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蘇敗毒散

BIN SU BAI D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19%
脾經 15%
大腸經 8%
心經 7%
肝經 7%
膀胱經 5%
腎經 5%
心包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1%
胃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8

主治功效


檳蘇敗毒散

整體功效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主治

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

本方由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檳榔、紫蘇葉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而檳榔、紫蘇葉則具有散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等症。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人參補氣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羌活風濕具有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
獨活祛風濕具有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
前胡宣肺具有宣肺、利咽、止咳的功效。
柴胡疏肝解郁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清熱燥濕的功效。
桔梗宣肺利咽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
枳殼氣化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
茯苓利水滲濕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川芎活血行氣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甘草緩急和中具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
檳榔散結消腫具有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紫蘇葉散風解表具有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檳蘇敗毒散,治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
  • 醫學衷中參西錄》:檳蘇敗毒散,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
  • 中醫方劑學》:檳蘇敗毒散,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主治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而檳榔、紫蘇葉則具有散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因此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此外,本方含有檳榔,檳榔有致癌風險,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檳蘇敗毒散,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組成:人參1錢,羌活1錢,獨活1錢,前胡1錢,柴胡1錢,桔梗1錢,枳殼(麸炒)1錢,茯苓1錢,川芎1錢,甘草1錢,檳榔、紫蘇。 主治:瘡瘍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敗毒散

相似度 85%

人參敗毒散

相似度 83%

五味敗毒散

相似度 83%

倉廪湯

相似度 83%

和氣解毒湯

相似度 83%

消飲茯苓湯

相似度 81%

驅風敗毒散

相似度 80%

敗毒和胎飲

相似度 80%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