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絡湯

WEN LU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19%
肝經 17%
腎經 15%
肺經 10%
胃經 7%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溫絡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燥濕,益氣生津: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生津的作用。溫絡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經絡,導致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白朮能健脾燥濕,去除濕邪,並益氣生津,為經絡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改善痺痛。
  2. 補氣助陽,溫陽散寒: 白朮同時具備補氣助陽、溫陽散寒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陽氣不足、寒凝經絡,白朮能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痺痛症狀。

總之,白朮在溫絡湯中起到健脾燥濕、益氣生津、補氣助陽、溫陽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風寒濕邪所致的經絡痺痛,達到溫絡止痛的目的。

溫絡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之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疏通經絡,對於因血瘀阻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利水消腫: 川牛膝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水腫,對於因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引起的肢體水腫有輔助療效。

因此,溫絡湯中加入川牛膝,能夠發揮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

溫絡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溫絡湯多用於治療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杜仲可補益肝腎,增強筋骨力量,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2. 通絡止痛: 杜仲具有舒筋活絡、通經活血的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經絡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溫絡湯中常加入杜仲,以配合其他藥物,加強通絡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溫絡湯中加入附子,乃取其溫陽散寒之效。附子為大辛大熱之品,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之功效。

方中加入附子,旨在溫暖陽氣,驅散寒邪,以達通絡止痛之目的。附子之溫陽之力,可改善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同時亦可溫煦脾腎,促進氣血運行,進而達到溫通經絡的效果。

溫絡湯中加入虎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通絡: 虎骨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止痺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筋骨不靈活等症狀,虎骨可以起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配合溫絡湯中其他藥材,可增強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
  2. 強筋壯骨: 虎骨具有強筋壯骨、補益肝腎的功效。對於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導致的腰膝痠軟、肢體無力等症狀,虎骨可起到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作用,配合溫絡湯中其他藥材,可增強強筋壯骨的功效。

溫絡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溫絡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血脈瘀阻等症,黃耆可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進而緩解疼痛。
  2. 扶正祛邪: 溫絡湯中往往會加入其他具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而黃耆則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峻猛,同時也能增強藥效,使藥力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溫絡湯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溫絡湯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沒藥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效果。

2.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沒藥亦具有一定的補益肝腎作用,可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溫絡湯中常加入一些補益藥材,與沒藥相互配合,可達到雙重功效,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補益肝腎,使治療效果更佳。

溫絡湯中添加乳香,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味辛、性溫,入血分,具有行氣止痛、活血消腫的藥效。

溫絡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瘀阻絡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此外,乳香還可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共同作用,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血瘀證。

溫絡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損傷正氣。溫絡湯中多用辛溫燥熱之藥,甘草的加入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能協同其他藥材,加強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效果。同時,甘草也能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提高藥效的利用率。

溫絡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作用。溫絡湯多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經絡不通所致的各種病症,而人參的補氣作用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為治療疾病提供充足的能量基礎。
  2. 溫陽通絡:人參兼具溫陽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胃,促進陽氣運行,有助於改善經絡氣血循環。溫絡湯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經絡痹阻的疾病,人參的溫陽通絡作用可以溫通經絡,化解瘀血,促進疾病的康復。

溫絡湯中加入生薑,乃因其性溫,味辛,具有以下功效:

  1. 溫經散寒:生薑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和胃止嘔:生薑可和胃降逆,止嘔止吐,對於因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溫絡湯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為目的,而生薑的溫經散寒功效恰好契合此方劑的治療理念,故加入其中。

溫絡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阻滯經絡,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桂枝可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桂枝入足太陽膀胱經,與其他藥材合用,可調節營衛氣血,促進氣血流通,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祛除寒邪,恢復人體正氣。

因此,溫絡湯中加入桂枝,可有效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同時調和營衛,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目的。

溫絡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通絡: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溫通經絡,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當歸為補血良藥,能補益心血,改善氣血虛弱,進而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緩解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痺痛、乏力等症狀。

此外,當歸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溫絡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通絡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溫絡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經絡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川芎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
  2. 輔佐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川芎與溫絡湯中其他藥物如當歸、赤芍等配合,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例如,川芎的辛溫之性可以促進當歸活血補血的作用,共同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絡湯」是由白朮、川牛膝、杜仲、附子、虎骨、黃耆、沒藥、乳香、甘草、人參、生薑、桂枝、當歸、川芎等藥材組成。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虎骨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等功效。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沒藥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溫絡湯」具有溫補氣血、祛風除濕、活絡筋骨、緩解疼痛等功效。方中,白朮、川牛膝、杜仲、附子、虎骨補氣血,強筋骨;沒藥、乳香、甘草、人參、生薑、桂枝、當歸、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筋骨。諸藥合用,共奏溫補氣血,祛風除濕,活絡筋骨,緩解疼痛之效。

「溫絡湯」主治氣血不足、風冷留於經絡、足脛寒冷、筋脈虛弱、久成寒痹、手足無力、步履艱辛、骨節疼痛、多惡風冷等症。

傳統服藥法


白朮(炒)1兩,川牛膝(酒浸)1兩,杜仲(炒)1兩,附子(炮)1兩,虎脛骨(酒炙)1兩,黃耆7錢半,沒藥半兩,乳香半兩,甘草半兩,人參半兩,白薑1兩半,桂心3分,當歸2兩2錢,川芎7錢半。
壯筋脈,溫四肢,止疼痛,下痰,止眩暈。
上(口父)咀,加生薑3片,木瓜2片,用水1盞,煎7分,食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絡湯是一首溫補性較強的方劑,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2.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3. 有出血傾向者不宜使用。
  4.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心內膜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痲風 [漢生氏病]四肢麻痺癱瘓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

相同名稱方劑


溫絡湯,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白朮(炒)1兩,川牛膝(酒浸)1兩,杜仲(炒)1兩,附子(炮)1兩,虎脛骨(酒炙)1兩,黃耆7錢半,沒藥半兩,乳香半兩,甘草半兩,人參半兩,白薑1兩半,桂心3分,當歸2兩2錢,川芎7錢半。 主治:壯筋脈,溫四肢,止疼痛,下痰,止眩暈。主治:氣血不足,風冷留於經絡,足脛寒冷,筋脈虛弱,久成寒痹,手足無力,步履艱辛,骨節疼痛,多惡風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