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安神丸

養心安神丸

YANG XIN AN SHE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統》卷七十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15%
肺經 15%
肝經 11%
腎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6%
膽經 4%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養心: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心安神之效。心主血脈,血為心之營,心血不足則心神不安,容易失眠、心悸、健忘等。當歸補血養心,可改善心血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寧。
  • 調經止痛:女性心血不足常伴隨月經不調、經期疼痛等問題。當歸能調經止痛,改善女性因血虛所致的經期不適,進而有助於心神安定。

因此,養心安神丸中加入當歸,不僅能補血養心,改善心血不足導致的心神不寧,更能調經止痛,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養心安神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寧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其利水滲濕之功可改善心悸失眠所伴隨的濕濁內停,而寧心安神之效則能直接作用於心神,使心神安寧,從而改善失眠多夢、心煩不安等症狀。

二、健脾益氣:茯苓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從而為心神提供充足的營養,進一步增強其安定作用。

總之,茯苓在養心安神丸中起著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整體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養心安神之效。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痙之功效。

其性平和,不燥不寒,能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且酸味入肝,能舒肝解鬱,助眠安神。因此,酸棗仁是養心安神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安、睡眠質量等問題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五味子,是取其 斂肺固精、滋腎益氣、寧心安神 的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其酸收斂肺氣,固精止遺,可改善因心神不寧而引起的呼吸急促、盜汗等症;其甘潤肺滋腎,可補益心腎,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心悸等症。

因此,五味子在養心安神丸中,可有效 鎮定心神、安神助眠,並 改善因心腎虛損而引發的各類症狀

中藥方劑[養心安神丸]的組成中包含[犀角],因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在中醫中,犀角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各類病症,如高熱、精神不安等。它能夠有效舒緩焦慮、緩解失眠。在[養心安神丸]中,犀角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安神作用,改善睡眠質量和情緒穩定。

養心安神丸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安神定志,化痰開竅: 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安神定志、化痰開竅的功效。其能鎮靜心神,改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並可化解痰濁,暢通經絡,有助於改善神志不清、言語不清等症狀。
  2. 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琥珀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遠志、酸棗仁、茯苓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安神定志、寧心安神、益氣健脾等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瀉火: 玄明粉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煩躁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玄明粉能清瀉心火,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鎮驚止痙: 玄明粉還能鎮驚止痙,對於心神不寧、驚悸不安、夜寐不安等症狀,玄明粉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幫助患者安然入睡。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心瀉火,安神定志: 黃連味苦寒,入心經,具有清心瀉火、鎮靜安神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煩躁不安等症狀,黃連能起到清熱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穩定情緒。
  2. 配伍增效: 黃連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酸棗仁、茯苓等,配伍使用,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黃連的清心瀉火,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安神定志的效果,提高方劑的療效。

養心安神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在古代醫學理論中,心主神明,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常與心火旺盛有關。硃砂可以清心火、鎮心神,幫助患者安神定志,改善睡眠。

2. 驅邪避穢: 硃砂在古代被視為辟邪之物,具有驅邪避穢的功效。古人認為,一些精神疾病或心神不寧的症狀可能是邪祟作祟所致,而硃砂可以驅除邪祟,保護患者身心健康。

養心安神丸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含有性味較烈或有毒的藥材,甘草可減輕其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2. 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具益氣健脾、補中益氣的作用,能增強心氣,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養心安神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載於古代醫籍,主「心虛多夢」,即因心氣不足、陰血虧虛所致之睡眠障礙,特見夢境紛亂、惡夢頻仍,或眠淺易驚。古人認為「心藏神」,心神需陰血濡養,若心陰虛弱或血不養神,則虛火內擾、神志不寧,而多夢易寤。此方通過養血、清熱、鎮驚以安神,使「神守其舍」,夢寐自安。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配伍思路
全方以「養血滋陰+清熱降火+重鎮安神」為主軸,標本兼治:

  • 養血補心:當歸身補血和血,酸棗仁養肝血、寧心神,五味子斂心氣,共滋心肝陰血以治本。
  • 清熱除煩:黃連瀉心火,犀角(古用,現多替代)清心涼血,玄明粉(芒硝精製品)瀉熱潤燥,三藥合用以折心經虛火,除煩擾之根。
  • 鎮驚安神:朱砂(為衣)鎮心安神,琥珀化瘀定驚,兩藥質重沉降,直折浮越之神。
  • 調和緩急:白茯苓健脾寧心,甘草膏調和諸藥兼補中氣,蜂蜜為丸潤燥緩急,助藥力持久。

2. 藥對協同效應

  • 酸棗仁配五味子:酸甘化陰,斂汗生津,改善虛煩盜汗、眠淺易醒。
  • 黃連配玄明粉:一苦寒直折心火,一鹹寒導熱下行,使火隨瀉出。
  • 朱砂配琥珀:重鎮與化瘀並行,既安神又防瘀熱互結擾神。

3. 劑型設計考量
丸如「黍米大」,取其緩緩釋藥,尤適夜臥吞服,使藥效持續作用於陰分。以「津吞」送服,則藉唾液引藥入心經,強化安神之效。

三、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從「血虛生熱→熱擾心神→多夢紛紜」病機鏈條切入:

  1. 補其虛:當歸、酸棗仁等填精養血,使神得血養。
  2. 瀉其熱:黃連、犀角等清瀉虛火,斷擾神之源。
  3. 鎮其浮:朱砂、琥珀質重鎮攝,引浮越之神歸位。
    三者協同,標本並治,故能「除亂夢、惡夢」,恢復心神清明。

附註:古方用犀角今已禁用,臨床可酌以水牛角濃縮粉等替代,然須遵規範調整配伍。

傳統服藥法


當歸身、白茯苓、酸棗仁、五味子、犀角、琥珀、玄明粉、黃連、朱砂(為衣)、甘草(熬膏)各等分。
除亂夢、惡夢。
上為細末,甘草膏和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20丸,夜臥時津吞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養心安神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養心安神丸, 出處:《醫統》卷七十。 組成:當歸身、白茯苓、酸棗仁、五味子、犀角、琥珀、玄明粉、黃連、朱砂(爲衣)、甘草(熬膏)各等分。 主治:除亂夢、惡夢。主治:心虛多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