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琥珀安神丸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鎮心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其可平肝熄風,定驚安神,尤其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化瘀止痛: 琥珀兼具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通絡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因此,琥珀在琥珀安神丸中發揮著鎮心安神,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寧、氣血瘀阻導致的失眠、驚悸等症狀。
琥珀安神丸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珍珠味甘鹹、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琥珀本身也具有安神定驚的功效,二者合用,相輔相成,更能有效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清熱解毒: 珍珠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熱毒上擾而引起的心神不寧、煩躁不安等症狀。琥珀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二者合用,可以更有效地清熱解毒,達到安神定驚的效果。
琥珀安神丸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降火: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瀉火之效。琥珀安神丸中加入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改善因心火亢盛、肝火上炎所致的失眠、心煩、口乾舌燥等症狀。
- 養血安神:生地黃同時具有養血作用,能補益心血,改善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使心神安定,睡眠安穩。
琥珀安神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安神。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安神定志的功效,提高藥效。
此外,甘草還具備健脾益氣、解毒生津等功效,能提升患者的體質,更利於藥物的吸收和作用。
琥珀安神丸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養血安神: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心安神之效。其能改善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頭暈等症狀,與琥珀、龍眼肉等藥材協同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心神不寧、睡眠質量差等問題。
- 調經止痛:當歸還具有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因血虛或氣血瘀滯導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這對於一些因月經不調導致失眠的患者而言,亦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琥珀安神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心瀉火,安神定志:黃連味苦寒,性沉降,入心經,具有清心瀉火、除煩安神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安、失眠多夢、心煩易怒等症狀,黃連能起到降火安神的作用,配合琥珀、龍骨等藥材,更能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琥珀安神丸中包含多味溫燥藥物,例如琥珀、龍骨等,若不加黃連等寒涼藥材,容易造成藥性過於燥烈,反而加重失眠等症狀。黃連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烈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平和,更利於安神定志。
琥珀安神丸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古人認爲,硃砂能鎮降心火,平息躁動,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故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
2. 驅邪避穢: 硃砂具有辟邪驅穢之效,古人認爲硃砂能鎮壓邪氣,驅除惡煞,從而起到保護人體不受外邪侵襲的作用。因此,硃砂也被用於治療一些由邪氣入侵所致的疾病,例如瘟疫、疫病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琥珀安神丸為傳統中醫方劑,專治「病後虛煩不睡」,其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可從以下方面深入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解析
「病後虛煩不睡」指大病或久病後,陰血耗傷、心火偏亢,導致心神失養而出現的失眠、煩躁、心悸等症。此方針對「虛熱擾神」之病機,以滋陰清熱、鎮心安神為核心,尤其適用於:
- 虛熱內擾:陰虛生內熱,熱擾心神致夜寐不安。
- 心腎不交:腎陰虧虛,不能上濟心火,導致心火獨亢。
- 氣血兩虛:病後氣血不足,心神失養而難眠。
二、組方邏輯與藥理推衍
全方以 清熱滋陰 與 鎮靜安神 為主線,可分為四層配伍:
1. 清心降火,直折虛熱
- 川黃連(酒洗):苦寒清心火,酒制後減其燥性,專降上焦虛熱。
- 犀角(銼末):涼血解毒,清心鎮驚(古方用犀角,現代可用水牛角替代)。
- 生甘草:甘緩和中,調和黃連苦寒之性,防傷胃氣。
2. 滋陰養血,補益根本
- 生地黃、玄參(酒洗):滋陰涼血,清浮游之虛火,玄參更能軟堅散結,防陰虛火瘀。
- 當歸身(酒洗):酒制後溫潤養血,補病後血虛,助陰血上奉養心。
- 酸棗仁:甘酸養肝血,寧心安神,為失眠要藥。
3. 重鎮安神,定志解憂
- 琥珀:質重鎮驚,化瘀通絡,兼利小便,使熱從下泄。
- 辰砂(為衣):色赤入心,重鎮安神,外用為衣增強鎮靜之效。
- 白茯神:健脾寧心,導虛熱下行,與茯苓相比更專於安神。
4. 交通心腎,引藥歸經
- 遠志(甘草湯泡):辛苦微溫,祛痰開竅,溝通心腎,甘草制其燥性。
- 蓮子、燈心湯送服:蓮子清心固精,燈心草利水泄熱,共引火下行,助心腎相交。
三、治療原理與配伍精妙
標本兼治:
以黃連、犀角清熱治標,生地、玄參滋陰治本,琥珀、辰砂鎮攝浮越之神,構成「清—補—鎮」三法並行。動靜相濟:
當歸、酸棗仁滋養陰血(靜),遠志、茯神化痰開竅(動),防滋膩呆補。上下分消:
燈心草引熱從小便出,辰砂鎮攝上焦心火,形成「上鎮下導」之勢。
四、臨床拓展應用
此方雖主治病後虛煩,然凡屬 陰虛火旺、心腎不交 之失眠、驚悸、怔忡,或更年期虛熱躁擾,均可加減化裁。若兼痰熱,可加竹茹;陰虛甚者酌加麥冬、天冬。
傳統服藥法
川黃連8兩(酒洗),當歸身3兩(酒洗),玄參4兩(酒洗),遠志2兩(甘草湯泡,去心),生地黃3兩(酒洗),生甘草1兩,琥珀1兩,犀角1兩(銼末),酸棗仁1兩,白茯神4兩,辰砂1兩(為衣)。安神。
上為末,蓮子、燈心湯為丸,如綠豆大,辰砂為衣。
每服50丸,食遠燈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琥珀安神丸性味甘平,歸心、肝、腎經。有安神定志、養血益陰的功效。臨床用於虛煩不眠,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等症。本方用於病後虛煩不睡,宜在病後體虛、心神不寧者使用。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琥珀安神丸, 出處:《活人心統》卷三。 組成:琥珀1錢,珍珠1錢,生地1錢,甘草1錢,當歸3錢,黃連3錢,朱砂2錢。 主治:病後虛煩不睡。
琥珀安神丸, 出處:《墨寶齋集驗方》。 組成:川黃連8兩(酒洗),當歸身3兩(酒洗),玄參4兩(酒洗),遠志2兩(甘草湯泡,去心),生地黃3兩(酒洗),生甘草1兩,琥珀1兩,犀角1兩(銼末),酸棗仁1兩,白茯神4兩,辰砂1兩(爲衣)。 主治:安神。主治:神短煩躁不安,夜卧不寧,驚悸怔忡,恍惚健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