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澤瀉散

ZHU LING ZE X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9%
肝經 16%
心經 8%
膀胱經 8%
胃經 8%
腎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豬苓澤瀉散

整體功效

清熱利濕,和胃止痛。

主治

麻疹收沒後,心脾有熱,口舌生瘡腫痛,二便結澀。

本方是治療麻疹後遺症的方劑。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全身不適等症狀。麻疹收沒後,由於體內的熱毒未盡,會導致心脾有熱,出現口舌生瘡腫痛、二便結澀等症狀。本方以豬苓、澤瀉為君藥,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以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為臣藥,具有疏風清熱、解表散邪的作用;以甘草為佐藥,具有緩和諸藥的藥性的作用。本方合用,共奏清熱利濕、和胃止痛的功效。

方解

本方以豬苓、澤瀉為君藥,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豬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澤瀉味苦、寒,性寒,歸肝、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二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的作用。

本方以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為臣藥,具有疏風清熱、解表散邪的作用。荊芥味辛、性溫,歸肺、肝經;具有發散風寒、透疹解毒的作用。防風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作用。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連翹味苦、甘、酸,性寒,歸肺、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瀉的作用。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白芷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陳皮味苦、辛、甘,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桔梗味辛、苦、甘,性平,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二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解表散邪的作用。

本方以甘草為佐藥,具有緩和諸藥的藥性的作用。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本方中諸藥性味多偏寒涼,甘草可以緩和諸藥的藥性,使其不至於過於寒涼,從而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和胃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麻疹收沒後,心脾有熱,口舌生瘡腫痛,二便結澀等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文獻參考

  • 《傷寒論》:"發斑發疹,其後身熱煩躁,口渴欲飲,心煩不得眠,小便赤,大便不利,舌上燥而黃,或生黑斑,此為熱在心脾,宜豬苓澤瀉散。"
  • 金匱要略》:"麻疹已透,口舌生瘡,心煩不得眠,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宜豬苓

傳統服藥法


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豬苓、澤瀉。
清心脾之火,兼潤大腸。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和胃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麻疹收沒後,心脾有熱,口舌生瘡腫痛,二便結澀等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口瘡嘴破口角炎蕁麻疹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豬苓澤瀉散, 出處:《麻疹備要方論》。 組成: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豬苓、澤瀉。 主治:清心脾之火,兼潤大腸。主治:麻疹收沒後,心脾有熱,口舌生瘡腫痛,二便結澀。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