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改善痺證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二、 通絡止痛,祛風除濕: 乳香能通經絡,散寒濕,可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所導致的痺證,配合其他藥物,能更好地達到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的效果。
乳香在三氣合痹針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緩解痺證的各種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關節疼痛和腫脹。對於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痺證,沒藥能有效疏通經絡,改善痺痛。
- 消腫止痛: 沒藥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水腫,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沒藥能起到消腫止痛、緩解疼痛的作用。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使用豬牙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解毒消腫: 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痺證,具有較好的消炎鎮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腫脹等症狀。
2. 通絡止痛: 豬牙皁入肝經,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痺證患者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豬牙皁在「三氣合痹針」中,發揮著解毒消腫、通絡止痛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痺證患者的病症。
三氣合痹針方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之效。三氣合痹針治療風寒濕痹,而羌活能有效驅散寒濕,舒筋活絡,緩解疼痛,故為方中重要藥物。
- 協同其他藥物:羌活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防風、獨活等,共同發揮祛風濕、通絡止痛的作用,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
三氣合痹針方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止痛、通絡之效。對於痹症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獨活能有效緩解。
- 疏通經絡:痹症多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獨活能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祛除痹痛的目的。
因此,獨活在三氣合痹針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三氣合痹針方中加入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寒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厥陰肝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溼痹痛,尤其以關節疼痛、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爲主症者,烏頭能夠溫散寒邪,解除筋脈拘攣,起到止痛的作用。
- 活血通絡:烏頭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氣血瘀滯導致的痹痛,烏頭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緩解疼痛,促進功能恢復。
因此,三氣合痹針方中加入烏頭,旨在發揮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和活血通絡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寒溼痹痛的目的。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加入白芷,乃取其祛風、散寒、通竅之效。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能散風寒濕邪,通鼻竅,止痛。痹症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所致,白芷可驅散寒濕,通利經絡,緩解痺痛。
此外,白芷還具活血化瘀之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痹痛部位的恢復。因此,白芷在三氣合痹針方劑中,起著散寒祛濕、通經活血之作用,有助於治療痺症。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細辛能溫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細辛與其他藥物配合,可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與川烏、草烏等藥物配伍,可加強散寒止痛的效果;與桂枝、白芍等藥物配伍,可溫經通絡,緩解肌肉痙攣。
三氣合痹針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經散寒,通痺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痺阻經絡,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肉桂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從而緩解疼痛。
- 助陽化氣,溫腎壯腰: 肉桂還具有助陽化氣,溫腎壯腰的作用。對於腎陽虛弱,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症狀,肉桂能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腰膝痠軟,增強體力。
因此,三氣合痹針中加入肉桂,旨在溫經散寒、通痺止痛,並兼顧助陽化氣、溫腎壯腰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痺症的最佳效果。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除痺痛: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祛風濕、除痺痛的功效。三氣合痹針主治風寒濕痺,而蒼朮能有效祛除痺證的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燥濕健脾: 蒼朮兼具燥濕健脾之效,可改善因濕邪困脾所致的脾虛乏力、食少納呆等症狀。三氣合痹針常用於風寒濕痺兼脾虛者,蒼朮的燥濕健脾作用,能增強患者正氣,更有效地驅除痺邪。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解毒散結: 雄黃性溫,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痛、解毒散結功效。針對痺證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雄黃能有效地疏通經絡、散瘀消腫、止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其他藥材如白芷、蒼朮、防風等,主要以祛風散寒、化濕止痛為主。雄黃的加入,既能增強祛風止痛的效果,又能起到解毒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療效更顯著。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以硫磺為主要組成成分,主要是基於其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解毒殺蟲等多方面的功效。
硫磺性溫,入肝經,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溫通經絡,緩解因寒邪阻滯所致的痺痛。同時,其亦具有祛風止痛之效,可驅散風寒濕邪,緩解關節疼痛。此外,硫磺也具有一定的解毒殺蟲作用,可清除體內積聚的毒素,緩解某些痺症的病因。
總而言之,硫磺在三氣合痹針方劑中,發揮著溫陽散寒、祛風止痛、解毒殺蟲的重要作用,對於治療因寒邪、風邪、濕邪所致的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氣合痹針中包含穿山甲,主要是因為穿山甲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通經活絡: 穿山甲性味辛、微寒,歸肝、胃經。其具有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的功效,能有效疏通經絡,解除痹痛。
2. 祛風除濕: 穿山甲善於 祛風除濕,可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痹症。
因此,穿山甲在三氣合痹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 協同其他藥物,達到 通絡止痛、祛風除濕 的效果,有效治療痹症。
三氣合痹針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痹症引起的疼痛。
- 助藥力達病所: 麝香性芳香走竄,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起到增效的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總之,麝香的加入,不僅能有效緩解痹症的疼痛,更能提升其他藥物的療效,使三氣合痹針的治療效果更佳。
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加入艾葉,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痹症常因寒邪入侵、經絡阻滯而起,艾葉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艾葉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三氣合痹針方劑中加入艾葉,有助於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達到治療痹症之目的。
主治功效
三氣合痹針,一個以中藥材為基礎的方劑,主要由乳香、沒藥、豬牙皁、羌活、獨活、烏頭、白芷、細辛、肉桂、蒼朮、雄黃、硫磺、穿山甲、麝香、艾葉共十五味藥組成。
乳香,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豬牙皁,性味辛溫,歸脾、腎經,具有祛風濕、活血通絡、散瘀止痛的功效。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獨活,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芷,性溫,味苦、辛,歸肺、脾、腎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細辛,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雄黃,性味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硫磺,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
穿山甲,性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三氣合痹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毒滯留經脈,疼痛腫脹,且無法消散的症狀。方中的各味藥材協同作用,可以有效地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緩解疼痛腫脹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乳香5分,沒藥5分,牙皂5分,羌活5分,獨活5分,川烏5分,草烏5分,白芷5分,細辛5分,肉桂1錢,蒼朮1錢,雄黃1錢,硫黃1錢,山甲1錢,樟冰1錢,麝香3分,艾絨1.5兩。
上為細末,作針。
按穴針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氣合痹針,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乳香5分,沒藥5分,牙皂5分,羌活5分,獨活5分,川烏5分,草烏5分,白芷5分,細辛5分,肉桂1錢,蒼朮1錢,雄黃1錢,硫黃1錢,山甲1錢,樟冰1錢,麝香3分,艾絨1兩半。 主治:風寒濕毒留住經絡,痛腫不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