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丹

奪門丹

DUO ME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8.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0%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10%
膽經 10%
心包經 10%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奪門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奪門丹主要針對血虛、氣滯、瘀阻等症,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 引藥入血:當歸善於入血,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竈,發揮藥效。奪門丹中多為溫燥藥物,容易耗損津液,當歸的滋潤作用能輔助其他藥物,保護津液,提高藥效。

奪門丹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奪門丹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涎壅塞等症,川芎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清除血瘀,疏通經絡,幫助患者恢復意識。
  2. 升清降濁,開竅醒神: 川芎還具有升清降濁的功效,可將濁氣下行,清氣上行,達到開竅醒神之效。對於中風昏迷患者,川芎能幫助恢復腦部供血,改善腦功能,從而達到醒神醒腦的作用。

奪門丹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其大補元氣、扶正祛邪的作用。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奪門丹多用於治療虛脫、陽氣不足、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症狀,而人參則能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扶助陽氣,使之回升,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奪門丹(加味神柞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載於《梅氏驗方新編》,主治「産婦交骨不開」。古代中醫學中,「交骨不開」指分娩時產道骨縫未能順利打開(即恥骨聯合未鬆弛),導致難產。此方專爲氣血虛弱或氣滯血瘀所致之產難而設,透過活血通絡、補氣開骨,助產婦順產。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柞木枝(1兩)

    • 性味苦平,歸肝經,傳統用於活血散瘀、通利關節。《本草綱目》載其能「治婦人難產」,推測其作用類似現代藥理中的「軟化骨縫」,促進恥骨鬆弛。
    • 方中爲君藥,直接針對「交骨不開」之病機,通利產道。
  2. 當歸(2兩)

    •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爲補血活血聖藥。大量用於分娩時可補產婦失血、活血化瘀,改善產道血液循環,助胎下行。
  3. 川芎(1兩)

    • 性味辛溫,歸肝、膽經,爲血中氣藥,行氣活血。與當歸配伍(當歸補血,川芎行血),增強子宮收縮力,推動胎兒娩出。
  4. 人參(1兩)

    • 性味甘微苦溫,歸脾、肺經,大補元氣。產婦氣虛則無力娩胎,人參可提振元氣,助產婦用力,與活血藥協同,標本兼治。

三、治療原理

  • 氣血雙補以助產:人參補氣、當歸補血,解決氣血虛弱之根本;川芎行氣活血,柞木枝通絡開骨,共奏「推陳致新」之效。
  • 活血通絡以開骨:柞木枝與芎歸配伍,可能透過改善骨盆區域血流與代謝,間接促進恥骨韌帶鬆弛,類似現代「鬆弛素」作用。
  • 標本並治:既補產婦體力(本),又直接針對產道梗阻(標),構成完整的難產治療邏輯。

四、總結
此方以柞木枝爲核心,結合補氣血、行血滯之品,體現中醫「以通爲用」的產科思路。其機理可能與調節氣血、鬆弛骨盆韌帶相關,契合古代對「交骨不開」的認知與實踐經驗。

傳統服藥法


柞木枝1兩,當歸2兩,川芎1兩,人參1兩。
水煎服。
本方方名,《梅氏驗方新編》引作"加味神柞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奪門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柞木枝1兩,當歸2兩,川芎1兩,人參1兩。 主治:産婦交骨不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