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安神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安神: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人參能起到補益心脾、安定心神的作用,配合其他安神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起到扶正的作用。對於一些因體虛、氣血不足而引發的心神不安,人參能補益氣血,增強正氣,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大安神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腎,安神定志: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它能改善脾胃功能,化解濕氣,使心神安定,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 配伍增效:茯苓與大安神丸中其他藥材如酸棗仁、柏子仁等搭配,能增強其安神、養心之功效。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有助於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大安神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百藥的功效。方劑中其他藥材可能存在寒涼或燥熱之性,甘草可中和藥性,使其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提高藥效。
- 緩解副作用: 甘草能緩解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毒性或副作用。例如,方劑中可能含有具有燥性或毒性的藥材,甘草能減輕其對人體的刺激和傷害,保障用藥安全。
大安神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驚癇、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抑制風邪,達到止痙安神之效。
二、化痰開竅:白僵蠶能化痰開竅,對於痰濁矇蔽心神導致的神志不清、言語不利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白僵蠶在安神定志、化痰開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大安神丸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大安神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安神之效: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不足,神志不安。白朮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功能,使氣血充足,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安神作用。
- 補氣固本,減少藥物副作用: 大安神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其中部分藥物可能存在燥性或耗氣之弊。白朮補氣固本,能緩解藥物副作用,提高整體療效,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大安神丸中加入桔梗,主要是利用其宣肺利咽的功效。桔梗味辛、性平,歸肺經,具有開宣肺氣、利咽化痰的作用。
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遠志、茯苓、柏子仁等,皆為安神定志之品,但若單純安神,則可能導致痰濁阻滯,影響藥效發揮。因此加入桔梗,可疏通氣道,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提高療效,並避免因痰濁阻滯而加重病情。
大安神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是安神鎮靜,常用於治療因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焦慮等症狀。在該方劑中,硃砂的加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硃砂,即汞朱,是一種具有鎮靜和安神作用的中藥材。它富含的礦物質元素能夠幫助平衡身體的陰陽,促進心腦的血液循環,進而緩解焦慮和緊張情緒。此外,硃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可以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因心火亢盛引起的煩躁不安問題。
然而,硃砂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在劑量過高時可能對人體造成毒性影響。因此,在大安神丸的配方中,硃砂通常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整個方劑在安神的同時,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療相關症狀。
大安神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鎮驚安神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全蠍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 通絡止痛: 全蠍還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全蠍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全蠍在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時,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大安神丸」方劑中加入金箔,其目的主要在於:
- 鎮心安神:金箔性平,味甘,具鎮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古人認為金箔能鎮壓心火,使心神安定。
- 引藥入心:金箔能將藥物引入心經,增強藥效。古人認為金箔能穿透血脈,將藥物直接帶到心臟,達到更好的療效。
金箔在中藥方劑中使用,需謹慎選擇,並需由專業醫師指導。
大安神丸中加入銀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鎮心安神:銀箔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心主神明,心火亢盛或心神不寧,可導致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銀箔可清心火、鎮心神,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二、引藥入心:銀箔質地薄,易於化開,可以將藥物更好地引導至心經,發揮其鎮心安神的功效。同時,銀箔也有助於緩解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大安神丸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肺,寧心安神: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煩易怒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麥門冬亦能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適用於熱病煩渴、口乾舌燥等症狀。此功效有助於改善由熱擾心神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麥門冬作為大安神丸的組成成分,能有效緩解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起到安神寧心、滋陰潤肺的作用。
大安神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功效。患者心神不寧,多伴有肝氣鬱結,胸悶氣滯等症狀。木香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使氣機通暢,緩解心神不安,有助於安神定志。
- 健脾和胃,益氣養心: 木香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充足,心神得以滋養。心神安定,則精神安寧,睡眠得以改善。
總之,木香在大安神丸中,既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又能健脾和胃,益氣養心,從多方面入手,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大安神丸中包含酸棗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安神寧心: 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的功效。其能滋養心陰,緩解心悸、失眠、多夢、驚恐不安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安神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整體安神效果。
- 緩解肝鬱: 酸棗仁還具有疏肝解鬱之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情緒波動等症狀,配合方劑中的其他藥材,達到疏肝理氣、和解心脾的功效,進一步促進心神安定。
大安神丸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其安神定驚、降逆止嘔的功效。
代赭石味甘鹹、性寒,入心、肝、脾經。其沉降特性能鎮驚安神,且能降逆止嘔,適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嘔吐眩暈等症。
大安神丸本身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心煩不寐等症,而代赭石的安神定驚、降逆止嘔功效恰好與之相符,因此成為該方劑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
主治功效
大安神丸之主治功效分析
大安神丸,古籍記載又名大驚丸,乃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方精巧,旨在調和陰陽,安神定驚,並兼顧祛邪扶正。綜合各醫家典籍之記述,其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主治病症:
- 心熱夜啼、煩躁不安: 此為本方之主要適應症。幼兒心火熾盛,易導致夜間啼哭、煩躁不安、難以入睡等症狀。
- 小兒急慢驚風: 古籍明確指出本方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無論急發或慢發,皆可使用。
- 心疳面黃、煩滿壯熱: 針對小兒心疳,出現面色發黃發赤、煩躁不安、發熱等症狀,本方亦能發揮療效。
- 心躁口瘡、虛驚: 本方亦可用於治療心火上炎導致的心躁口瘡,以及小兒體弱導致的虛驚。
治療原理分析:
大安神丸之組方,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清心安神、定驚止痙: 方中紅硃砂、酸棗仁均為安神定驚之要藥,可鎮靜心神,解除驚恐。全蠍則可通絡止痛,並能抗癱癇。諸藥合用,共奏鎮靜安神、止驚定痙之效。
- 清熱瀉火、疏導邪熱: 心熱夜啼、煩躁不安等症狀,皆為內熱所致。方中甘草雖能調和諸藥,然亦兼具清熱解毒之效,搭配代赭石之降逆平肝,可疏導內熱,使火邪得解。
- 健脾和胃、化痰利濕: 茯苓、白朮健脾燥濕,可運化水濕,增強脾胃功能,以達化痰之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恢復,則可促進正氣生長。
- 補益氣血、扶正固本: 方中人參補氣固本,益精養血,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氣血充足,則可對抗邪氣入侵,並利於病情恢復。
- 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桔梗可宣肺利咽,祛痰止咳。針對因痰邪阻滯導致的咳嗽,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 養陰潤燥、滋陰潛陽: 麥門冬養陰潤燥,可清心安神,並可滋陰潛陽。針對陰虛火旺之證,可起到平衡陰陽之效。
- 理氣止痛、調和脾胃: 木香可理氣止痛,調和脾胃,可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機鬱滯引起的腹痛等症狀。
- 散結消癥、疏風解表: 白僵蠶可散結消癥,並能祛風解表,針對因風邪入侵引起的驚風,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 金箔銀箔之輔助作用: 金箔銀箔可滋潤養顏,並有提高藥效之作用,更能安神定驚。
總結:
大安神丸組方周全,不僅能清熱安神定驚,亦能兼顧扶正祛邪。其治療原理在於清心火、調脾胃、補氣血、平肝潛陽,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安神定驚,治療心熱夜啼、煩躁不安、小兒驚風等病症之目的。本方為傳統名方,臨牀應用效果顯著,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調理之精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大安神丸有安神定志、清熱除煩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 大安神丸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克。
- 大安神丸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克。
- 大安神丸不宜與刺激性食物同用,以免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安神丸,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人參(去蘆)半兩,茯苓半兩,甘草1兩(炙),僵蠶(去絲)2錢半,白朮半兩(煨),桔梗尾2錢半,辰砂半兩,全蠍5個(去毒),金箔6片,銀箔6片,麥門冬(去心、炒)半兩,木香半兩,酸棗仁1兩(湯去皮殼),蚌粉(炒)半兩,大赭石半兩(醋煮)。 主治:安神定志,去驚。主治:心熱夜啼煩躁;心疳面黃臉赤,煩滿壯熱,心躁口瘡,虛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