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肝經。其擅長疏散風邪,尤其針對風寒表證所致的頭痛、發熱、惡寒、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可起到解表止痛之效。
-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羌活同時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黃疸、目赤、皮膚瘙癢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消黃敗毒散中加入羌活,不僅可以疏散風寒,同時也能清熱解毒,有利於治療黃疸、皮膚瘙癢等病症。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肝解鬱,退黃利膽: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能疏肝解鬱,利膽退黃。對於黃疸病症,常因肝膽氣鬱、濕熱內阻所致,柴胡能疏肝解鬱,利膽退黃,有助於改善症狀。
- 升陽舉陷,扶正祛邪:柴胡具有升陽舉陷之功,能扶正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黃疸病症常伴隨體虛乏力,柴胡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因此,消黃敗毒散中加入柴胡,可有效疏肝解鬱、利膽退黃,並扶正祛邪,促進黃疸病症的康復。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桔梗,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宣肺利咽:桔梗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經,可宣肺利氣,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利咽止痛,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排膿解毒:桔梗具有排膿解毒的功效,可以促進膿液排出,幫助傷口癒合。在消黃敗毒散中,桔梗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治療黃疸、瘡瘍等疾病。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前胡性微寒,味辛,歸肺經。其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消黃敗毒散以清熱解毒為主,前胡能協助散熱解毒,並通暢肺氣,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 前胡兼入肝經,能疏肝理氣,對於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此外,前胡還能調和脾胃,改善消化功能,有利於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消黃敗毒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解毒止痛:獨活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風散寒、解毒止痛的功效。消黃敗毒散用於治療黃疸、濕熱、風寒等症,獨活可幫助疏散外邪,消除濕熱,減輕黃疸症狀,並改善伴隨的疼痛不適。
- 通經活絡,促進排毒:獨活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促進氣血循環,利於濕熱毒素的排泄。消黃敗毒散中,獨活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促進肝膽排毒,加速病症的緩解。
消黃敗毒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化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的作用。消黃敗毒散治療的是濕熱蘊結、黃疸、發熱等症狀,茯苓可以幫助利水滲濕,祛除體內濕熱,並健脾化濕,增強脾胃功能,從而促進濕熱的排泄,達到消黃止熱的效果。
- 和中寧心,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茯苓還具有和中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濕熱所致的心煩不安、失眠等症狀,並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療效,達到協同作用。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枳殼,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解鬱: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行氣解鬱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有助於清熱解毒、消黃止痛。
- 破積消導,助瀉熱毒: 枳殼還具有破積消導的作用,可以幫助化解積滯,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毒素的排出。對於黃疸等病症,枳殼能幫助疏通肝膽氣機,促進膽汁分泌,利於毒素的排泄,達到消黃敗毒的目的。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效。消黃敗毒散用於治療黃疸,而黃疸的病因多與風熱濕邪入侵肝膽有關,川芎可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從根本上緩解黃疸症狀。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黃疸患者往往伴有肝膽瘀滯,導致疼痛不適,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膽氣血運行,減輕疼痛。
消黃敗毒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消黃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黃疸、瘡瘍腫毒等病症,大黃可有效清熱瀉火,消除病邪。
- 促進排毒:大黃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排出,有利於改善黃疸等病症。同時,大黃的瀉下作用也能減少毒素的吸收,防止毒素蔓延。
消黃敗毒散方中加入芒硝,主要是基於芒硝的以下兩點特性:
1. 清熱瀉火:芒硝味苦鹹寒,入肝膽二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其能清泄肝膽之火,對於熱毒壅滯所致的黃疸、目赤、咽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通便排毒:芒硝具有通便瀉下之功,能加速腸道蠕動,幫助體內毒素排出。在黃疸病症中,芒硝可促進膽汁排泄,減輕肝臟負擔,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因此,消黃敗毒散中加入芒硝,旨在發揮其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功效,輔助治療黃疸等疾病。
消黃敗毒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梔子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增強藥效。
總之,甘草在消黃敗毒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藥效更顯著,更安全。
消黃敗毒散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黃疸、發熱、口苦、咽痛等症狀,薄荷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病症。
- 疏散風熱: 薄荷能疏散風熱,並能促進汗液排出,幫助體內排毒。消黃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黃疸、熱毒蘊結等症,薄荷的疏散風熱作用,能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消黃敗毒散」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2. 薄荷
- 性辛涼,入肺、肝經,功效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可治療頭痛、眩暈、發熱、口瘡、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腹痛、痢疾、泌尿系感染等。
3. 柴胡
- 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4. 川芎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5. 大黃
- 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6. 獨活
-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7. 茯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8. 桔梗
- 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
9. 芒硝
- 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10. 前胡
- 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11. 羌活
-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12. 枳殼
-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
總結
中藥方劑「消黃敗毒散」,主要成分為:羌活,柴胡,桔梗,前胡,獨活,茯苓,枳殼,川芎,大黃,芒硝,甘草,薄荷;主治功效是:毒熱壅塞。
傳統服藥法
羌活、柴胡、桔梗、前胡、獨活、茯苓、枳殼、川芎、大黃、芒消、甘草、薄荷。
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適用於熱毒壅積所致的發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乾、便秘、尿黃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耗氣傷陰的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消黃敗毒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二十一。 組成:羌活、柴胡、桔梗、前胡、獨活、茯苓、枳殼、川芎、大黃、芒消、甘草、薄荷。 主治:熱毒壅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