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散加黃芩湯

BAI DU SAN JIA HUANG Q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考》卷一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1%
脾經 11%
肝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7%
腎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三焦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敗毒散加黃芩湯

整體功效: 解表散熱,清熱利濕

主治: 瘟病壯熱,不惡風寒而渴。瘧疾

本方由敗毒散加黃芩組成,敗毒散具有解表散熱、清熱利濕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兩者合用,可以緩解瘟病壯熱、不惡風寒而渴的症狀。瘧疾是由瘧原蟲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本方可以清熱利濕、解表散熱,緩解瘧疾的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黃芩、桔梗、枳殼、人參、茯苓、甘草。
敗毒散(《醫林繩墨大全》卷一)、 敗毒加黃芩湯(《成方切用》卷三)。《醫林繩墨大全》本方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黃芩、枳殼、桔梗、茯苓、人參(不可即用)各七分,甘

方劑組成解釋


  •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具有解表散熱、宣肺透邪的功效,可以緩解瘟病壯熱、不惡風寒而渴的症狀。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的症狀。
  •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 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引起的胸悶、腹脹、腹痛等症狀。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引起的氣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瘧疾引起的脾胃虛弱、口乾舌燥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解表散熱、清熱利濕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正氣。
  • 本方含有黃芩,有緩解瘧疾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損傷。
  • 本方含有甘草,有緩解瘧疾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水腫、高血壓等症狀。

相關疾病


瘧疾痲風 [漢生氏病]怕冷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敗毒散加黃芩湯, 出處:《醫方考》卷一。 組成: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黃芩、桔梗、枳殼、人參、茯苓、甘草。 主治:瘟病壯熱,不惡風寒而渴。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敗毒散

相似度 90%

倉廪湯

相似度 86%

人參敗毒散

相似度 86%

檳蘇敗毒散

相似度 86%

五味敗毒散

相似度 86%

和氣解毒湯

相似度 86%

芩連敗毒散

相似度 85%

消飲茯苓湯

相似度 8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