噙化止咳丸

噙化止咳丸

QIN HUA ZHI K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胃經 23%
心經 14%
腎經 8%
大腸經 6%
脾經 6%
肝經 4%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噙化止咳丸」方劑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肺熱燥咳、痰多粘稠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川貝母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於外感熱邪所致的咳嗽,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川貝母是「噙化止咳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它能發揮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緩解咳嗽症狀的效果。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因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痰黃黏稠、口渴咽乾等症狀,天花粉能有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緩解症狀。
  2. 利咽開音: 天花粉還能利咽開音,對於因熱毒壅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喉疼痛等症狀,天花粉能清熱解毒,利咽開音,改善嗓音。

因此,天花粉在噙化止咳丸中起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咽開音的作用,對於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症狀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訶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收斂止咳: 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肺經,具有收斂止咳之功效。對於因肺燥咳嗽、痰少咽乾等症狀,訶子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緩解不適。
  2. 清熱解毒: 訶子性寒,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邪犯肺、咳嗽痰黃等症狀,訶子能清熱解毒,消炎止咳,改善肺部炎症。

因此,噙化止咳丸中加入訶子,能夠有效緩解咳嗽、痰少、咽乾等症狀,提高止咳效果。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涼解表,宣肺止咳: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痰粘稠等症狀,薄荷能有效緩解。
  2. 清涼止痛,利咽止咳:薄荷具有清涼止痛、利咽開音的功效。對於咳嗽伴有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的患者,薄荷能有效緩解咽喉不適,促進痰液排出。

綜上所述,薄荷在噙化止咳丸中起到清熱解表、宣肺止咳、清涼止痛的功效,幫助患者緩解咳嗽症狀。

噙化止咳丸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天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胃經。其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清熱化痰的功效。對於咳嗽、痰多、口乾舌燥等症狀,天門冬能有效緩解。

在噙化止咳丸中,天門冬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有效緩解咳嗽等症狀。

噙化止咳丸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潤肺止咳:麥門冬性寒,味甘,歸肺、心經,具有潤肺養陰、清心除煩的功效。其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2. 滋陰生津:麥門冬能滋陰生津,潤燥止渴。對於因肺燥津傷引起的咳嗽、口乾咽燥等症狀,麥門冬能有效緩解,達到止咳的功效。

因此,噙化止咳丸中加入麥門冬,可以有效地潤肺止咳,並兼具滋陰生津的作用,對咳嗽症狀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效:

  1. 潤肺化痰: 紫菀性味甘辛溫,入肺經,具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其有效成分能促進呼吸道分泌,稀釋痰液,並促進其排出,有效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紫菀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紫菀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因肺燥、痰熱、外邪侵襲等因素引起的咳嗽,起到潤肺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是噙化止咳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玄參味甘苦性寒,入肺經,能清肺熱,解毒消腫。對於因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引起的咳嗽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滋陰潤肺:玄參同時具有滋陰潤肺之效,可滋養肺陰,緩解肺熱引起的乾咳、少痰等症狀。對於燥熱引起的咳嗽,玄參能起到潤燥止咳的作用。

因此,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玄參,可有效清熱解毒、滋陰潤肺,達到止咳化痰的功效。

噙化止咳丸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利咽,化痰止咳:桔梗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能開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同時也可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尤爲有效。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桔梗與其他止咳藥物配伍,可增強藥效,協同作用。例如,與苦杏仁、川貝母等藥合用,可更有效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咳嗽、潤肺止咳:甘草性甘平,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效。其能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並潤燥止咳,改善呼吸道黏膜的乾燥狀態,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溫和,並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在止咳方劑中,甘草可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止咳效果。

噙化止咳丸中添加五味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五味子性酸甘,入肺經,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之效。對於肺虛久咳、咳喘痰多等症,五味子能起到固護肺氣、減少咳喘的作用。

2. 滋陰潤肺:五味子同時具有滋陰養肺的作用,可以緩解肺陰不足導致的乾咳、口乾舌燥等症狀。

綜上所述,五味子在噙化止咳丸中,既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又能滋陰潤肺,有效緩解咳嗽症狀,提高藥效。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烏梅味酸,入肺經,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之效。對於因肺氣不固、津液外泄所致的咳嗽,如久咳、虛咳等,烏梅能起到收斂肺氣、固護津液的作用,從而達到止咳的效果。
  2. 生津潤喉:烏梅性酸,入肝經,能生津止渴,潤喉利咽。對於因燥熱傷肺、津液不足所致的咳嗽,烏梅能滋養肺陰,生津潤燥,緩解喉嚨乾燥、疼痛等症狀,輔助止咳。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柿餅,是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柿餅性平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

其潤肺止咳的原理,在於柿餅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鉀、鎂等,能夠滋潤肺部,緩解肺燥,從而達到止咳的效果。

此外,柿餅質地柔軟,易於咀嚼,且甘甜可口,適合用於噙化,更能有效地將藥效發揮到最大。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玄明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其能清肺熱、解毒素,並能化痰止咳,適用於因肺熱痰熱所致的咳嗽、咽痛、痰多等症狀。

2. 改善口感,增加服用依從性: 玄明粉入口即化,具有爽口、清涼的特性,可以改善中藥方劑的苦味,增加患者的服用依從性,提高療效。

因此,玄明粉在噙化止咳丸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和改善口感的雙重作用,爲治療咳嗽提供了重要的藥理基礎。

噙化止咳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溫肺止咳: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咳嗽、痰多、畏寒等症狀,生薑能起到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
  2. 促進血液循環: 生薑含薑辣素,具有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服用噙化止咳丸時,生薑能促進口腔和咽喉部的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快速地吸收,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噙化止咳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肺經燥熱,乾咳無痰,久咳陰虛火熱」。其病機核心為肺陰虧虛,燥熱內生,或久咳傷陰,虛火上炎,導致乾咳無痰、咽喉乾燥,甚則聲音嘶啞。此類證候多見於秋燥時令或溫病後期,亦常見於長期耗損肺陰的慢性咳嗽患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藥物分析

  • 養陰潤燥:天冬、麥冬、玄參、梨汁、柿餅
    此組藥材甘寒質潤,直接滋養肺胃之陰,清降虛火。天麥冬協同生津,玄參清熱解毒兼養陰,梨汁與柿餅為古代潤燥食療良品,尤能緩解乾咳無痰之燥象。

  • 止咳化痰:川貝母、紫菀、冬花、桔梗、訶子、烏梅
    川貝母潤肺化痰,為燥咳要藥;紫菀、冬花溫潤止咳,平衡全方寒性;桔梗宣肺利咽,載藥上行;訶子、烏梅收斂肺氣,適用於久咳耗散之證。

  • 清熱生津:花粉、薄荷、蘿蔔汁、玄明粉
    花粉清肺胃郁熱,薄荷疏風利咽,蘿蔔汁化痰消積,玄明粉軟堅潤燥,共解肺經鬱熱。

  • 調和藥性:飴糖、甘草、薑汁
    飴糖緩和藥性,潤肺和中;甘草調和諸藥;少量薑汁辛散,防滋膩礙胃。

2. 配伍特點

  • 潤燥並行:以甘寒滋陰為主,輔以微辛宣散(如桔梗、薄荷),避免純潤導致氣機壅滯。
  • 標本兼顧:既用天冬、麥冬治本,亦用川貝、訶子治標,適用於慢性燥咳遷延不癒者。
  • 藥食同用:柿餅、梨汁、蘿蔔汁等食材增強潤燥效力,體現「治上焦如羽」的輕靈思路。

三、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通過滋陰潤肺解決燥熱之本,收斂止咳針對久咳之標,佐以清熱化痰,構成「養陰—止咳—清熱」三層作用:

  1. 滋養肺陰:直接補充津液,改善黏膜乾燥狀態。
  2. 抑制咳逆:通過收斂(訶子、五味)與潤降(川貝)雙重機制,減少咳嗽反射。
  3. 清除餘熱:玄參、花粉等清除陰虛產生的虛火,防止熱邪進一步耗陰。

四、適用證候延伸
除原書所述,從藥物推斷,亦可能適用於:

  • 肺結核後期陰虛咳嗽
  • 喉源性咳嗽(咽喉乾癢刺激所致)
  • 放射治療後肺陰損傷之乾咳

此方設計體現「燥者濡之」「虛則補其母」(肺陰需脾胃津液上承)的傳統思路,為典型潤燥止咳代表方。

傳統服藥法


川貝母2兩,冬花2兩,花粉2兩,陳香椽2兩,訶子1兩,薄荷1兩,天冬2兩,麥冬2兩,紫菀2兩,玄參,桔梗1兩,甘草1兩,五味5錢,烏梅肉5錢,柿餅4兩,梨汁1碗,蘿蔔汁1碗,飴糖2兩,玄明粉5錢,薑汁3錢。
先將川貝等前六味研細面,再將余藥煎熬成膏,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5粒,每用1粒噙化;小兒每次2粒,開水調化送下。
寒咳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經燥熱,乾咳無痰,久咳陰虛火熱等症。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噙化止咳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組成:川貝母2兩,冬花2兩,花粉2兩,陳香椽2兩,訶子1兩,薄荷1兩,天冬2兩,麥冬2兩,紫菀2兩,玄參,桔梗1兩,甘草1兩,五味5錢,烏梅肉5錢,柿餅4兩,梨汁1碗,蘿蔔汁1碗,饴糖2兩,玄明粉5錢,薑汁3錢。 主治:肺經燥熱,乾咳無痰,久咳陰虛火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