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沉香,主要原因有二:
- 溫腎納氣: 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助腎氣下降,與丹砂相輔相成,增強補腎固精之效。
- 行氣止痛: 沉香味辛,氣香,能行氣止痛,調節氣血運行,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痛經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沉香的加入,不僅增強了丹砂的補腎固精之效,更能溫腎行氣,改善氣血運行,使藥效更趨完善。
丹砂沉香煎方中加入阿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阿魏辛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脘腹脹滿等症。丹砂沉香煎以丹砂、沉香爲主,旨在溫陽化瘀,而阿魏的加入可進一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 疏肝理氣: 阿魏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之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情緒抑鬱等症。丹砂沉香煎中沉香可理氣安神,阿魏的加入可協同作用,增強疏肝理氣的效果,使治療更全面。
丹砂沉香煎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丹砂沉香煎以丹砂、沉香等溫熱藥為主,容易導致氣血瘀滯,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緩解此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
- 溫陽止痛: 沒藥亦可溫陽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心痛、胃痛等,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丹砂沉香煎中若含有寒凝之痛,加入沒藥則可溫陽散寒,達到更好的療效。
丹砂沉香煎中含有巴豆,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丹砂沉香煎以沉香、丹砂等溫熱藥材為主,旨在溫陽化瘀,但其溫燥之性易傷津液。巴豆雖屬峻下之品,但其性苦寒,能瀉火通便,並有引火下行的功效。加入巴豆,可引導藥力下行,避免溫燥之氣上逆,同時也能緩解溫熱藥材可能帶來的燥熱之症,達到寒熱相濟、攻補兼施之效。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硇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藥力:硇砂性寒,能引導丹砂之火下降,使其藥力直達病竈,並抑制病邪上炎。同時,硇砂與沉香相配,能增強沉香的降氣化痰作用,更有效地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制約毒性:丹砂具有毒性,而硇砂性寒,能制約丹砂的毒性,使之發揮藥效,而不致傷人。
丹砂沉香煎方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與沉香配伍,可增強鎮心安神之效,並兼具理氣止痛之功。
- 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解毒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丹砂沉香煎中加入硃砂,主要取其鎮心安神及解毒止痛之功效,以達到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的目的。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硫磺,乃取其燥濕祛風,解毒止癢之效。
丹砂性寒,沉香性溫,兩者合用可溫陽散寒、行氣止痛。而硫磺性溫,兼具燥濕、殺蟲之功,可與丹砂沉香相輔相成,加強其祛風止癢之效。
方中若遇濕邪阻滯、風寒襲膚,導致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硫磺便可發揮其燥濕祛風之效,並配合丹砂沉香,共同消除病邪,達到止癢止痛之目的。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功效。可助丹砂、沉香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溫中止痛: 丹砂、沉香偏寒性,檳榔溫性,可中和寒性,避免寒性藥物過於傷陽,同時還能增強其止痛效果。
因此,加入檳榔可增強丹砂沉香煎的止痛功效,並改善藥物的寒性,達到溫中止痛的目的。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木香,是利用其行氣止痛之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並可健脾消積,燥濕止瀉。
方中丹砂、沉香皆具溫燥之性,可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但其燥性易傷脾胃,而木香可中和藥性,調和脾胃,使藥力更趨平和,避免燥性傷脾。同時,木香亦可疏肝理氣,配合沉香行氣止痛,達到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療效。
丹砂沉香煎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丹砂沉香煎以沉香、丹砂等藥物為主,具有溫陽化瘀、行氣止痛之效,但藥性偏寒涼,容易損傷正氣。人參性溫補氣,能補益元氣,扶持正氣,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
2. 協調藥性:丹砂沉香煎中沉香偏於降氣,而丹砂則具有活血化瘀之效。人參性平和,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沉香過於降氣而傷及脾胃,也避免丹砂過於活血而耗傷氣血。
丹砂沉香煎方中,加入胡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胡椒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可與沉香、丹砂等藥材相輔相成,加強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引藥入腎,助藥力達病所:胡椒味辛,善於開通氣道,能引導藥物深入腎臟,增強丹砂、沉香等藥材的療效,使藥力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闢穢止嘔: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闢穢止嘔的功效。方中丹砂沉香走氣血,可引導丁香之藥力深入臟腑,溫陽化寒,散寒止嘔,適用於寒凝氣滯、嘔吐腹痛等症。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丁香味辛,能行氣解鬱,與方中沉香相輔相成,共同起到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作用。同時,丁香的溫陽之力,可減緩丹砂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協調,提高藥效。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 溫脾胃,助藥力:丹砂沉香煎以沉香、丹砂為主,性寒涼,易傷脾胃。乾薑性溫,味辛,可溫中散寒,助脾胃運化,使藥力更好地發揮,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
-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丹砂沉香煎中,丹砂偏於降逆,沉香偏於行氣,而乾薑則能溫中散寒,升陽止瀉,與丹砂沉香相輔相成,三者合用,溫散寒邪,降逆止嘔,增強治療效果。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橘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行滯,助藥力達於下焦: 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之效。丹砂沉香煎以丹砂、沉香等重鎮藥物為主,性偏寒涼,易於留滯腸胃,影響藥效發揮。橘皮的加入可以幫助藥物向下運行,促進藥力到達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 緩解藥物毒性,增強療效: 丹砂性寒毒烈,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橘皮味辛能解丹砂之毒,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副作用。同時,橘皮又能疏肝理氣,與沉香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助陽止嘔:丹砂沉香煎主治脾胃虛寒,陽氣不足所致的呃逆、嘔吐。高良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可助丹砂、沉香溫陽化氣,止呃逆嘔吐。
-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高良薑亦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丹砂沉香煎中加入高良薑,可增強其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腹疼痛,亦有一定療效。
丹砂沉香煎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助陽,化痰止咳:丹砂沉香煎主治寒痰阻肺,氣喘咳嗽等症。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助陽、化痰止咳之功效,可助丹砂、沉香溫肺化痰,驅散寒邪,改善氣喘咳嗽症狀。
- 溫通心脈,活血止痛:丹砂沉香煎亦可用於心脈瘀阻,胸痛心悸之症。肉桂溫通心脈,活血止痛,可與丹砂、沉香相配合,溫通心脈,改善胸痛心悸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丹砂沉香煎:溫中行氣,止痛散寒
成份:
- 檳榔:破滯,散邪,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胡椒: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 硫磺: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
- 木香: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
-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 阿魏: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治瘧。
主治功效:
- 長期積累虛寒伏滯,以及呼吸寒氣膨脹,心腹突然疼痛,兩脅刺痛,還有婦女血氣疼痛。
總結:
- 丹砂沉香煎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中行氣,止痛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長期積累虛寒伏滯,以及呼吸寒氣膨脹,心腹突然疼痛,兩脅刺痛,還有婦女血氣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丹砂沉香煎, 出處:《雞峰》卷九。 組成:沉香1兩(爲末,以蜜半斤,煎5-7沸),阿魏1分(以酒半升,研細,銀器內熬盡),沒藥1兩(爲末,酒半升,慢火熬盡),巴豆1錢(去皮,研細,酒半升,煎10餘沸),硇砂1兩(以酒半升,研令化盡,上5味同合,慢火熬成膏),丹砂半兩(細研),硫黃1兩(滴雪水研1日),檳榔1兩,木香1兩,人參1兩,胡椒1兩,丁香半兩,乾薑3分,青橘皮1兩,良薑(水煮5-7沸)1兩,桂1兩。 主治:久積虛冷伏滯,及呼吸寒氣膨脹,心腹暴痛,兩脅刺痛,並婦人血氣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