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3兩(細切,水1升半,別漬1宿),澤瀉2兩,茯苓2兩,黃芩2兩,細辛2兩,芒消2兩,甘草3兩,橘皮2兩。
以水7升。煮取3升3合,去滓;下大黃,更煎兩沸,去滓;下芒消,分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黃瀉熱湯,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大黃3兩(細切,水1升半,别漬1宿),澤瀉2兩,茯苓2兩,黃芩2兩,細辛2兩,芒消2兩,甘草3兩,橘皮2兩。 主治:脾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腹脹,身重,食不下,心脾急痛。
大黃瀉熱湯, 出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組成:大黃3兩(切,别漬),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羚羊角4兩,梔子仁4兩,生地黃汁1升,玄參8兩,芒消3兩。 主治:開關格,通隔絕。主治: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格,不吐不下,腹滿膨膨,喘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