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柔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柔肝,中醫名詞,亦稱養肝。是肝陰虛、肝血不足的治療方法。證見視力減退,兩眼乾澀,夜盲,頭暈耳鳴,或睡眠不熟,多夢,口乾津少,肢体麻木,脈弦細等。常用藥物有當歸、白芍、地黃、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等。

《類證治裁》:「肝為剛臟,職司疏泄,用藥不宜剛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故肝臟以柔為補。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主藏血,主目。肝陰虛、肝血不足,則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血不上榮於目,故見視力減退,兩眼乾澀,夜盲,頭暈耳鳴,或睡眠不熟,多夢,口乾津少,肢体麻木,脈弦細等。

柔肝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滋養肝陰、補益肝血。常用藥物有當歸、白芍、地黃、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等。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腸燥便秘等症。

白芍,味苦、甘,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肝鬱脅痛、胸脅脹痛、四肢攣急、頭痛、眩暈、不寐、遺精、崩漏等症。

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潤燥的功效。主治陰虛發熱、消渴、骨蒸勞熱、盜汗、遺精、崩漏、尿血、便秘、虛勞咳嗽、心煩不眠、內熱消渴等症。

首烏,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烏髮明目、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脫髮、白癜風、癆病、貧血、水腫等症。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補虛強腰、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耳鳴、遺精、早泄、消渴、尿頻、骨蒸勞熱、虛勞咳嗽、自汗盜汗、陰疽等症。

女貞子,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烏髮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耳鳴、鬚髮早白、脫髮、白癜風、癆病、貧血、水腫等症。

旱蓮草,味甘、淡,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遺精、早泄、消渴、尿頻、骨蒸勞熱、虛勞咳嗽、自汗盜汗、陰疽等症。

桑椹子,味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明目烏髮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耳鳴、鬚髮早白、脫髮、白癜風、癆病、貧血、水腫等症。

柔肝的治療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一種藥物,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一般來說,柔肝的治療方法,需要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