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銅鏡鼻湯

XIAO TONG JING B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三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2%
大腸經 11%
脾經 11%
小腸經 6%
三焦經 6%
膽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小銅鏡鼻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其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大黃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鼻部疾患多由濕熱蘊結、血熱妄行引起,大黃可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驅除鼻腔內濕熱,同時涼血止血,控制鼻出血。

此外,大黃的苦寒之性,可抑制鼻腔內炎症反應,緩解鼻塞、鼻涕等症狀。

小銅鏡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性甘溫,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的功效。小銅鏡鼻湯中可能含有較為寒涼或燥烈的藥物,甘草的加入可以減輕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可以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增強某些藥物的抗炎作用,或者增強其他藥物的免疫調節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小銅鏡鼻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性涼,具有清熱燥濕之效,可有效治療鼻腔濕熱引起的鼻塞、流膿涕等症狀。
  2. 解毒消腫: 黃芩亦有解毒消腫的作用,能清熱解毒,消散鼻腔炎症,減輕腫脹,改善鼻塞不通的狀況。

因此,小銅鏡鼻湯中加入黃芩,可有效治療濕熱引起的鼻腔炎症,達到清熱解毒、消腫通鼻的效果。

小銅鏡鼻湯中加入芒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鼻腔炎症引發的鼻塞、鼻痛、鼻流膿涕等症狀,芒硝能有效消散腫脹,緩解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二、通利鼻竅:芒硝能通利鼻竅,促進鼻腔內分泌物排出,對於鼻腔阻塞、鼻涕粘稠等症狀,能起到疏通鼻竅的作用,恢復鼻腔的通氣功能。

小銅鏡鼻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鼻炎多因熱毒上攻鼻竅,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消散熱毒,從根本上緩解鼻炎。
  2. 滋陰潤燥:生地黃能滋陰潤燥,改善鼻腔乾燥、黏膜脆弱等問題。鼻炎患者常伴有鼻腔乾燥、鼻黏膜充血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潤燥,修復鼻黏膜,緩解這些不適。

小銅鏡鼻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對於因血瘀所致的鼻塞、鼻淵、鼻息肉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潤燥通便: 桃仁性潤,可滋潤乾燥的鼻腔,並促進腸道蠕動,緩解因燥熱便祕引起的鼻出血、鼻腔乾燥等問題。

總之,桃仁的加入,有助於改善鼻腔微循環、清除瘀血、潤燥通便,從多方面改善鼻部疾病,使藥效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銅鏡鼻湯」,主治功效是產後餘疾,包括惡露不除、積聚作病、血氣結搏、心腹疼痛、遁屍心腹痛、三十六屍疾等。

方劑組成:

  • 甘草: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黃芩: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芒硝:寒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地黃:苦甘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桃仁:辛苦溫,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小銅鏡鼻湯」是由甘草、大黃、黃芩、芒硝、生地黃、桃仁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主治產後餘疾,包括惡露不除、積聚作病、血氣結搏、心腹疼痛、遁屍心腹痛、三十六屍疾等。

傳統服藥法


銅鏡鼻10銖(燒末),大黃2兩,甘草2兩,黃芩2兩,芒消2兩,乾地黃2兩,桃仁50枚。
以酒6升,煮取3升,去滓,納鏡鼻末3分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

相同名稱方劑


小銅鏡鼻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銅鏡鼻10铢(燒末),大黃2兩,甘草2兩,黃芩2兩,芒消2兩,乾地黃2兩,桃仁50枚。 主治:産後餘疾,惡露不除,積聚作病,血氣結搏,心腹疼痛。亦治遁屍心腹痛,及三十六屍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