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醜奪命丹

二醜奪命丹

ER CHOU DUO M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大腸經 13%
腎經 11%
膀胱經 11%
胃經 11%
肺經 11%
小腸經 7%
肝經 7%
心經 5%
三焦經 4%
心包經 2%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小腸經
肝經
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醜奪命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中,木通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

木通,學名為"木通草",其性味苦、甘,寒,入膀胱經和心經。木通的藥理作用主要包括通利小便、活血祛瘀。其通利小便的作用,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促進水分代謝,有助於減輕因為熱毒積聚而引起的腫痛症狀。此外,木通對於心腎的聯繫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有助於改善因熱毒而導致的心慌或不適感。

由於二醜奪命丹多用於急症和毒邪所致的症狀,木通的加入能夠有效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帶來更好的療效。因此,木通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對於整個方劑的療效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二醜奪命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行氣止痛: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二醜奪命丹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瘀不通等症,香附的加入可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香附與其他藥材相配,可增強藥效。例如,與川芎、白芍等藥材配伍,可更好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因此,香附的加入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發揮,提高治療效果。

二醜奪命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目的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大黃在該方劑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因為大黃具有強效的瀉下和清熱作用。首先,大黃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積滯的濁邪,從而減輕因熱毒積聚而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便祕等。其次,大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能夠調節體內的炎症反應,有助於清除體內的毒素。再者,據傳統中醫理論,大黃的苦寒性質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邪,特別是當「裡熱」較重時。這樣的特點使得大黃在多種病症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對於需要強效清熱解毒的情況。因此,將大黃納入二醜奪命丹方劑中,正是基於其出色的清熱、瀉下作用,意在提高方劑的療效。

草果在「二醜奪命丹」方劑中,主要起著以下作用:

  1. 溫中散寒:草果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化濕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2. 行氣止痛:草果能行氣止痛,有助於解除寒邪阻滯所致的疼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因此,草果的加入可以幫助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緩解疼痛,與方劑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二醜奪命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毒性疾患,其組成中包含芫花(又名芫草)。芫花是一種具有特別藥理作用的藥材,傳統中醫認為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在中醫理論中,芫花的性質偏寒,能清理體內的熱毒,對於由於熱毒引起的各類症狀,如腫脹、疼痛等表現特別有效。此外,芫花的活血化瘀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以改善由於瘀血引起的病理狀態。

由於二醜奪命丹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毒和消除病理產物,芫花的加入提供了必要的解毒功效,增強了整個方劑的療效。綜合來看,芫花在方劑中的使用,不僅符合中醫治療的傳統思維,也為方劑提供了高效的治療機制。

「二醜奪命丹」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積的功效。檳榔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殺蟲等作用。

此方劑中,檳榔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化解積滯、通暢氣機,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效果。其行氣之效,能促進腸胃蠕動,消積之效,能幫助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二醜奪命丹的組成中包含澤瀉,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清熱降火的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降火、通淋止痛的功效。其利水滲濕作用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出積聚的濕氣,從而達到清熱降火、減輕炎症的效果。

二醜奪命丹中加入澤瀉,一方面可以輔助其他藥材發揮藥效,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緩解中毒症狀,提高藥效。

「二醜奪命丹」中的「大戟」之所以被列為藥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特性:

  1. 峻下逐水: 大戟性寒,味苦辛,具有強力瀉下逐水的作用,對於水腫、腹水等病症有明顯療效。在方劑中,大戟可以幫助快速排泄體內積聚的毒素和水分,達到治療目的。
  2. 破瘀消癥: 大戟也具有一定的破瘀消癥作用,可以幫助治療各種瘀血腫塊,例如腫瘤、瘰癧等。

然而,大戟性烈,毒性較強,需慎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二醜奪命丹」方劑中包含「甘遂」,其原因如下:

甘遂性峻猛,善於瀉水逐痰,並能通便排毒。其藥性偏寒涼,適合治療水腫、痰飲、積聚等寒濕症。此方劑中可能因病症涉及水液停滯,或有濕痰積聚,而利用甘遂的強力利水通便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然而,甘遂毒性較大,需慎用。故方劑中應加入其他藥物以緩和甘遂之性,並需嚴格控制用量,以避免毒副作用。

「二醜奪命丹」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其峻下逐水、消積通便的功效。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脾、大腸經。其藥性猛烈,善於瀉下通便,且能消積化滯,對於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但牽牛子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情嚴格控制用量,避免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二醜奪命丹」方劑中包含「雷丸」,是因其具有驅蟲、消積、解毒之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雷丸為傳統中藥材,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其具有驅除蛔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的功效,可治小兒疳積、腹脹、腹痛等症。此外,雷丸亦有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毒瘡等。

二醜奪命丹方劑主治多為小兒疳積、腹痛等,而雷丸的驅蟲、消積、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病症,故將其列入方劑組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醜奪命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氣蠱、血蠱之疾,症見腹脹如鼓、面足浮腫、肚現青筋,兼有痰喘氣急、飲食難進、二便不通等危急之候。所謂「蠱」者,古醫多指氣血水濕鬱結、積聚成病,其勢兇猛如毒蟲蝕體,故以「奪命」為名,取其攻逐峻猛之力。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峻下逐水為核心,配伍行氣破積之品,結構層次如下:

  1. 攻逐水濕

    • 黑醜(炒)、白醜(生用):黑白醜(牽牛子)為君,一炒一生,緩急相濟,瀉水通便之力尤峻。
    • 甘遂、大戟、芫花:三味皆逐水猛藥,直瀉胸腹積水,古人稱「戟遂芫,斬關奪門」。
    • 澤瀉:利水滲濕,配伍大隊峻藥,助水邪從下竅而出。
  2. 行氣破滯

    • 香附(醋炒):醋製入肝,解鬱調氣,針對「氣蠱」之病機。
    • 檳榔、草果(炒):下氣消脹、破積除滿,草果兼能燥濕化濁。
  3. 通腑泄熱

    • 大黃:瀉熱通腸,與逐水藥協力,使邪從大便而解。
    • 木通:清熱利濕,導邪從小溲出,與大黃形成二便分消之勢。
  4. 滌痰殺蟲

    • 雷丸:殺蟲消積,古方多用於蟲蠱、疳積。
    • 小牙皂:辛鹹性烈,豁痰開竅,兼能通便。

配伍特點

  • 酒糊為丸、白酒送服:酒性辛熱,既能行藥勢,又可減緩部分峻藥寒涼之性,助藥力速達病所。
  • 峻瀉後調補:強調瀉後需以「補脾丸」固護中焦,防攻伐傷正,體現「攻邪務盡,繼以扶正」的思路。

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集中醫「攻邪」學說之大成,以開泄三焦為途徑:

  • 上焦:芫花、皂角豁痰平喘。
  • 中焦:檳榔、草果醒脾化濕,香附疏肝調氣。
  • 下焦:二醜、大黃、遂戟通利二便。
    諸藥合攻,使氣血水濕之邪得以分消,故「血蠱下血,氣蠱多屁,水蠱瀉水」,邪去則脹消腫退。然全方毒性峻烈,須嚴格遵循古法,忌口避勞,防藥過傷正。

總結
二醜奪命丹乃古代治蠱脹之「霸道」方,其組方體現「以瀉為補」的極端思路,適用於實證極盛而體質尚耐攻伐者,然現代臨床須慎辨虛實,不可輕投。

傳統服藥法


木通1兩,香附(醋炒)1兩,大黃1兩,草果(炒)1兩,芫花1兩,檳榔1兩, 澤瀉(去毛)1兩,紅芽大戟1兩,小牙皂1兩,甘遂1兩,黑醜(炒)5錢,白醜(生用)5錢,雷丸3錢。
上為末,以白酒漿同老米打糊為丸。
每服2錢,白酒送下。瀉3-4次。第2日服補脾丸藥,第3日又服1錢5分。看行下何物,如血蠱血下,氣蠱屁多,水蠱水多,食蠱糞多。服此藥,如脹腫不消,以陳壁土煎水服之,即消散矣。
忌鹽、醬、發物、葷腥、房勞百日之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攻伐之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醜奪命丹,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木通1兩,香附(醋炒)1兩,大黃1兩,草果(炒)1兩,芫花1兩,檳榔1兩,澤瀉(去毛)1兩,紅芽大戟1兩,小牙皂1兩,甘遂1兩,黑醜(炒)5錢,白醜(生用)5錢,雷丸3錢。 主治:氣蠱、血蠱,大小便不通,面足浮腫,肚大青筋,痰喘氣急,飲食不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