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參歸生化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產後惡露不盡、瘀血阻滯,可導致腹痛、腰痠等症狀,川芎能活血化瘀,促進惡露排出,緩解疼痛。
- 行氣止痛: 參歸生化湯以活血化瘀為主,但同時也需要行氣止痛,以改善產後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腰痠等症狀。川芎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產婦恢復。
參歸生化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產後女性氣血虧虛,容易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症狀,而當歸可以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產後恢復。
- 促進惡露排出,預防感染: 當歸能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預防產後感染。參歸生化湯中其他藥材如川芎、桃仁、紅花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配合當歸,共同促進產婦身體的恢復。
參歸生化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補益元氣、生津止渴。對於產後氣血虛弱,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的女性,人參能有效改善其氣血不足,提升體力。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產後感染及疾病,促進身體恢復。尤其對於產後體虛、容易感冒的產婦,人參更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總之,人參在參歸生化湯中起著補氣益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產婦快速恢復健康。
參歸生化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產後女性氣血虛弱,容易導致體表虛弱,容易感冒,而黃耆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產後風寒入侵。
- 益氣生血: 黃耆能補益氣血,促進血液生成,有助於產後氣血的恢復。參歸生化湯本身以當歸、黃芪為主,補血益氣,黃耆的加入更能加強補氣作用,使氣血雙補,促進產婦身體康復。
參歸生化湯中的肉桂,其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助氣,促進血液循環: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陽助氣、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產後氣血虛弱,寒凝血瘀的症狀,幫助恢復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預防產後出血。
- 溫經散寒,緩解宮寒: 肉桂能溫經散寒,對於產後體虛,宮寒怕冷的產婦,能夠有效緩解宮寒症狀,促進身體恢復。
綜上,肉桂在參歸生化湯中起到溫陽助氣,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參歸生化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出自古代婦科典籍,專治產後惡露(瘀血及代謝物)未盡,流注腰、臀、足關節等處,導致局部漫腫、結塊,久則腫痛兼見肢體倦怠之證。產後氣血虧虛,運血無力,殘留惡露趁虛滯留經絡,阻礙氣機,故見腫痛;氣血不得濡養肢體,故倦怠乏力。此方旨在活血化瘀、補氣生血,使惡露得排、腫痛自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補氣生血以固本
- 人參、黃耆:大補元氣,助氣行血,氣足則推血而行,解決產後氣虛無力運血之根本。
- 當歸:養血活血,與人參共成「血中氣藥」,補而不滯,促進新血化生。
活血通絡以祛瘀
- 川芎:辛溫走竄,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下行血海,能通開經絡瘀阻,散結消腫。
- 馬蹄香(疑為「延胡索」或土木香類):古方中多用以行氣止痛,推測其協同川芎增強活血散結之效。
溫陽散寒以助化
- 肉桂:溫補命門,散寒通脈,助氣血溫通運行,化除關節寒濕瘀滯。
調和緩急以顧護
- 炙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減輕辛溫藥物對產後體虛之刺激。
全方配伍思路
以「補氣活血」為主軸,佐以溫通。補氣藥(參、耆)與活血藥(芎、歸)相配,標本兼顧;肉桂引火歸元,助陽化氣;馬蹄香佐行氣止痛,針對關節腫痛。適合產後虛實夾雜(氣血虛兼瘀阻)之證,使氣血充盛、瘀去新生,則腫塊疼痛自緩。
補充考據
「馬蹄香」一藥,古代或指「杜衡」(亦名土細辛),性辛溫,能散風寒、止痛,適用於寒濕痹痛;然需結合地域用藥習慣進一步考證。若為「延胡索」,則更強化活血止痛之效。此類細節可依臨牀經驗調整。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半,當歸2錢,炙草5分,人參2錢,黃耆1錢半,肉桂5分,馬蹄香2錢。
內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參歸生化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量過多、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參歸生化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産後編》卷下。 組成:川芎1錢半,當歸2錢,炙草5分,人參2錢,黃耆1錢半,肉桂5分,馬蹄香2錢。 主治:産後惡露流於腰臂足關節之處,或漫腫,或結塊,久則腫起作痛,肢體倦怠。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