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痘湯

催痘湯

CUI D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肺經 19%
脾經 17%
腎經 9%
肝經 9%
胃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小腸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催痘湯」方劑中,不應包含「人參」。人參性溫補,具有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並非針對痘痘的藥材。

反而,人參可能加重痘痘問題。人參能促進血液循環,而痘痘通常與體內濕熱、內分泌失調有關,人參可能加劇體內熱氣,進而加重痘痘。此外,人參還可能刺激皮脂分泌,加重油脂分泌過盛的情況,使痘痘更容易滋生。

因此,若要改善痘痘問題,應選擇清熱解毒、涼血化濕的中藥材,例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並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及處方,方能取得最佳療效。

催痘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牛蒡子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其藥性擅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於痘瘡初起,熱毒壅盛,症見發熱、口渴、便祕、瘡瘍初起、紅腫疼痛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 牛蒡子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的功效,能促進痘疹順利排出,防止熱毒內陷,避免痘瘡演變為嚴重狀態。

總之,牛蒡子在催痘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宣肺透疹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痘瘡初期症狀。

催痘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促進痘痘成熟: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痘痘的形成往往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有關,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痘痘成熟,有助於痘痘更快消退。
  2. 滋養氣血,增強抵抗力: 當歸還有補血養血、益氣生津之功。痘痘的出現也與身體免疫力低下、氣血不足有關,當歸能滋養氣血,增強人體抵抗力,從根本上預防痘痘的反覆。

催痘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痘痘的產生往往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有關,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助於消散瘀血,改善痘痘症狀。

二、清熱解毒:川芎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痘痘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紅腫。

因此,川芎在催痘湯中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痘痘的消退。

「催痘湯」中加入黃耆,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黃耆性溫和,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

痘痘的形成,往往與體內氣血不足、免疫力下降有關。黃耆補氣固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從根本上改善痘痘的生長環境。同時,黃耆也能幫助肌膚修復,加速痘痘的癒合,避免留下疤痕。

因此,黃耆在「催痘湯」中發揮著雙重作用,既能促進痘痘的生長,又能加速癒合,最終達到快速祛痘的目的。

催痘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化濕: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的功效。痘痘的形成與體內濕熱積聚有關,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排出,減少濕熱對肌膚的影響,從而改善痘痘狀況。
  2. 清熱解毒,寧心安神: 茯苓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清除體內熱毒,減輕痘痘炎症反應。同時,茯苓亦能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痘痘引起的煩躁不安情緒,促進身體恢復。

「催痘湯」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引藥上行: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之效,能將藥力引導至肺部及咽喉,促進藥物有效發揮作用。由於痘痘的形成與肺熱、痰濕等因素相關,桔梗能幫助藥物深入肺經,清熱解毒,促進痘痘消退。
  2. 散結消腫,化痰止咳: 桔梗還具有散結消腫、化痰止咳的功效。痘痘形成過程中,局部會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桔梗能幫助消散結塊,減輕炎症反應,加速痘痘癒合。

催痘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理氣健脾,促進血液循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痘痘的形成與脾胃濕熱、氣血運行不暢有關,陳皮能疏通氣機,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痘痘狀況。

二、 疏肝解鬱,改善情緒:陳皮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情緒不佳、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引發痘痘。陳皮能舒緩情緒,調節內分泌,有助於改善痘痘。

催痘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能有效清解肺熱,散結消腫。

痘瘡的發生,多與熱毒蘊結於肌膚有關。連翹能清解肌膚熱毒,並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痘痘消退。此外,連翹還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痘痘炎症反應,減輕紅腫疼痛。因此,催痘湯中加入連翹,有助於清除熱毒,促進痘痘消退,達到治療目的。

「催痘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痘痘的形成往往與體內寒氣、血瘀有關,肉桂有助於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達到消炎止痛,促進痘痘消退的效果。
  2. 引藥入痘,助藥力達病所:肉桂性溫,氣味濃烈,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有助於藥力直達痘痘部位,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催痘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小兒痘瘡(天花)發展至4-5日後,因氣血不足導致痘疹「頂陷不發」之證。具體病徵包括:

  • 痘粒大小不一,根部色淡而不紅潤。
  • 痘頂凹陷、難以飽滿灌漿(漿液無法充盈)。
  • 痘色暗沉無光澤,反映血氣虛弱,無力托毒外透。

此階段若不及時補氣活血,恐致痘毒內陷,轉為危證。催痘湯以「補氣化毒」為核心,助痘疹順利貫漿,完成發病週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補氣托毒為君

    • 人參、黃耆:大補元氣,增強機體「托毒外發」之力,改善頂陷。
    • 茯苓:健脾滲濕,助氣血生化,並防補藥壅滯。
  2. 活血通絡為臣

    • 當歸、川芎:活血養血,使痘疹根窠紅活(改善色暗),促進局部氣血暢通以起發。
  3. 宣透解毒為佐

    • 牛蒡子、連翹、桔梗:清輕宣散,透發痘毒,開宣肺氣以利毒邪外透。
    • 陳皮:理氣健脾,助中焦運化,協調補藥與宣散藥之效。
  4. 溫陽鼓舞為使

    • 肉桂(微量):藉其辛溫之性,促進氣血運行,助痘疹「化毒成漿」。量極輕,防過熱傷陰。

整體協同作用

  • 氣血雙補以振奮機能,改善「無力起發」之虛態。
  • 活血透表使痘毒外達,避免內陷。
  • 輕清宣散配合補益,形成「托裡透表」之勢,加速痘疹成熟灌漿。

此方體現「補中寓散」思路,針對小兒氣血未充、痘毒滯留之證,以扶正為主,輔以疏導,符合中醫「治痘先治氣血」原則。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分,牛蒡子1錢,當歸2錢,川芎1錢,黃耆2錢,茯苓1錢,桔梗5分,陳皮2分,連翹3分,肉桂半分。
補氣化毒催漿。
水煎服。1劑而色紅,2劑則頂突貫漿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對本方過敏者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服用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活血化瘀類中藥。
  • 本方有發散作用,服用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類中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催痘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四。 組成:人參3分,牛蒡子1錢,當歸2錢,川芎1錢,黃耆2錢,茯苓1錢,桔梗5分,陳皮2分,連翹3分,肉桂半分。 主治:補氣化毒催漿。主治:小兒血氣虧欠,痘瘡已出4-5日後,大小不等,根窠不甚紅澤,色暗頂陷不能起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