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燥濕湯

FU LING ZAO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脾經 13%
肺經 13%
胃經 12%
膀胱經 10%
心經 7%
腎經 7%
心包經 6%
膽經 6%
三焦經 3%
大腸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茯苓燥濕湯以燥濕為目的,白朮可健脾脾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困阻的問題。
  2. 補氣升陽: 白朮可補脾氣,升舉陽氣,有助於提升機體抗濕能力。濕邪困阻容易導致氣虛,白朮補氣可扶正祛邪,協同茯苓燥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茯苓燥濕湯以燥濕健脾為主,但濕邪傷脾,脾氣虛弱,則易導致氣虛乏力。人參補氣益脾,能扶正固本,增強脾胃功能,更有效地祛除濕邪。
  2. 防止氣虛:茯苓、澤瀉等藥材具有較強的利水滲濕作用,若脾氣虛弱,容易導致氣虛。人參補氣,可防止藥物過於耗氣,保持機體正氣充盈,確保療效。

因此,茯苓燥濕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增強藥效,更能保護脾胃,防止氣虛,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 調和藥性: 茯苓性平,擅長燥濕利水,但若單用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溫,味甘能緩解茯苓的燥性,使藥性平和,不致傷及脾胃。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補脾益氣,與茯苓配伍,可增強利水滲濕的功效,使藥效更佳。同時,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 枳殼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咳之效。茯苓燥濕湯多用於治療濕阻脾胃、胸脘痞悶等症,而枳殼可幫助氣機疏通,利水消腫,進一步改善濕阻所致的胸腹脹滿不適。
  2. 助茯苓利水: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但單用茯苓,利水效果有限。枳殼具有理氣消脹,可配合茯苓,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更好的利水滲濕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其利水滲濕作用,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改善濕氣過重的問題;其健脾寧心作用,可增強脾胃功能,提升抵抗力,有助於緩解濕氣造成的脾胃不適、心神不安等症狀。
  2. 茯苓是燥濕湯中主要的藥材之一,其利水滲濕的作用,能幫助身體排除濕氣,達到燥濕的效果。茯苓性平和,不會過於燥烈,適合大多數濕氣重的患者使用。同時,茯苓還能兼顧脾胃功能,避免單純燥濕而損傷脾胃。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可治療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等症狀。茯苓燥濕湯主治濕濁阻滯,氣機不暢,可引起頭昏腦脹、痰多等症狀,而蔓荊子可以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疏散,從而緩解頭昏腦脹等不適。
  2. 利濕通竅: 蔓荊子入肝經,具有利濕通竅之功。濕邪阻滯,可導致竅道不通,出現頭昏腦脹、耳鳴目眩等症狀。蔓荊子可以利濕通竅,使濕邪得以排出,改善竅道不通的症狀,增強茯苓燥濕湯的治療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薄荷,主要是利用其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能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同時亦可 清利頭目、止痛。茯苓燥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虛不運所致的 濕熱證,如頭昏腦脹、胸悶脘痞、食慾不振等症狀。加入薄荷,可以 清利頭目,改善頭昏腦脹 的症狀,同時也 疏散濕熱,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與茯苓同用,可加強利水滲濕之效,有助於去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胃功能,使水濕運化通暢。
  2. 祛風止痛: 蒼朮還能祛風止痛,對於因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茯苓燥濕湯中包含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前胡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茯苓燥濕湯以燥濕化痰為主,但濕邪常與風寒相搏,阻礙肺氣,導致咳嗽。前胡加入,可助茯苓燥濕之功,同時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使肺氣宣通,痰濕得以化解。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茯苓燥濕湯中,茯苓、白術等藥性偏燥,前胡則性偏溫,加入適量前胡,可調和藥性,避免燥性過強,損傷津液,同時也增強了藥物對肺氣的宣發作用,提高療效。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之效。茯苓燥濕湯多用於治療濕邪困脾,脾失健運,導致肢體沉重、腰膝痠痛等症狀,獨活可助茯苓去除濕邪,並緩解疼痛。

二、 配合茯苓利水滲濕:茯苓善於利水滲濕,而獨活則能祛風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利水滲濕、祛風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病的目的。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之功效。茯苓燥濕湯常用於治療溼邪困脾,水溼停滯,兼有風寒溼痹等症,川芎的加入可以緩解因風寒溼邪所致的疼痛,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 協同茯苓燥濕: 川芎入肝經,能促進肝氣疏泄,而肝氣疏泄則有助脾胃運化水濕,協同茯苓燥溼,加強利水滲溼功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針對濕邪兼有風邪的病證。

茯苓燥濕湯以茯苓為主藥,善於利水滲濕,去除體內濕氣。而羌活則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

濕邪阻滯,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頭痛、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羌活的祛風散寒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減輕疼痛。

此外,羌活還能助茯苓利水滲濕,使濕邪更容易排出體外,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柴胡善於疏解肝氣鬱結,使肝氣條達,氣機流通。茯苓燥濕湯多用於濕邪困脾,脾失健運,而肝鬱脾虛,互為影響,故以柴胡疏肝解鬱,以利脾氣運化,達到燥濕健脾之效。
  2. 升陽利濕,健脾化濕: 柴胡具升陽利濕之功,可助茯苓健脾利濕,將濕邪向上引導,從體表排出,達到除濕之效。同時,柴胡升陽,亦可助脾氣上揚,提升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促進濕邪的排除。

茯苓燥濕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瀉熱除煩之效。與茯苓同用,可加強利水滲濕之力,並有助於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達到燥濕化痰的效果。
  2. 協同作用: 茯苓偏於健脾滲濕,澤瀉則偏於利水通淋,兩者合用,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澤瀉可促進茯苓利水滲濕的作用,而茯苓則可緩解澤瀉的寒涼之性,使其藥力更加平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茯苓燥濕湯

**功效:**和中化痰、除濕利尿、止咳。

**主治:**疳毒眼。

組成:

  • 白朮30克,人參15克,甘草9克,枳殼12克,茯苓15克,蔓荊子12克,薄荷6克。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總結:

茯苓燥濕湯 是一味常用於治療疳毒眼的中藥方劑,其藥味組成包括白朮、人參、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薄荷、蒼朮、前胡、獨活、川芎、羌活、柴胡、澤瀉,具有和中化痰、除濕利尿、止咳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朮2分,人參2分,甘草(炒)2分,枳殼(麩炒)2分,茯苓2分,蔓荊子2分,薄荷2分,蒼朮3分,前胡3分,獨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澤瀉1分半。
每服2錢,水煎服。
茯苓瀉濕湯(《審視瑤函》卷二)、茯苓泄濕湯(《眼科闡微》卷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燥濕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四。 組成:白朮2分,人參2分,甘草(炒)2分,枳殼(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荊子2分,薄荷2分,蒼朮3分,前胡3分,獨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澤瀉1分半。 主治:疳毒眼。小兒易饑而渴,腹脹生瘡,目痛生翳不開,眵淚如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