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茸養元膏

參茸養元膏

CAN RONG YANG YU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飼鶴亭集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8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21%
心經 15%
脾經 14%
肺經 10%
胃經 8%
大腸經 3%
膽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參茸養元膏以人參、鹿茸等溫補藥材為主,性偏溫熱。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偏激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中和藥性,避免溫補藥材過於燥熱,減少副作用。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疲勞、抗炎解毒等作用,與人參、鹿茸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功效。甘草的加入,可使藥效更為協調,提高整體療效。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壯陽: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活血通絡的功效。參茸養元膏主要針對腎虛體弱、精氣不足等症,川牛膝的補腎壯陽作用能與人參、鹿茸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整體補益效果。

2. 活血通絡: 川牛膝能活血化瘀,通經絡,有助於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參茸養元膏中加入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使藥力更易於到達病竈,提高療效。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鹿茸,主要是因為鹿茸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

鹿茸為雄鹿未骨化而帶有絨毛的幼角,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其藥性溫熱,可溫補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同時,鹿茸具有益氣養血、生精填髓的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精髓虧損等問題,對於體虛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參茸養元膏中加入鹿茸,可有效提升其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達到滋補元氣、延年益壽的效果。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之效。參茸類藥材性偏溫燥,容易耗損陰血,加入生地黃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達到滋陰補血、養氣生精之效。
  2. 緩解熱邪:參茸類藥材補益效果顯著,但若體質偏燥熱,服用後容易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涼血,緩解熱邪,避免補藥過於滋補而導致的負面影響。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為滋陰補血之要藥,其性溫潤,善於補益肝腎精血,可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與參茸一同使用,可增強其補益氣血之效。
  2. 填精益髓: 熟地黃入腎經,可滋養腎精,填補精髓,對於腎虛腰膝酸軟、精氣虧虛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配合參茸,可促進身體的元氣恢復。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壯陽: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參茸養元膏以補益氣血為主,而肉蓯蓉的加入,可加強補腎壯陽之效,使膏方更全面地滋補身體。

二、提高免疫力:肉蓯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參茸養元膏中加入肉蓯蓉,可提升膏方的整體補益效果,使身體更強健。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之功效。參茸養元膏以補益腎氣爲主,菟絲子可協同人參、鹿茸等藥材,加強補腎效果,提升整體療效。

2. 滋陰養血:菟絲子亦能滋陰養血,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參茸養元膏多用於精血不足者,菟絲子的加入可平衡滋補效果,避免偏燥。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助陽,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入腎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的功效。參茸養元膏主要用於補益氣血、滋陰壯陽,而附子的加入可以溫補腎陽,增強補益效果,尤其是對於陽氣虛弱、畏寒肢冷者,更有助於提高藥效。

2. 協調藥性,平衡寒熱:參茸養元膏中多用滋陰補氣的藥材,如人參、鹿茸等,藥性偏涼。附子的溫熱之性可以平衡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導致身體不適。同時,附子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參茸養元膏是一種中藥方劑,旨在增強體力、補充元氣,其成分中包含續斷,這主要是因為續斷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續斷,藥名“續斷”(Dipsaci Radix),有著強健筋骨、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對於改善疲勞、增強免疫力、及促進身體恢復具有顯著效果。在中醫學中,續斷被認為能夠調和脾胃,增強身體的養分吸收,有助於滋養肝腎,從而達到補充精氣的效果。此外,續斷亦有助於提高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防止因體力不足而引發的疾病。

因此,將續斷納入參茸養元膏的配方中,能夠使其在補氣、養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筋骨,完善整體的補益效果,特別適合於身體虛弱或恢復期的人士,達到更全面的養生效果。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考慮其滋陰潤肺、養心安神之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養胃生津等功效。參茸養元膏主要針對氣虛、陰虛、津液不足等症狀,而麥門冬能滋陰潤燥,緩解陰虛所致的燥熱、口渴、心煩等症狀,同時也能配合人參、鹿茸等補氣益血藥物,更好地達到滋補元氣的效果。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智安神,增強體力: 遠志性味甘苦,具有益智安神、開竅醒神的功效。參茸養元膏以補益元氣為主,加入遠志可以提升藥效,不僅有助於增強體力,更可改善因虛弱導致的失眠、健忘等問題。
  2. 佐使其他藥材發揮效力: 參茸養元膏中多用溫補藥材,如人參、鹿茸等,而遠志性偏涼,加入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熱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達到最佳補益效果。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其溫腎壯陽、祛風除濕的功效。

蛇牀子味辛、性溫,入腎、膀胱經,具有溫腎壯陽、祛風除濕、殺蟲止癢之效。參茸養元膏以補腎益氣、滋陰養血為主要功效,而蛇牀子溫腎壯陽之效,可助其溫補腎陽,增強藥效,並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風濕痹痛、腰膝痠軟等症狀。此外,蛇牀子亦有助於祛除濕氣,進一步提升藥膏的療效。

參茸養元膏中含有虎骨,主要源於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虎骨具有 強筋壯骨 的功效。

古代醫書記載,虎骨能 祛風濕、通經絡、止痛,並用於治療 腰膝酸軟、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等症狀。

因此,參茸養元膏中添加虎骨,意在 補益氣血、強健筋骨、提高免疫力,並用於治療 體虛乏力、腰膝酸軟、風濕痺痛 等病症。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原因是其具有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的功效。穿山甲的鱗片性味辛鹹,入肝經、胃經,能 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氣血不足、經絡不通導致的虛弱症狀有改善作用。此外,穿山甲還有 消腫止痛 的功效,可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因此,參茸養元膏中加入穿山甲,旨在增強補益效果,同時改善氣血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更全面的養生功效。

馬錢子,又稱為馬錢或馬錢樹的種子,是中藥材中一種具有特殊藥效的成分。在參茸養元膏的組成中加入馬錢子,主要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

馬錢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馬錢子鹼,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解毒消腫的作用,能夠改善微血管的功能。此外,馬錢子還被研究發現對於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有助於提高腦部的活力和記憶力。這與參茸養元膏的補腎益精、強身健體的功能相輔相成。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馬錢子的性味苦寒,能夠清熱解毒,並且其特性能夠平衡參茸養元膏中其他成分的溫熱特性,達到一種陰陽調和的效果。因此,將馬錢子置入參茸養元膏中,能夠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補元氣的同時,也具備了消腫解毒的作用,使得使用者的整體健康得到增強。

參茸養元膏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參茸養元膏常用於體虛乏力、脾胃不健等症,而木香能理氣解鬱,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提升藥效。
  2. 調和脾胃: 木香可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藥材中其他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補益的效果。同時,木香還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使補益藥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參茸養元膏主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其定位為補益強壯之方,尤其針對腎陽虧虛、精血不足所致的多種虛損病症:

  1. 腰膝疼痛、半身不遂:腎主骨生髓,此方補腎填精、強筋健骨,適用於腎虛骨弱或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痿痹。
  2. 膀胱疝氣、帶濁淋瀝:腎陽不足則氣化無力,可能導致下焦水液代謝失常,出現疝氣、白帶淋漓或小便不利等症。
  3. 陰痿不起:直接指向腎陽虛衰、命門火弱的性功能障礙,需溫補下元以振奮陽氣。

此外,方註強調「助元陽,補精髓,通血脈,鎮玉池(固攝精關)」,顯示其以溫補腎陽為主,兼顧養血通絡,適用於虛寒性體質或房勞過度導致的精氣虧耗。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結構可分為四大類藥物,層次分明:

1. 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 鹿茸:大補元陽,益精血,強筋骨,為君藥。
  • 淡蓯蓉、菟絲子、蛇床子:輔助鹿茸溫腎壯陽,兼能益精潤燥。
  • 熟地黃、生地黃:滋陰養血,與陽藥相配,達成「陰中求陽」之效。
  • 川附片:峻補命門之火,增強溫陽驅寒之力。

2. 強筋壯骨、通絡止痛

  • 虎骨(現多以代用品替代):傳統用於祛風濕、健筋骨,配合牛膝、川斷補肝腎、強腰膝,引藥下行。
  • 方八(番木鱉):少量用於通絡止痛,但需注意其毒性。
  • 精珠(穿山甲):活血通經,破除瘀滯,助藥力穿透。

3. 調氣養血、安神定志

  • 遠志、麥冬:養心安神,兼顧心腎不交之虛煩。
  • 木香:行氣醒脾,防止滋膩礙胃。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4. 特殊藥物運用

  • 宵花(疑為「芫花」或「夜交藤」):若為芫花,則可能用於逐水消腫;若為夜交藤,則協同安神養血。此處需考證原方出處。

三、治療原理推論

  1. 溫陽為主,陰陽並調:鹿茸、附子配熟地、麥冬,避免燥熱傷陰,符合「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思路。
  2. 動靜結合:補益藥中佐以木香、穿山甲行氣活血,使補而不滯。
  3. 標本兼治:既治腎虛之本(陽痿、遺精),又顧及經絡不通之標(疼痛、癱瘓)。

此方適合腎陽虛為主,兼見精血不足、經絡瘀阻者,但須辨明體質偏寒且無實熱或陰虛火旺之象。若用於現代臨床,需調整部分毒性藥物(如番木鱉),並注意劑型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甘草2兩,牛膝1兩,鹿茸8錢,生地8錢,熟地8錢,淡蓯蓉8錢,菟絲子8錢,川附8錢,川斷8錢,麥冬8錢,遠志8錢,蛇床子8錢,虎骨8錢,精珠(即穿山甲)8錢,宵花8錢,方八(即番木鱉)2錢,木香2錢。
"助元陽,補精髓,通血脈,鎮玉池。養氣保元,種子毓麟,待婦女經後去膏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參茸養元膏是一款補益中藥,不宜過量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膀胱炎肺結核半身不遂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男性勃起障礙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多痰四肢痿軟無力睪丸疼痛腫脹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參茸養元膏,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天門冬3錢,紫霄花3錢,甘草3錢,川續斷3錢,熟地黃3錢,牛膝3錢,菟絲子3錢,遠志3錢,虎骨3錢,淡蓯蓉3錢,杏仁3錢,番木鱉3錢,谷精草3錢,麥門冬3錢,蛇床子3錢,大附子3錢,生地黃3錢,官桂3錢。 主治:卻病延年,助陽補髓,養氣寧神,調營和衛,固本保元。主治:男女憂思抑鬱,勞倦色欲,諸虛百損,陽痿陰弱。

參茸養元膏,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甘草2兩,牛膝1兩,鹿茸8錢,生地8錢,熟地8錢,淡蓯蓉8錢,菟絲子8錢,川附8錢,川斷8錢,麥冬8錢,遠志8錢,蛇床子8錢,虎骨8錢,精珠(即穿山甲)8錢,宵花8錢,方八(即番木鱉)2錢,木香2錢。 主治:助元陽,補精髓,通血脈,鎮玉池。養氣保元,種子毓麟,待婦女經後去膏則可成孕。主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腰膝疼痛,半身不遂,膀胱疝氣,帶濁淋瀝,陰痿不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