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考量:
一、 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驅風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表證,而風熱之邪易傷正氣,導致氣虛。人參能補氣固本,增強正氣抵抗邪氣,助於驅散風熱,恢復正氣。
二、 調和藥性: 驅風敗毒散中其他藥物如柴胡、葛根等,性偏寒涼,人參性溫,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度傷脾胃,更好地協調藥物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驅風敗毒散方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除濕:獨活性溫,具有較強的祛風除濕功效,可有效驅散體內風邪,並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痠痛等症狀。驅風敗毒散以其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疾病。
- 活血通絡:獨活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一步緩解疼痛,消除炎症。這對於驅風敗毒散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痺阻、疼痛等症狀有重要意義。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可解除風寒或熱邪導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而驅風敗毒散本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等疾病,桔梗的加入可提升藥效,使藥效更趨於完善。
- 通絡排膿:桔梗有通絡排膿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膿液排出,有助於消除炎症。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以及局部組織的炎症反應,桔梗都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驅風敗毒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裡: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裡之功。驅風敗毒散多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等症,柴胡能解表散邪,又可調和肝脾,使氣機暢達,利於風邪外解,邪氣消除。
- 升陽舉陷,扶正祛邪: 柴胡有升陽舉陷之效,對於正氣虛弱、氣陷下陷所致的症狀有提升陽氣、扶正祛邪的作用。驅風敗毒散常用於正氣不固、邪氣入侵的情況,柴胡可輔助其他藥物,增強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枳殼,主要考量其疏肝理氣與消食導滯的功效。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苦能瀉肝火,辛能行氣,寒能清熱,且能消食導滯。驅風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溫濕痹等症,而枳殼的加入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並消食導滯,避免藥物停滯,增強藥效,使驅風敗毒散更能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目的。
驅風敗毒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解表: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與驅風敗毒散驅除風邪、解毒止痛的功效相契合。
2. 疏肝解鬱: 羌活亦能疏肝解鬱,調節氣機,對於風邪侵襲導致的肝氣鬱結,亦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減少風邪入侵的機會。同時,茯苓亦能健脾寧心,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
- 緩和藥性,協調各藥:驅風敗毒散多以辛溫藥物為主,茯苓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辛溫藥物過於燥烈,損傷脾胃,更能協調各藥,使藥力更趨平和,達到最佳療效。
驅風敗毒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 祛風止痛,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驅風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散風寒濕邪,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引藥上行,通竅開竅: 川芎氣味芳香,能引藥上行,通竅開竅。驅風敗毒散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蒼耳子、辛夷等,川芎能引導這些藥物向上發散,直達鼻竅、頭部,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狀。
驅風敗毒散中包含前胡,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前胡味辛,性微溫,入肺經,能散寒解表,宣肺止咳。驅風敗毒散主治外感風寒,肺氣鬱閉之證,前胡能有效地疏散風寒,宣通肺氣,使咳嗽、氣喘等症狀得以緩解。
-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前胡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驅風敗毒散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咽止痛之效。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驅風敗毒散中多用辛辣苦燥之藥,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可以中和這些藥物的燥性,減輕其對胃腸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
二、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還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提高驅風敗毒散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減輕麻黃的發汗作用,防止汗出過多而傷氣。
驅風敗毒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發汗之功效。可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與驅風敗毒散的功效相符。
- 清熱解毒: 荊芥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症。驅風敗毒散主要針對外感風熱、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荊芥的解毒功效有助於清除毒邪,促進病體康復。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風散寒: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之效。其能驅散外感風寒之邪,並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解毒止癢:防風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風疹、溼疹等皮膚病。驅風敗毒散中的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與防風相輔相成,加強了方劑的解毒功效。
總之,防風在驅風敗毒散中起到了驅風散寒、解毒止癢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驅風敗毒散中加入生薑,乃取其辛溫解表之效,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 助陽散寒: 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驅散外邪,特別是風寒之邪。風寒之邪易傷陽氣,導致體表畏寒、鼻塞流涕等症狀,生薑可溫陽驅寒,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驅散風寒。
二、 解表止嘔: 生薑味辛,具有解表止嘔之效。風寒之邪入侵,可導致氣機不利,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生薑可化解表邪,止嘔止逆,與其他藥物合用,有助於緩解症狀,促進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驅風敗毒散」,主要成分是:人參、獨活、桔梗、柴胡、枳殼、羌活、茯苓、川芎、前胡、甘草、荊芥、防風、生薑,主治功效是:
- 風水:風水是指外部環境對人體健康和運勢的影響。
- 皮水:皮水是指汗液。
- 邪在表:邪氣在肌膚表層,沒有深入體內。
- 宜從汗解者:適合通過發汗來驅除邪氣。
總的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邪氣在表層,則適合通過發汗來驅除邪氣。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獨活1錢,桔梗1錢,柴胡1錢,枳殼1錢,羌活1錢,茯苓1錢,川芎1錢,前胡1錢,甘草1錢,荊芥1錢,防風1錢,生薑3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表實、邪在表、宜從汗解者使用。若風寒表實兼有內熱者,可加黃芩、黃連、大黃等清熱解毒之品;若風寒表實兼有氣虛者,可加黃芪、黨參等補氣之品;若風寒表實兼有血瘀者,可加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驅風敗毒散,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人參1錢,獨活1錢,桔梗1錢,柴胡1錢,枳殼1錢,羌活1錢,茯苓1錢,川芎1錢,前胡1錢,甘草1錢,荊芥1錢,防風1錢,生薑3片。 主治:風水、皮水,邪在表,宜從汗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