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症鎮心丹

XIAN ZHENG ZHEN X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4%
胃經 10%
膽經 8%
腎經 6%
大腸經 5%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癇症鎮心丹」方劑中包含「犀角」,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清熱解毒,涼血止痙: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痙的功效。古人認為其能有效治療熱邪內擾,神志昏迷,痙攣抽搐等症狀,對癲癇、狂躁等「癇症」有一定療效。

二、名貴藥材,尊貴象徵:犀角自古以來被視為珍貴藥材,且象徵著高貴與權威。在古代,由於醫療資源缺乏,人們往往將珍貴藥材視為治療疑難雜症的關鍵,因此即使藥效未必確切,也會將犀角加入方劑,彰顯其珍貴和療效。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性寒,味苦,入心經,能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對於癇症發作時所伴隨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2. 熄風止痙:牛黃能熄風止痙,對於因熱邪入腦、風火上擾所致的痙攣抽搐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有助於控制癇症發作的頻率和強度。

因此,牛黃作為癇症鎮心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地緩解癇症的症狀,並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癇症鎮心丹中包含黃連,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性寒涼,能清心火、瀉肝火,對於因心火亢盛、肝火上炎所致的癇症,具有很好的鎮靜安神作用。

2. 燥濕止瀉:黃連亦能燥濕止瀉,可抑制腸道內濕熱,減少因濕熱內蘊所致的癇症發作。

總之,黃連在癇症鎮心丹中,主要發揮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癇症發作,穩定患者心神。

癇症鎮心丹中使用天南星,主要基於其化痰開竅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開竅之效。癇症發作往往伴隨痰濁阻竅,氣機不暢,導致神志不清、肢體抽搐等症狀。天南星能化解痰濁,通暢經絡,使氣機運行通達,從而起到鎮心止痙的作用。此外,天南星還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痰濁阻滯導致的局部腫脹和疼痛。因此,在癇症鎮心丹中加入天南星,可起到化痰開竅、鎮心止痙的功效,達到治療癇症的目的。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腎經,具有健脾滲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於癇症患者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寧而引起的驚悸、失眠、多夢等症狀,茯苓能起到安神定志、緩解症狀的作用。
  2. 利水消腫: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夠幫助清除體內濕氣,改善痰濁瘀阻,從而改善因痰濕內阻而引發的癇症發作。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一、安神定志: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脾、肝、心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的作用。對於癇症患者常伴隨的失眠、心悸、驚恐不安等症狀,酸棗仁能有效緩解,使心神安定,減少發作頻率。

二、養血寧神:酸棗仁能滋養心血,改善心氣虛弱,有助於穩定情緒,避免因心神不寧而誘發癇症發作。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心: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癇症多因心火亢盛、陰虛火旺所致,麥門冬可滋養心陰,降火除煩,緩解心神不安,鎮靜安神。
  2. 潤肺止咳: 麥門冬兼具潤肺止咳之效。部分癇症患者伴有肺熱咳嗽,麥門冬可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改善肺熱咳喘症狀,輔助治療癇症。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開竅醒神: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竅之效。癇症常由痰濁阻竅、心神不寧引起,石菖蒲可化痰開竅,使神志清醒,平息癲癇發作。

二、安神定志:石菖蒲兼具安神定志之效,能安撫心神,消除煩躁不安,對於癇症發作時伴隨的驚恐、躁動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癇症鎮心丹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峻猛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癇症發作時,症狀往往較為急劇,需用較強烈的藥物來控制。甘草可以減輕這些藥物的毒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利於患者的康復。
  2. 益氣補脾、養心安神: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還具有益氣補脾、養心安神的功效。癇症患者往往脾氣虛弱、心神不寧,甘草可以補益脾氣、安神定志,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體質,有助於預防癇症發作。

癇症鎮心丹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心降火之效。對於癇症患者,因其症狀多與心神不安、肝火上炎有關,硃砂能平息心火,鎮定神經,從而緩解痙攣、抽搐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協助清除體內熱毒,有助於改善癇症患者的發熱、煩躁等症狀。然而,硃砂有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遵醫囑使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癇症鎮心丹」介紹

中藥方劑「癇症鎮心丹」,主要成分包括犀角、牛黃、黃連、天南星、茯苓、酸棗仁、麥門冬、石菖蒲、甘草、硃砂等十味藥材,具有痰火淤積,導致神智昏迷,頭暈目眩,突然昏倒;以及一切癲癇症狀,如痰多、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等功效。

主要成分說明

  •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 牛黃: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傳統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硃砂: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總結

中藥方劑「癇症鎮心丹」,由犀角、牛黃、黃連、天南星、茯苓、酸棗仁、麥門冬、石菖蒲、甘草、硃砂等十味藥材組成,具有痰火淤積,導致神智昏迷,頭暈目眩,突然昏倒;以及一切癲癇症狀,如痰多、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犀牛角5錢,西牛黃7分,珠粉2錢,黃連3錢,膽星5錢,茯苓7錢,炒遠志2錢,棗仁1兩,麥冬7錢,石菖蒲2錢,甘草1錢,飛朱砂3錢。
鎮心化痰。
上各研細,取淨粉和勻,用白蜜2兩,煉熟打和成丸,分做110粒,蠟殼封固。
每服1粒,重症加倍,開水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癇症鎮心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癲癇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多痰四肢抽搐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癇症鎮心丹,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 組成:犀牛角5錢,西牛黃7分,珠粉2錢,黃連3錢,膽星5錢,茯苓7錢,炒遠志2錢,棗仁1兩,麥冬7錢,石菖蒲2錢,甘草1錢,飛朱砂3錢。 主治:鎮心化痰。主治:痰火蒙閉,神識瞀亂,眩暈猝倒;及一切癇症痰多,神志昏迷,四肢抽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