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金箔散

辰砂金箔散

CHEN SHA JIN B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十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心經 16%
脾經 16%
腎經 13%
胃經 9%
肝經 5%
膀胱經 3%
三焦經 2%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金箔散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熾盛、煩躁不安等病症。

辰砂金箔散中將硃砂與金箔等藥材配伍,以發揮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熱毒熾盛等症狀。

辰砂金箔散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扶正固本,增強體質: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功效。辰砂金箔散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心氣不足、精血虧虛有關。人參補氣養血,可增強體質,爲治療提供基礎。

2. 協同作用,提高療效:辰砂金箔散以辰砂、金箔爲主藥,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而人參補氣益血,能起到輔助作用,增強方劑的整體效力,使治療效果更佳。

辰砂金箔散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溼: 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溼、寧心安神之功效。方中辰砂、金箔皆爲重鎮安神之品,易損傷脾胃,茯苓可補脾健胃,利水滲溼,防止藥性過猛,損傷脾胃。

2. 調和藥性: 方中辰砂、金箔性寒,易傷陽氣,而茯苓性平和,可緩和方中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偏,使藥效更趨平和,更好地發揮安神定驚之功效。

辰砂金箔散中加入芒硝,主要是為了發揮其 瀉熱解毒軟堅散結 的功效。

辰砂金箔散主要用於治療 熱毒內蘊 所致的 心煩不寧、口渴心悸、神志恍惚、舌苔黃膩 等症狀。芒硝性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軟堅散結、通便排毒的功效。

在辰砂金箔散中,芒硝可以 清熱解毒,幫助清除體內積聚的熱毒,同時 軟堅散結,使心煩不寧、神志恍惚等症狀得到緩解。此外,芒硝還具有 通便 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從而促進疾病康復。

辰砂金箔散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作用。辰砂金箔散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而桔梗可幫助宣泄肺氣,利咽消腫,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引藥上行:桔梗具有向上引導藥物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作用於咽喉部位,提高藥效。辰砂金箔散中包含多種藥材,桔梗的加入可以促進藥物上行,直達病竈,從而更好地治療咽喉疾病。

辰砂金箔散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辰砂金箔散主治熱毒蘊結、痰熱壅肺,文蛤可協同辰砂、金箔等藥材,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散肺熱,緩解熱毒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2. 滋陰潤燥,軟堅散結: 文蛤還具備滋陰潤燥、軟堅散結的功效。辰砂金箔散中常配合其他滋陰潤肺的藥材,文蛤的加入可進一步滋潤肺燥,軟化痰液,並能輔助其他藥材,散結消腫,促進病竈的消散。

辰砂金箔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辰砂金箔散中含有辰砂、金箔等藥性較烈之藥材,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之功效,可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刺激性,避免產生不良反應,使藥效更加平穩。

二、增強療效:甘草與辰砂、金箔等藥材相配伍,可增強藥效。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各藥物充分發揮其效用,同時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安神、止痛、解毒功效,可與其他藥物共同治療疾病。

辰砂金箔散中包含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金箔具有鎮心安神之效:金箔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辰砂金箔散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驚癇等症,金箔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鎮心安神之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金箔可助藥力直達病所:金箔薄而輕,易於隨藥力直達病所,增強藥效。辰砂金箔散中金箔的加入,除了鎮心安神外,也能起到引藥入心、增強藥效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金箔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涵蓋「熱邪擾心」「上焦火毒」兩大核心病機。

  1. 神誌不寧諸證(驚惕煩渴、恍惚忪悸、睡卧不安、譫語狂忘)——
    此屬心經熱盛,痰熱擾神所致。辰砂(朱砂)為君,重鎮安神、清心降火;金箔亦助其鎮驚;茯苓滲濕寧心,人參益氣固本,共調氣陰以安神誌。

  2. 上焦熱毒證(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齒齦生瘡)——
    熱毒壅滯咽喉口腔,方中牙消(芒硝)清熱瀉火,蛤粉化痰散結,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解毒緩痛,生腦子(冰片)散鬱火而止痛,外用局部患處可直折火勢。

  3. 痰熱交阻證(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桔梗宣肺祛痰,蛤粉清化痰熱,牙消通腑瀉熱以導痰火下行,茯苓健脾杜絕生痰之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論

  1. 瀉火解毒為標

    • 牙消:性寒,瀉實熱、軟堅散結,針對膈熱痰火內結,通腑以泄上炎之火。
    • 蛤粉:清化痰熱,與桔梗協力化解痰火膠結之勢。
    • 生腦子:冰片辛涼走竄,外用清熱防腐,內服開竅散火,尤善透達黏膜腫痛。
  2. 安神固本為本

    • 辰砂配金箔:朱砂質重沉降,清心鎮驚;金箔增強其鎮攝浮陽之效,針對心火亢盛之亢奮、譫妄。
    • 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既防寒涼傷正,又助辰砂安神(益氣以寧心)。
  3. 升降並調

    • 桔梗:載藥上行,宣發肺氣而利咽喉。
    • 牙消:導火下行,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契合「火鬱發之」之理。

此方結構彰顯「清鎮並行」「攻補兼施」「內外同治」思路,適用於熱毒熾盛兼心神不寧之複雜病證,尤重局部外治與全身調理結合。

傳統服藥法


辰砂(研飛)70兩,人參(去蘆)30兩,茯苓(去皮)30兩,牙消(枯)30兩,桔梗50兩,蛤粉(研飛)80兩,甘草(炒)25兩,金箔200片(入藥),生腦子(研)2兩。
大人、小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每用少許,摻在患處,咽津;大人膈熱,每服1錢,食後、臨臥新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辰砂金箔散有清心瀉火、化痰止咳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此外,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口瘡嘴破口角炎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咽喉痛腹瀉口乾口渴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金箔散,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辰砂(研飛)70兩,人參(去蘆)30兩,茯苓(去皮)30兩,牙消(枯)30兩,桔梗50兩,蛤粉(研飛)80兩,甘草(炒)25兩,金箔200片(入藥),生腦子(研)2兩。 主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寧,驚惕煩渴,恍惚忪悸,睡卧不安,譫語狂忘,齒齦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