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飲湯

LI Y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7%
肺經 15%
心經 13%
腎經 11%
肝經 11%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理飲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理飲湯旨在治療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痰飲、水腫等症,白朮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改善體內水液代謝,消除痰飲。
  2. 燥濕利水: 白朮具燥濕利水之功,可利水滲濕,促進水液代謝,使痰飲得以化解。理飲湯中常配伍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如茯苓、澤瀉等,白朮與之相輔相成,加強利水滲濕之效,達到治療痰飲、水腫的目的。

理飲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理飲湯多用於治療寒飲內阻,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乾薑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有助於驅散寒飲,恢復脾胃功能。

2. 助藥力: 乾薑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理飲湯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茯苓、白朮等,乾薑可溫助這些藥物發揮其健脾利濕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理飲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化氣,驅散寒邪: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理飲湯用於治療寒飲內阻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等症,桂枝可溫陽化氣,驅散寒邪,使氣機通暢,達到止咳化飲之效。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改善寒飲所致的氣血瘀滯,減輕胸悶、氣短等症狀。此外,桂枝還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輔助驅散體內寒邪,提高療效。

理飲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改善因脾虛濕盛導致的口渴、尿少、水腫等症狀。理飲湯主治熱病津傷,口渴引飲,故加入茯苓以利水消腫,補充津液,緩解口渴。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具備寧心安神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理飲湯中加入茯苓,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幫助患者安然入睡,促進病體康復。

理飲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理飲湯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導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白芍能舒肝解鬱,緩解肝氣上逆,使津液得到滋潤,從而起到潤燥止渴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理飲湯中常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白芍的藥性偏於緩和,能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例如,理飲湯中常加入麥冬、生地等滋陰潤燥的藥物,白芍可防止藥性過寒,避免對脾胃造成負擔。

理飲湯中加入橘紅,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理飲湯主要針對濕熱痰濁引起的咳嗽、胸悶等症狀,橘紅能有效化解濕熱,並將痰液排出體外,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2. 行氣止咳:橘紅還具有行氣止咳的作用,能疏通肺氣,使肺氣宣降,進而止咳。同時,橘紅也能緩解因濕熱痰濁引起的胸悶、氣喘等症狀。

因此,理飲湯中加入橘紅,可以發揮其燥濕化痰、行氣止咳的功效,達到治療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的效果。

理飲湯中加入厚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消積的功效。理飲湯主要用於治療痰飲、咳嗽、胸悶等症,而厚朴能有效化解濕痰,使痰液易於咳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2. 行氣止痛: 厚朴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能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滯所致的胸痛、腹痛等症狀。理飲湯中加入厚朴,可加強其行氣止痛效果,幫助患者解除疼痛。

理飲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理飲湯中常包含其他性質較寒涼的藥材,如石膏、知母等,甘草可緩解這些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緩解咽喉腫痛等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以更有效地治療熱病、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增強理飲湯的療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理飲湯中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又能增強療效,是組成理飲湯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理飲湯」,主要成分有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紅、厚朴、甘草。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可以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橘紅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橘紅藥食同源,但性溫,不宜過量服用,以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理飲湯」主要治療心肺陽氣虛弱,導致脾臟濕氣不升,胃氣鬱結不降,食物不能消化吸收,轉化為水濕邪氣,停滯在胃中引起滿悶不適,溢出膈肌以上引起氣短,浸潤肺部引起喘息,阻滯咽喉引起咳嗽吐粘痰,甚至陰霾布滿上焦,心肺陽氣不能暢通,鬱結而化為熱。或者陰氣逼迫陽氣外洩為發熱,迫使陽氣上浮為耳聾。

傳統服藥法


於朮4錢,乾薑5錢,桂枝尖2錢,炙甘草2錢,茯苓片2錢,生杭芍2錢,橘紅1錢半,川厚朴1錢半。
診其脈,確乎弦遲細弱者,方能投以此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耳聾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咳嗽多痰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吞咽障礙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理飲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于朮4錢,乾薑5錢,桂枝尖2錢,炙甘草2錢,茯苓片2錢,生杭芍2錢,橘紅1錢半,川厚朴1錢半。 主治:心肺陽虛,致脾濕不升,胃鬱不降,飲食不能運化精微,變爲飲邪,停於胃口爲滿悶,溢於膈上爲短氣,漬滿肺竅爲喘促,滯膩咽喉爲咳吐粘涎,甚或陰霾布滿上焦,心肺之陽不能暢舒,轉鬱而作熱。或陰氣逼陽外出爲身熱,迫陽氣上浮爲耳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