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灸丹

NEI JI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八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肝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3%
心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內灸丹方中包含蓽茇,主要原因有二: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瀉:蓽茇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與內灸丹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功效相符。
  2. 助藥力,引藥深入:蓽茇氣味辛香,具有走竄之性,能引導藥力深入病竈,促進其他藥材的發揮,提高藥效。

因此,內灸丹中加入蓽茇,可有效增強溫經散寒、止痛止瀉的效果,並促進藥力深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灸丹中含有桂枝,主要原因在於桂枝的溫通散寒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發表解肌之效。內灸丹方中,桂枝可溫陽散寒,驅散寒邪,改善體內寒濕之症,並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寒凝血瘀、疼痛痺痛等症狀。

內灸丹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陽氣生髮,改善寒邪所致的脾胃虛寒症狀,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2. 助藥力:乾薑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力,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與其他寒涼藥物配伍,可起到溫和藥性、緩解藥物寒涼副作用的作用。

總之,乾薑在內灸丹方劑中起到溫中散寒、助藥力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藥效,改善患者症狀。

中藥方劑[內灸丹]的組成中包含硫磺,是因為硫磺具有強效的消炎解毒作用。硫磺能夠有效減輕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並且促進骨骼的修復。在[內灸丹]中,硫磺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消炎解毒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炎症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由於硫磺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需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避免不適。

內灸丹中加入石斛,主要是為了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滋陰生津,清熱潤燥: 石斛性寒,味甘,歸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潤燥的功效。內灸丹多用於治療熱病傷陰、津液不足、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而石斛可以有效地滋陰生津,緩解因熱病引起的津液不足,改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不適。

2. 益胃健脾: 石斛還具有益胃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對於因熱病引起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內灸丹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具有強烈的溫陽散寒作用。對於因陽氣虛衰、寒邪入侵而導致的陽虛證候,如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脈象微弱等,附子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回陽救逆。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 內灸丹方劑中通常會配伍其他藥材,如肉桂、乾薑等,共同發揮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附子的加入可以增強這些藥材的藥效,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灸丹方中包含澤蘭,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

澤蘭性涼,味辛,歸肝、脾經,能疏散肝鬱,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經痛、乳房脹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澤蘭還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腫毒等症。

因此,內灸丹方中加入澤蘭,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灸丹」,主要成分有蓽茇、桂枝、乾薑、硫磺、石斛、附子、澤蘭,這些藥材皆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組合起來可以發揮溫暖子宮、緩解疼痛、增強體質的功效。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2. 蓽茇: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溫裡溫中、降氣、補陽、止嘔、利尿等。它能補益脾胃之氣,溫暖中焦,散寒止痛,對老冷心痛、水瀉、虛痢、嘔逆醋心、產後泄利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3.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

  4.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5.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

  6.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胃痛乾嘔、肺燥乾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氣血虛、乏力疲勞、腎精虧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滑精等症狀。

  7. 澤蘭:味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的作用。因其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特性,常被運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水腫、跌打損傷等症狀。澤蘭還具有利尿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性病症、產後水腫、血虛浮腫等疾病。

以上七種藥材組合而成的「內灸丹」,具有溫暖子宮,解除疼痛,以及增強體質的作用。服用時應遵從醫囑,不可自行服藥。

傳統服藥法


蓽茇半兩,桂心半兩,乾薑(炮) 半兩,舶上硫黃(細研) 半兩,金釵石斛(細銼,酒浸)半兩,附子(炮,去皮臍) 半兩,澤蘭葉1兩。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煅過,朱砂為衣。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煎艾葉、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經常疲勞想睡心悸心絞痛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嘔吐腹中有鳴叫聲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內灸丹, 出處:《百一》卷十八。 組成:蓽茇半兩,桂心半兩,乾薑(炮)半兩,舶上硫黃(細研)半兩,金钗石斛(細銼,酒浸)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澤蘭葉1兩。 主治:婦人宮臟久冷,中焦停寒,心腹或臍下疼痛,肢節倦怠,心悸怔仲,食少惡心。

內灸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蓽茇1兩,胡椒1兩,乾薑(炮,洗)1兩,良薑(炒)1兩,丁香(不見火)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吳茱萸(湯泡7次)1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山茱萸(去核,炒)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草豆蔻(去殼)半兩。 主治:臟腑滑泄,裏急腸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