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補營衛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之功效,能益氣養血,補脾益肺,振奮心陽,對於營衛兩虛所致的氣虛乏力、面色蒼白、自汗盜汗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並能促進機體細胞修復,有助於營衛氣血恢復,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改善症狀的目的。
因此,人參作為大補營衛湯的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地補氣固本、扶正祛邪,起到整體提升機體抵抗力、改善營衛虛弱症狀的效果。
大補營衛湯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抵禦外邪侵襲,對於營衛不固、氣虛乏力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益氣生血: 黃耆亦能益氣生血,改善氣血虛弱,對於營氣不足、血虛頭暈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大補營衛湯中加入黃耆,可有效提升人體免疫力,改善氣血虛弱,達到補益營衛、固表止汗的功效。
大補營衛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補血養血的功效。
- 補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能補血養血,改善氣血不足,提升人體抵抗力。營衛之氣,皆需賴氣血充盈才能正常運作,而當歸補血作用,有助於營衛之氣的充沛,從而達到補益氣血,增強抵抗力的目的。
- 活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循環不暢所導致的營衛不調。同時,活血也能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總之,大補營衛湯中加入當歸,正是利用其補血活血的功效,以達到補益氣血,改善營衛虛弱的目的。
大補營衛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其 活血行氣、止痛 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的作用。營衛不和,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頭風、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可以 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從而緩解這些症狀,達到補益營衛的效果。
此外,川芎還具有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以 消散瘀血,對於一些伴隨有頭部瘀血、疼痛的營衛不足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大補營衛湯中包含益母草,主要是因其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補益作用相輔相成。
一方面,益母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營衛之氣的運行,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另一方面,益母草對於熱毒瘀血也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益母草的加入,既能補益氣血,又能清熱解毒,與大補營衛湯的整體功效相一致,使其更能達到滋補強壯,扶正祛邪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補營衛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産婦氣血虛弱,或胞漿下而不生者」,意指產後因氣血嚴重耗損,無力推動胎兒娩出,或胞衣(胎盤)已破但產程停滯的情況。古代認為此屬「氣虛血滯」之證,故需大補氣血以助產力,同時活血通滯以促胞宮運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人參、黃耆(蜜炒)
- 人參大補元氣,急救虛脫;蜜炒黃耆專補脾肺之氣,兼能升舉下陷之陽。二藥共為君藥,針對氣虛無力之核心病機,助產婦恢復推動之能。
- 若無人參,以附子替代,取「附子回陽救逆」之力,急救氣隨血脫之危,此為權變之法。
當歸、川芎
- 當歸(去尾)專於補血活血,去尾取其醇和之性,避免過燥;川芎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尤其善治產後血滯。
- 二者相配,既補已虧之血,又通滯澀之瘀,解決「虛中夾瘀」的產後常見病理。
益母草(赤花者)
- 選赤花益母草,取其偏於活血利水之效,能直接刺激宮縮,促進惡露排出,助胞衣脫落。此藥為產科要藥,古代稱「茺蔚」,既輔補血藥之不足,又引藥力下行至胞宮。
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補氣為先,活血為助」為原則:
- 氣血同補:人參、黃耆配當歸,氣足則血生,血充則氣固,符合「營衛互根」之理。
- 動靜結合:川芎、益母草之動,平衡參、耆之靜,使補而不滯,尤適產後「多虛多瘀」體質。
- 標本兼治:急補氣血治本(虛),活血清瘀治標(滯),共奏「補力催生」之效。
註:此方反映古代對難產的藥物干預思路,現代臨床須結合具體狀況調整用藥。
傳統服藥法
人參(隨便),黃耆(蜜炒)2兩,當歸(去尾)2兩,川芎3-4錢,益母草(用赤花者)1兩。
濃煎湯,頻頻服之。如無參,加附子1錢以助藥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補營衛湯是一首補氣血、調經散結的方劑,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因此,如果患者有氣血虛弱、或胞漿下而不生者的症狀,可以服用大補營衛湯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患者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補營衛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補營衛湯, 出處:《會約》卷十五。 組成:人參(随便),黃耆(蜜炒)2兩,當歸(去尾)2兩,川芎3-4錢,益母草(用赤花者)1兩。 主治:産婦氣血虛弱,或胞漿下而不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