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元祛風湯

FU YUAN QU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種痘新書》卷四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7%
肺經 15%
心經 13%
胃經 8%
腎經 6%
膀胱經 6%
膽經 4%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祛邪: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等功效。扶元祛風湯多用於治療氣虛血弱、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筋骨酸軟等症。人參可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根本上消除風邪,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2. 調和藥性:扶元祛風湯中往往會加入一些寒涼藥物,例如羌活、防風等。人參性溫,可中和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過寒傷正,有助於藥效的平衡與協調,提高整體療效。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扶元: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扶元祛風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肢體痠痛、麻木、倦怠乏力等症。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為祛除風寒濕邪打下基礎。
  2. 配伍增效,協調藥性:扶元祛風湯中常配伍一些辛溫解表藥,如羌活、防風等,白朮則可起到緩和藥性、防止燥烈之弊的作用,避免辛溫解表藥傷脾胃。同時,白朮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更好地發揮祛風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祛風除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祛風除濕的功效。扶元祛風湯多用於風濕痺痛、四肢麻木、精神不振等症,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為祛風除濕提供充足的動力,同時也能有效改善風濕痺痛導致的肢體麻木等症狀。
  2. 配伍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茯苓與扶元祛風湯中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防風等配伍,可增強祛風除溼、舒筋活絡的效果,達到整體治療的目的。例如,茯苓與羌活、獨活等配伍,可更有效地疏風解表、祛風除溼;與防風等配伍,則可更有效地止痛止癢。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扶元祛風湯中往往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異,甘草可起到調和各藥材的功效,使藥性相輔相成,避免藥物相互沖突,使藥效更穩定、更安全。
  2. 補益脾氣: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扶元祛風湯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肢體麻木等症狀,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氣血不足,容易導致風寒濕邪入侵。甘草補益脾氣,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使氣血充足,抵抗風寒濕邪,從而達到祛風止痛的效果。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益氣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益氣養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氣血不足、經絡不通、筋骨疼痛等症狀,當歸可起到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改善體質。
  2.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扶元祛風湯中其他藥材如羌活、獨活、桂枝等,也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當歸與之配合,既能補益氣血,又能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緩解風寒濕邪入侵經絡所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與方劑中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協調藥性,防止燥烈: 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燥烈的藥物,白芍的酸寒之性可以起到緩解燥烈、滋陰潤燥的作用,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度刺激。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散寒: 羌活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扶元祛風湯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而羌活可以有效驅散體內風寒,解除痺痛。

2. 疏通經絡: 羌活還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以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痺痛部位的血液流通,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扶元祛風湯以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為目的,加入羌活可以有效發揮其功效。

扶元祛風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解表: 防風味辛溫,性微寒,入肺、膀胱經。其能散風寒,止鼻塞,解表止痛,尤其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2. 補益氣血: 防風亦具補益氣血之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緩解風寒所致的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因此,扶元祛風湯中加入防風,可起到祛風解表、補益氣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等病症。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
  2. 祛風濕止痛:天麻亦能祛風濕、止疼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疼痛等症狀,亦有較好療效。

因此,扶元祛風湯中加入天麻,可發揮其平肝熄風、祛風濕止痛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全蠍,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一、 祛風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善於驅散體內風邪,且能通絡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

二、 活血化瘀: 全蠍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緩解疼痛和炎症。

因此,扶元祛風湯中加入全蠍,可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協同作用,加強治療效果。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痙攣抽搐等症狀,白僵蠶可有效緩解,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祛風止痙的作用。
  2. 疏通經絡:白僵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因風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扶元祛風湯中加入白僵蠶,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風邪侵襲所致的各種病症。

扶元祛風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脘腹脹痛等症狀。
  2. 燥濕健脾: 扶元祛風湯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而風寒溼邪易阻遏脾胃,導致脾陽不振,運化失常。木香能燥濕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祛除濕邪,改善患者的體質。

扶元祛風湯中包含鈎藤,主要原因有二:

  1. 平肝熄風: 鈎藤味甘微苦,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功效。扶元祛風湯常用於治療風熱上擾、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鈎藤可有效平息肝火,緩解頭痛眩暈,使病情得到改善。
  2. 舒筋活絡: 鈎藤亦能舒筋活絡,緩解肢體麻木。扶元祛風湯的藥性偏於疏風散寒、活血化瘀,鈎藤的舒筋活絡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筋骨疼痛和麻木等症狀。

總而言之,鈎藤在扶元祛風湯中,既能平肝熄風,又能舒筋活絡,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扶元祛風湯:中醫方劑概述

扶元祛風湯為一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羌活、防風、天麻、全蠍、白僵蠶、木香、鈎藤等,具有扶正祛邪、益氣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適用於痘瘡虛弱症患者。

組成藥材功效介紹

  •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益氣生津、補氣養血、健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功效。
  •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止瀉固精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
  • **甘草:**性平,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瀉火解毒、止咳化痰、潤肺生津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熄風、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斂陰養血等功效。
  • **羌活:**性溫,味辛,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發汗、活血止痛、利水消腫等功效。
  • **防風:**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 **天麻:**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止痙、息風定驚、活絡止痛、清熱明目等功效。
  • **全蠍:**性寒,味鹹,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止痙、平肝熄風、通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 **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消食化積、疏肝解鬱等功效。
  • **鈎藤:**性微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解痙止痛、鎮靜安神等功效。

扶元祛風湯主治功效

  • 主治:痘瘡虛弱症患者。
  • 功效:益氣活血、解毒透疹,扶正祛邪。

總結

扶元祛風湯為一中藥方劑,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羌活、防風、天麻、全蠍、白僵蠶、木香、鈎藤等組成,具有扶正祛邪、益氣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適用於痘瘡虛弱症患者。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芍、羌活、防風、天麻、蟲蛻、全蠍、僵蠶、木香、鈎藤。
加生薑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痘瘡初起、正氣未虛者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扶元祛風湯, 出處:《種痘新書》卷四。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芍、羌活、防風、天麻、蟲蛻、全蠍、僵蠶、木香、鉤藤。 主治:痘瘡虛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