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兼金丸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其瀉火通便的作用。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兼金丸中,大黃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清熱瀉火,通便排毒,達到治療熱毒蘊結、便祕腹脹等症的效果。
此外,大黃也可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兼金丸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之效。兼金丸主治火毒熾盛,咽喉腫痛,兼有熱毒蘊結,口舌生瘡等症狀。芒硝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輔助主藥發揮療效。
- 引藥下行: 芒硝質地滑利,能引導藥物下行,並加速藥效發揮。兼金丸中其他藥物如黃連、黃芩、玄參等,多為苦寒之品,需要芒硝引導下行,才能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之功效。
兼金丸方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氣運行: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活血的功效。兼金丸主治腎陽不足,寒濕凝滯所致的腰膝痠冷、小便不利、陽痿等症,桂枝溫陽散寒,能溫煦腎陽,促進陽氣運行,利水消腫,改善陽痿等症狀。
2. 協調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桂枝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例如,兼金丸中含有肉桂、附子等溫陽藥,桂枝可以起到引導藥力,使藥性更加溫和,避免燥熱傷陰。同時,桂枝也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水腫等症狀。
兼金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兼金丸中含有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調和各藥材的藥性,使之協同作用,發揮最佳療效。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療效,能益氣補脾,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在兼金丸中,甘草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因此,甘草在兼金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兼金丸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兼金丸主治心血瘀阻所致的胸痛、心悸、氣短等症狀,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達到止痛、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
- 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桃仁還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毒素,改善便祕。兼金丸中還含有其他利水消腫的藥物,如大黃、芒硝等,桃仁能協同這些藥物,達到通利水道、消腫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兼金丸主治功效分析
兼金丸,源自宋代陳言所著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後世醫家如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及日本·丹波元堅《雜病廣要》皆有收錄,並沿用其功效主治。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兼金丸主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及婦人血閉疼痛。」
簡而言之,其主治症狀包含:
- 熱入膀胱: 患者體內有熱邪侵入膀胱。
- 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 疼痛部位廣泛,涵蓋肚臍周圍、腹部以及脅肋部。
- 便燥: 排便困難,大便乾硬。
- 欲飲水: 口渴欲飲,反映體內津液不足。
- 按之痛: 腹部按壓時疼痛加劇。
- 婦人血閉疼痛: 婦女經血閉阻不通,導致疼痛。
治療原理
兼金丸的藥物組成包含:大黃、芒硝、桂枝、甘草、桃仁。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 瀉熱通腑: 大黃和芒硝皆為瀉下藥,大黃「瀉下通便、活血化瘀」,芒硝「潤燥軟堅、消腫止痛」,二者合用,可強力清除體內積熱,通利大便,使熱邪從下而出。針對「便燥」及「熱入膀胱」等症狀。
- 溫經散寒: 桂枝「發汗解表、溫經散寒」,在此方中主要取其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功,有助於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桃仁「破血行淤、利水消腫」,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婦人血閉疼痛」有良好療效。同時,桃仁的活血作用也有助於緩解疼痛。
- 調和諸藥: 甘草「調和諸藥、補脾益氣」,在此方中起到協調各藥藥性,並減輕瀉下藥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加平和持久。
綜合上述藥物作用,兼金丸以瀉熱通腑為主,兼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達到清熱、通便、止痛的效果,對於熱邪內結、氣血瘀滯所導致的各種疼痛,皆有良好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濕紙裹煨)8錢,消石4兩,桂心4兩,甘草(炙)4兩,桃仁40個(去皮尖)。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7丸,至10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兼金丸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兼金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服用兼金丸前,應先諮詢醫生,了解自身的體質和病情,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兼金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瀉、腹痛等副作用。
- 兼金丸不宜與其他瀉下藥同用,以免加重腹瀉的症狀。
- 兼金丸不宜在空腹時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兼金丸, 出處:《三因》卷十四。 組成:大黃(濕紙裹煨)8錢,消石4兩,桂心4兩,甘草(炙)4兩,桃仁40個(去皮尖)。 主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及婦人血閉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