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虻蟲丸

DA MENG C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四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5%
脾經 12%
心經 12%
腎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7%
小腸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虻蟲丸] 方劑中包含[虻蟲],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虻蟲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藥性可有效改善血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2. 通絡止痛: 虻蟲可通經絡、散寒濕,對於因寒濕阻滯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大虻蟲丸] 中加入[虻蟲],旨在藉由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通絡止痛的功效,治療相關病症。

大虻蟲丸中包含蠐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蠐螬性寒,善走竄,能引藥入血,有助於藥力深入病竈,治療深層病症。
  2. 蠐螬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疾病,如癰疽、瘰癧等。

蠐螬的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情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

大虻蟲丸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虻蟲善於解毒消腫,但容易耗傷陰血,生地黃可起到清熱涼血,保護陰液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2. 滋陰潤燥: 虻蟲性燥,久服易傷陰。生地黃可滋陰潤燥,平衡藥性,使藥物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提高藥效。

大虻蟲丸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虻蟲善於破血逐瘀,與牡丹皮相配,能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並避免虻蟲破血過度而傷陰。
  2. 緩解毒性,保護脾胃:虻蟲性溫燥,容易傷及脾胃,而牡丹皮可緩解其毒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總而言之,牡丹皮的加入,既能提升方劑的活血化瘀效果,又能減輕虻蟲的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大虻蟲丸中包含乾漆,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腫止痛: 乾漆性寒,具有消腫止痛、解毒生肌之效。虻蟲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兩者合用,可增強消腫止痛之效,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二、 引藥入絡: 乾漆性滑,可引藥入絡,促進藥物吸收。大虻蟲丸中其他藥物如虻蟲、地龍等,皆屬活血化瘀之品,乾漆可助其藥力直達病所,提升藥效。

大虻蟲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虻蟲毒性:虻蟲性溫燥,易傷陰血,而白芍性微寒,能涼血止痛,緩解虻蟲的毒性,避免其對人體造成過度損傷。
  2.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材多屬辛溫燥烈,白芍的甘涼之性,可以中和藥性,使藥力更加平和,減少藥物對身體的刺激。

白芍的存在,不僅有助於減輕虻蟲的毒副作用,也能使藥方更加協調,提升藥效。

大虻蟲丸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引藥下行: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引藥下行的功效。虻蟲善於走竄,但若藥力難以直達病竈,川牛膝可助其引藥下行,提高藥效。
  2.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川牛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與虻蟲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綜上,川牛膝的加入,可以增強大虻蟲丸的藥效,使其更加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大虻蟲丸」中加入「土瓜根」的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土瓜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虻蟲毒素引起的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土瓜根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虻蟲叮咬造成的局部腫脹和疼痛。

因此,在「大虻蟲丸」中加入「土瓜根」,可以有效地增強其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大虻蟲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虻蟲善於活血化瘀,但寒性偏重,易傷陽氣。桂枝的溫陽特性可以輔助虻蟲活血化瘀,避免寒性過盛傷及正氣。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桂枝與虻蟲相配,可以協調藥性,增強療效。桂枝溫陽散寒,可引導虻蟲活血化瘀之力達病所,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虻蟲丸方劑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癢: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虻蟲本身性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吳茱萸可以溫脾胃,緩解虻蟲的寒性,避免寒邪入侵。同時,吳茱萸的止痛止癢作用,可以減輕由虻蟲引起的皮膚瘙癢和疼痛。
  2. 協同作用:吳茱萸與其他藥材,如虻蟲、地龍等,相互協同,共同發揮治療作用。吳茱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其他藥材更容易到達病竈,發揮藥效。同時,吳茱萸可以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病症的康復。

大虻蟲丸方劑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與大虻蟲等藥材搭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潤腸通便: 桃仁的潤腸通便功效,可以幫助排泄體內毒素,減輕藥物對腸胃的刺激,使藥效更易發揮。

因此,桃仁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還能緩解藥物副作用,提高治療效率。

大虻蟲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能清解由蟲毒引起的熱毒,並抑制蟲體的生長繁殖。

2. 燥濕止癢: 黃芩能燥濕止癢,可緩解因蟲毒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因此,黃芩的加入能有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治療蟲毒所致的疾病。

大虻蟲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化痰止咳的作用。虻蟲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善於逐瘀通絡、消腫止痛。二者配伍,可協同增強健脾利濕、化痰止咳之效,有助於改善由濕邪、痰飲所致的咳嗽、喘息、腹脹等症狀。
  2. 佐助虻蟲,增強療效: 茯苓可助虻蟲行氣活血,促進藥力發揮。虻蟲善於消腫止痛,但其性燥烈,容易傷陰,茯苓則可緩解其燥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大虻蟲丸方劑中包含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結核,消腫散結: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虻蟲擅長破血逐瘀,兩者配合,能有效疏散結核,消腫散結,對於瘰癧、癭瘤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通利水道:海藻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輔助虻蟲清熱解毒,並通利水道,排除體內毒素,緩解因毒素積聚引發的腫痛不消等症狀。

總體而言,海藻與虻蟲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有效治療瘰癧、癭瘤等病症。

大虻蟲丸中包含水蛭,主要原因在於水蛭具有以下特性:

  1. 活血化瘀: 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水蛭素,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流循環,化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2. 通經活絡: 水蛭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經絡暢通,改善氣血運行,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引起的疾病,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有一定療效。

因此,在一些需要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方劑中,會加入水蛭以增強藥效。

大虻蟲丸中添加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1. 引藥入肝: 芒硝味苦鹹寒,入肝經,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肝臟,增強藥效。虻蟲善於破瘀通絡,芒硝則能引其藥力直達病竈,更有效地治療肝瘀血阻滯之症。
  2. 清熱解毒: 芒硝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輔助虻蟲消炎止痛,尤其適用於肝熱毒盛,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炎症。

綜上所述,芒硝在大虻蟲丸中起到引藥入肝,增強藥效,並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

大虻蟲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虻蟲性寒,味辛,善於破瘀消積。人參可補益氣血,抵消虻蟲的寒性,防止其傷正氣。
  2. 協同增效: 人參補氣,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虻蟲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發揮。二者相輔相成,可提高整體療效。

因此,人參在該方劑中起到扶正固本、協同增效的作用,與虻蟲配合,達到治病目的。

大虻蟲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便潤腸之效。大虻蟲丸主治水腫、腹脹、便祕等症,葶藶子可協同其他藥材,促進水液代謝,消散水腫,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2. 通經活絡: 葶藶子不僅利水消腫,還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大虻蟲丸中,虻蟲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葶藶子可配合虻蟲,促進氣血流通,加速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大虻蟲丸

總論

大虻蟲丸,又稱大虻蟲湯,是一種中藥方劑,最早記載於《千金要方》。方中有虻蟲、蠐螬、生地黃、牡丹皮、乾漆、白芍、川牛膝、土瓜根、桂枝、吳茱萸、桃仁、黃芩、茯苓、海藻、水蛭、芒硝、人參、葶藶子等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疾病。

藥方組成

  • 桂枝: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牛膝: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海藻: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

  • 黃芩: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芒硝: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牡丹皮: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人參: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生地黃: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桃仁: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 吳茱萸: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水蛭:水蛭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血、清熱化瘀的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疾病。

  • 虻蟲:虻蟲性溫,歸心、肝、大腸經,具有破血消癥、通經、活血化瘀的功效。虻蟲可治療瘀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經閉、痛經、瘀血腫痛等。

  • 葶藶子:葶藶子的傳統功效包括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

總結

大虻蟲丸中諸多藥材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疾病。方中虻蟲、土瓜根、蠐螬、水蛭、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血之功,可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產後惡露、腹痛等血瘀之症。生地黃、牡丹皮、白芍、川牛膝、茯苓等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之功,可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疾病。桂枝、吳茱萸、海藻、黃芩等具有解表散寒、溫經止痛之功,可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疾病。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虻蟲400枚,蠐螬1升,乾地黃4兩,牡丹4兩,乾漆4兩,芍藥4兩,牛膝4兩,土瓜根4兩,桂心4兩,吳茱萸3兩,桃仁3兩,黃芩3兩,牡蒙3兩,茯苓5兩,海藻5兩,水蛭300枚,芒消1兩,人參1兩半,葶藶5合。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不知加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如果月經量過多,應當慎用。
  •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如果有腹瀉、便溏等症狀,應當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虻蟲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虻蟲400枚,蠐螬1升,乾地黃4兩,牡丹4兩,乾漆4兩,芍藥4兩,牛膝4兩,土瓜根4兩,桂心4兩,吳茱萸3兩,桃仁3兩,黃芩3兩,牡蒙3兩,茯苓5兩,海藻5兩,水蛭300枚,芒消1兩,人參1兩半,葶藶5合。 主治:月經不通6-7年,或腫滿氣逆,腹脹瘕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