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厥逆」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厥逆,中醫名詞,有多種解釋。
1.指手足逆冷。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指氣血敗亂之證。《景岳全書.雜證謨》:「厥逆之證,危證也。蓋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也。」
3.指胸腹劇痛,兩足暴冷的病證。《靈樞.癲狂》:「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
4.因犯寒邪所致之久頭痛,後世名為厥逆頭痛(見《蘭室秘藏.頭痛門》)。《素問.奇病論》:「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治宜溫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湯、白附子散加減。
參見厥證條。
以下是古籍原文:
《傷寒論》:“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寸脈微弱,但欲寐,手足逆冷者,名曰厥逆。”
《景岳全書》:“厥逆之證,危證也。蓋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也。”
《靈樞》:“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
《素問》:“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