黃連可以清解外感熱毒,並抑制邪氣的蔓延,達到清熱解毒、化解毒素的目的。
  2. 瀉火解毒: 化毒清表湯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毒素內盛的疾病。黃連性寒,能瀉心火、胃火,並解毒散結,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內蘊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渴、便祕、煩躁等。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 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的作用。對於外感風熱、濕熱等病症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舌苔黃膩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解毒,利濕止渴,並能降低體溫,緩解炎症反應。此外,黃芩還能 抗菌消炎,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增強免疫力。

因此,化毒清表湯中加入黃芩,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止渴,抗菌消炎等作用,有助於快速改善病症。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梔子味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其能清泄心肺之熱,並能解毒散瘀,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目赤腫痛、以及熱毒瘡瘍等病症。
  2. 緩解毒熱傷津:化毒清表湯多用於治療外感熱毒,而熱毒傷津會導致口渴、尿少等症狀。梔子清熱瀉火之餘,還能清利濕熱,有助於緩解毒熱傷津所致的口渴、尿少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效。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外感熱毒,同時也能緩解因熱毒入血而引發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滋陰降火: 知母還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熱毒傷陰而導致的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此外,知母還能抑制過度亢奮的陽氣,有助於降火解毒,平衡機體陰陽。

因此,知母在「化毒清表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作用,有效地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熱: 葛根性涼,味甘辛,具有解表散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狀,與方劑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宣肺利咽: 葛根還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熱侵襲肺絡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因此,葛根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還能緩解相關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玄參味苦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對於外感熱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玄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邪,緩解炎症。
  2. 滋陰降火: 玄參還能滋陰降火,對於熱病傷陰、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玄參能滋養陰液,降解虛火,緩解症狀。

因此,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玄參,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作用,增強方劑的療效。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性平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之效。化毒清表湯主要針對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桔梗能幫助疏散肺氣,使痰液易於咳出,減輕咽喉腫痛。
  2. 引藥上行: 桔梗具有引藥上行的作用,可將藥力引導至上焦,使藥效更有效地作用於肺部,達到治療咽喉腫痛的目的。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功效,可緩解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鼻塞、咽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化毒清表湯旨在清熱解毒、宣肺止咳,而前胡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效,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更好地緩解風熱邪毒入侵所致的表證。

化毒清表湯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清熱解毒: 木通味甘苦,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之功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二、利水通淋: 木通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利於熱毒的排出,同時可改善因熱毒壅滯所致的小便不利等症狀。

綜上所述,木通在化毒清表湯中,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外感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解毒、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化毒清表湯多用苦寒藥物,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苦寒傷脾胃,同時緩解藥物對人體的毒性反應。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芩的清熱燥濕作用,減少其對脾胃的損傷,提高藥物的療效。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2. 疏風散熱: 薄荷揮發油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以促進汗液分泌,疏散風熱,使體內熱邪從汗孔排出,達到清熱解表的目的。

化毒清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清熱解表: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邪、解表止痛的功效。化毒清表湯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防風可助藥力疏散風邪,清熱解表,緩解表證。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化毒清表湯中包含一些寒涼藥性較強的藥物,如黃芩、連翹等,防風性溫,可起到調和藥性,緩和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的作用,同時還能促進藥效發揮,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化毒清表湯

成分及功效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透疹、止血。
  2. 薄荷:

    • 性味:辛涼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3. 地骨皮:

    • 性味:寒甘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4. 防風:

    • 性味:溫、微苦
    • 歸經:肺、脾、膀胱經
    • 功效: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5. 葛根:

    • 性味:甘、涼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清熱解毒。
  6. 黃連:

    • 性味:苦、寒
    • 歸經:脾、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瀉、止血、斂瘡。
  7. 黃芩: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8. 桔梗:

    • 性味:微寒、甘辛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9. 連翹:

    • 性味:微寒、苦
    • 歸經:心、肝、膽經
    •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10. 木通:

  • 性味:寒、甘
  • 歸經:腎經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1. 牛蒡子:

    • 性味:涼、辛、苦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2. 前胡:

    • 性味:辛、苦、微寒
    • 歸經:肺、氣、胃經
    • 功效: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3. 天花粉:

    • 性味:甘、寒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滋陰潤燥、清熱解毒。
  4. 玄參:

    • 性味:寒、苦、甘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
  5. 知母:

    • 性味:寒、苦
    • 歸經:肺、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6. 梔子:

    • 性味:寒
    • 歸經:肝、心、肺經
    •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破瘀、降壓。

主治功效:

  • 痧已見形1-2日者:痧疹已經出現1-2天的患者。
  • 麻紅腫太甚,一齊湧出者:麻疹、風疹、水痘等出疹性疾病,皮疹出現後,伴有嚴重的發熱、紅腫和瘙癢等症狀,且皮疹在短時間內大量湧出。

總結:

化毒清表湯由牛蒡子、連翹、天花粉、地骨皮、黃連、黃芩、梔子、知母、葛根、玄參、桔梗、前胡、木通、甘草、薄荷、防風組成,具有清熱、解表、透疹、排膿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咳嗽、咽痛、口渴、便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牛蒡子(制)8分,連翹8分,天花粉8分,地骨皮8分,黃連8分,黃芩8分,山梔(炒)8分,知母8分,乾葛8分,元參8分,桔梗6分,前胡6分,木通6分,甘草3分,薄荷3分,防風3分。
口渴,加麥冬(去心)1錢,石膏(煨,研)2錢;大便澀,加酒炒大黃1錢2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痧已見形1-2日者,麻紅腫太甚,一齊湧出者。若患者出現發熱、頭痛、身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蕁麻疹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化毒清表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九。 組成:葛根、薄荷葉、地骨皮、牛蒡子(炒,研)、連翹(去心)、防風、黃芩、黃連、玄參、生知母、木通、生甘草、桔梗。 主治:毒熱壅遏,麻疹已發而身仍大熱者。

化毒清表湯,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成:牛蒡子(制)8分,連翹8分,天花粉8分,地骨皮8分,黃連8分,黃芩8分,山梔(炒)8分,知母8分,乾葛8分,元參8分,桔梗6分,前胡6分,木通6分,甘草3分,薄荷3分,防風3分。 主治:痧已見形1-2日者。麻紅腫太甚,一齊湧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