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醜寶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強,可清除體內熱毒,尤其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牛黃亦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濁蒙竅等疾病。
故醜寶丸中加入牛黃,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醜寶丸方劑中含有琥珀,主要有以下原因:
- 化痰止咳: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肺經,具有化痰止咳、鎮驚安神之效。醜寶丸多用於治療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狀,琥珀可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
- 安神定志:琥珀還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精神緊張、失眠等症狀。醜寶丸若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琥珀的安神作用可以起到輔助療效。
醜寶丸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醜寶丸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等症狀,硃砂可以有效平息心火,安神定志,改善患者睡眠狀況。
- 化瘀止痛: 硃砂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醜寶丸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共同發揮止痛功效,緩解患者因心神不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症狀。
醜寶丸是一種在中醫中常用的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為雄黃。雄黃,化學名為二硫化砷,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傳統中醫認為,雄黃性溫,味辛,能夠散寒、解毒、消腫,並且有強烈的殺菌及抗菌作用。在醜寶丸的組成中,雄黃的加入主要是為瞭解決皮膚疾病及毒素的清除,如痤瘡、疔瘡等問題。
此外,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重視,因其能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改善皮膚的紋理和色澤具有一定的輔助效果。然而,由於雄黃的砷成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這類方劑時需審慎,遵循醫師的指導,確保安全。整體而言,醜寶丸中雄黃的作用,體現了中醫藥物調配的獨特思維,即通過不同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最佳的療效。
醜寶丸方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此藥可用於治療由風寒痰濕所致的各種痙攣、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而醜寶丸正是針對此類病症而設。
- 配伍增效: 天南星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半夏、白附子等共同作用,可增強化痰散結、祛風止痙的效果,並降低天南星的毒性。同時,天南星與半夏、白附子等藥物配合,可起到協調陰陽、平衡氣血的作用,提高藥效。
醜寶丸中包含礞石,主要原因有二:
- 通便瀉下:礞石性寒,味苦鹹,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醜寶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結便祕,礞石可幫助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便,緩解便祕症狀。
- 降逆止嘔:礞石入胃經,能降胃氣,止嘔吐。醜寶丸亦可用於治療胃熱嘔吐,礞石能清熱降逆,幫助止嘔。
礞石在醜寶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通便瀉下及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治療便祕及胃熱嘔吐等症狀。
醜寶丸中使用沉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通氣血,緩解腸胃氣滯、脘腹疼痛等症狀。
- 降逆止嘔: 沉香能降氣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引起的嘔吐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效果。
醜寶丸中沉香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行氣止痛,更能降逆止嘔,達到整體協調的效果。
醜寶丸方劑中含有犀角,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傳統觀念: 犀角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特別是對於熱毒熾盛、神志昏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古人相信犀角能有效治療熱性疾病,因此將其列入醜寶丸方劑中。
- 藥材稀缺: 犀角作為珍貴藥材,在古代數量稀少,因此被賦予了更高的藥用價值。由於其稀缺性,人們相信其具有更強的藥效,因此在方劑中被選用,以期達到更好的療效。
醜寶丸中添加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 醜寶丸常用於治療溼熱蘊結、脾胃不和、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
黃芩能夠清瀉體內熱邪,燥溼止瀉,並可解毒消腫,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醜寶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醜寶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結便祕,大黃可以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積滯,緩解便祕症狀。
- 活血化瘀:大黃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因血瘀所致的便祕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醜寶丸中加入大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供血,有助於緩解便祕。
醜寶丸中加入天麻,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痙的功效。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作用。醜寶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痙攣等症,而天麻可以有效緩解肌肉痙攣、抑制抽搐,並能改善頭暈眼花、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鎮靜安神、舒筋活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醜寶丸中包含石菖蒲,主要源於其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經,能通竅開竅,醒神益智,對於痰濁矇蔽心竅、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石菖蒲還具化濕健脾之效,能利水通竅,改善脾胃濕困、納呆乏力等症狀。醜寶丸的組成中加入石菖蒲,旨在清熱化痰,醒神開竅,同時兼具健脾利濕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功效。
醜寶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的功效。醜寶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白僵蠶可以有效抑制驚厥發作,緩解症狀。
- 化痰散結:白僵蠶同時具有一定的化痰散結作用,可以幫助清除痰液,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因痰濁阻滯所致的驚癇發作。
因此,白僵蠶在醜寶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幫助改善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狀。
醜寶丸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熱:蟬蛻性味甘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醜寶丸主治風熱痰火引起的各種眼疾,如目赤腫痛、羞明流淚、視物模糊等,蟬蛻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改善眼部炎症。
- 通絡止痛:蟬蛻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舒緩眼部周圍的經絡阻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眼部炎症的消退。
綜上所述,蟬蛻在醜寶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疾病的症狀。
「醜寶丸」方劑中含有「豬心」,其主要原因有二:
- 補心益氣: 豬心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補心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方劑中加入豬心,意在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氣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狀。
- 活血化瘀: 豬心亦有活血化瘀之功,能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悶、心痛等症狀。
因此,醜寶丸中加入豬心,旨在通過補心益氣、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相關的心臟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醜寶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怔忡癇痓,難狀之疾」,意指針對心神不寧、驚悸癲癇、肢體抽搐等複雜難治之症。其功效強調「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反映古人認爲此類病症與風火痰擾、氣機逆亂、魂魄不安有關,須以清熱化痰、鎮驚熄風爲核心治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清心豁痰開竅
- 牛黃、膽南星、竹瀝:清心化痰,爲主藥,針對痰熱蒙蔽心竅所致癲癇、神昏。
- 石菖蒲、琥珀:開竅醒神,琥珀兼能安魂魄,助心神歸位。
- 礞石(煅):墜痰下氣,專攻頑痰膠結,與膽星協力祛痰。
清熱解毒鎮驚
- 犀角(古代用水牛角代)、黃芩、大黃:清泄心肝火毒,大黃通腑瀉熱,使火邪從下而解。
- 辰砂、雄黃:鎮驚安神,辰砂爲衣增強定驚之效(雄黃今多慎用)。
熄風止痙
- 天麻、僵蠶、蟬蜕:平肝熄風,緩解抽搐。天麻治風痰上擾,僵蠶化痰通絡,蟬蜕散風解痙。
理氣活血
- 沈香:降氣順氣,引痰火下行。
- 豬心血:古代認爲「以心歸心」,引藥入心經,兼補心血。
配伍特點
全方以「痰熱風火」爲病機關鍵,結合清熱、化痰、熄風、開竅、鎮驚、行氣諸法,標本兼治。竹瀝與豬心血爲丸,增強滌痰養心之效;薄荷湯送服,取其輕清升散,助藥力上行頭目,兼制諸藥峻烈之性。
推論現代應用方向
雖古今病名有異,然此方組方思路可啓發對部分癲癇、焦慮症、精神障礙屬痰火擾神證的辨治。惟須注意,其中犀角、雄黃等藥今日已有替代或禁用規範,臨牀運用需調整配伍。
傳統服藥法
牛黃5錢,琥珀1錢,辰砂1錢(為衣),雄黃1錢,膽星1兩,礞石5錢(火煅),沈香1錢5分,犀角1錢5分,黃芩2兩(炒),大黃2兩(酒蒸),天麻5錢(薑炒),石菖蒲1兩,僵蠶7錢(薑炒),蟬蛻5錢(去足),豬心2具(用血)。
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
上為末,竹瀝、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60-70丸,臨臥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用量,並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醜寶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牛黃5錢,琥珀1錢,辰砂1錢(爲衣),雄黃1錢,膽星1兩,礞石5錢(火煅),沉香1錢5分,犀角1錢5分,黃芩2兩(炒),大黃2兩(酒蒸),天麻5錢(薑炒),石菖蒲1兩,僵蠶7錢(薑炒),蟬蛻5錢(去足),豬心2具(用血)。 主治: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主治:一切怔忡癇痓,難狀之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