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氣加桂湯

DOU QI JIA GU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2.2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心經 19%
肺經 15%
肝經 15%
脾經 11%
膀胱經 4%
胃經 4%
腎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都氣加桂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虛血虧導致的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都氣加桂湯主治氣虛血弱,體力衰退,故以熟地黃補益氣血,增強體質。
  2. 配伍相宜: 都氣加桂湯中含有桂枝,溫陽化氣,而熟地黃滋陰補血,兩者相輔相成,溫陽而不燥,滋陰而不寒,有助於整體調和陰陽,改善患者的虛弱狀態。

都氣加桂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化痰止咳的作用。都氣加桂湯主治痰飲阻肺、氣喘咳嗽,茯苓的加入有助於健脾化濕,減少痰液生成,進一步改善氣喘症狀。
  2. 配合桂枝,溫陽化氣:都氣加桂湯以桂枝為君藥,溫陽化氣,而茯苓與桂枝相配,能使桂枝的溫陽之力更加柔和,避免燥烈傷津,同時也利於脾胃運化,將藥力更好地傳輸至病所。

都氣加桂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方中加入澤瀉,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除水濕,有助於消除水腫,改善氣滯水停所致的諸症。
  2. 清熱解毒: 澤瀉兼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清熱利濕,並能解毒消腫。方中加入澤瀉,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減輕熱毒對人體的傷害,促進疾病康復。

都氣加桂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補氣、滋陰養肺的功效。都氣加桂湯主治氣虛乏力、脾胃不健,而山藥能補益脾胃,增強氣血,有助於改善氣虛症狀。
  2. 固本培元: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澱粉等營養成分,能滋養腎精,固本培元,有助於改善體虛狀態。都氣加桂湯中加入山藥,不僅能補氣益脾,還能固本培元,使治療效果更佳。

都氣加桂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都氣加桂湯中加入牡丹皮,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熱毒瘀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心煩、口渴、胸悶、脅痛等。
  2. 配伍桂枝,相輔相成: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脈止痛之功效。牡丹皮與桂枝相配,寒溫相濟,一寒一熱,既能解表散寒,又能清熱涼血,更有利於治療因寒熱錯雜所致的病症,如風寒感冒、寒熱交戰、胸悶氣短等。

都氣加桂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腎固精,緩解陽虛: 都氣加桂湯主要用於治療腎陽虛證,而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腎固精、補益肝腎之效。它能補腎陽,溫腎氣,緩解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遺精滑精、畏寒肢冷等症狀。
  2. 配合桂枝溫陽散寒: 方中桂枝溫陽散寒,但單用桂枝易耗傷陰液,而山茱萸能滋陰斂陽,與桂枝相配,既能溫陽散寒,又能滋陰斂陽,達到陰陽平衡,使治療效果更佳。

都氣加桂湯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固護元氣,止汗止瀉: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之效。都氣加桂湯主治氣虛汗出、久泄不止,五味子可補益肺腎之氣,固攝汗液,止瀉止痢,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增強桂枝功效: 桂枝性溫,辛散溫通,善於溫陽散寒,但其辛散之性也易傷津耗氣。五味子可補益元氣,滋陰斂汗,與桂枝相配,既能增強桂枝溫陽散寒之功,又能防止其傷津耗氣,使藥效更趨平和穩定。

都氣加桂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可溫補心陽,驅散寒邪,適用於陽虛寒凝所致的各種病症。
  2. 溫通經絡,活血止痛: 肉桂具有溫通經絡、活血止痛之效,可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都氣加桂湯方中,肉桂的加入不僅能溫補陽氣,更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都氣加桂湯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都氣加桂湯,出自《醫方簡義》,原方由熟地黃、茯苓、澤瀉、山藥、牡丹皮、山茱萸、五味子及肉桂組成,王清源指出其主治「喘哮之慾癒者」,並強調本方以「納腎氣之法」為治療核心。以下將深入分析此方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都氣加桂湯主要針對「喘哮之慾癒者」。喘哮之疾,在中醫辨證中多與肺、腎相關。肺主氣,司呼吸;腎為先天之本,主納氣。若腎氣虧虛,則氣失攝納,上逆於肺,便會引發喘哮。故本方所治之喘哮,當屬腎虛不能納氣所致,其特點為病程較長,久病體虛,喘息將緩未癒之際。

治療原理

都氣加桂湯的治療原理,圍繞「滋腎納氣」展開,其具體分析如下:

  1. 滋陰補腎,益精填髓:

    • 熟地黃: 作為本方君藥,熟地黃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之功。腎陰虧虛是本方所治喘哮之根本,熟地黃能從根本上補養腎陰,為腎氣之納提供物質基礎。
  2.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茯苓: 茯苓入脾、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效。腎虛易致水濕內停,而脾為生痰之源,茯苓可助運化水濕,並能寧心安神,改善因氣逆而導致的虛煩不寐等症。
  3. 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澤瀉: 澤瀉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濕,可引導濕邪下行,並能清泄腎中濁熱,輔助茯苓化解水濕。
  4. 補脾益肺,固精止帶:

    • 山藥: 山藥入脾、肺、腎經,具補脾益肺、固精止帶之功。脾為後天之本,山藥可健脾益氣,補益後天之本,以助腎氣納攝。
  5. 涼血退熱,清熱除煩:

    • 牡丹皮: 牡丹皮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退熱、清熱除煩之效。腎陰虧虛易生內熱,丹皮可清虛熱,並能涼血,緩解腎陰虛引起的虛煩等症。
  6. 補肝益腎,收斂固精:

    • 山茱萸: 山茱萸入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收斂固精之效。肝腎同源,山茱萸可補肝以助腎,並可固澀精氣,以固納腎氣之本。
  7. 補肺益腎,生津止渴:

    • 五味子: 五味子入肺、腎、心經,具有補肺益腎、生津止渴、收斂固澀之效。可輔助山茱萸,增強收斂之力,並可補益肺腎之氣。
  8. 溫腎暖脾,引火歸元:

    • 肉桂: 肉桂入腎、脾、心經,具有溫腎暖脾、引火歸元之效。此處少用肉桂,其目的在於溫補腎陽,使腎氣得溫而能納氣。

綜合來看,都氣加桂湯以熟地黃滋陰補腎為基礎,輔以茯苓、澤瀉利水滲濕,山藥健脾益氣,牡丹皮、山茱萸、五味子收斂固攝,最後少量肉桂溫補腎陽,達到「滋腎納氣」之功,從而改善腎虛不能納氣所致之喘哮。其治療思維體現了「補腎納氣」的法則,旨在從根本上恢復腎氣之攝納功能,以達到治療喘哮之目的。

本方配伍精巧,既能滋陰補腎,又能兼顧健脾利濕、清熱固澀,且有少量溫陽之品,可謂補而不滯,標本兼治,故能於喘哮將癒未癒之際,助其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痰。

相關疾病


氣喘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都氣加桂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四。 組成:熟地8錢,茯苓4錢,澤瀉4錢,懷山藥4錢,丹皮2錢,山萸肉2錢,五味子9粒,肉桂4分。 主治:納腎氣。主治:喘哮之欲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