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芎歸湯

ER CHEN XIONG GU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20%
肝經 17%
肺經 15%
腎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4%
胃經 4%
膀胱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嘔降逆的功效。二陳芎歸湯主治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半夏的加入有助於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2. 降逆止嘔: 半夏善於降逆止嘔,可緩解痰濕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二陳芎歸湯中常伴隨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的加入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者更加舒適。

綜上所述,二陳芎歸湯中加入半夏,既能化痰濕,又能止嘔逆,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降逆止嘔: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二陳湯本身擅長化痰止咳,但若脾胃虛弱,痰濕凝聚,則難以化解。陳皮加入後,可以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利於痰液的排出,有助於止嘔。
  2.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 二陳芎歸湯中還包含川芎、當歸等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的藥物。陳皮與之搭配,可以更有效地疏肝理氣,調和氣血,改善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嘔吐等症狀。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健脾燥濕:赤茯苓性甘淡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除痰之效。方中二陳湯主治痰濕阻肺,而赤茯苓的加入,可增強健脾利濕之力,有助於脾胃運化水濕,進一步化解痰濕,使痰液易於排出。
  2. 寧心安神:赤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之效。方中芎歸湯主治心血不足,心神不寧,赤茯苓的加入,可輔助安神定志,使心神安定,進一步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二陳芎歸湯以燥濕化痰為主,但藥性偏於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 緩解副作用: 芎歸湯中含有川芎、當歸,性偏溫熱,易於上火。甘草性甘寒,能緩解藥物燥熱,防止上火,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

總而言之,甘草在二陳芎歸湯中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的作用,使藥性更加穏和,提高藥效,減少副作用。

二陳芎歸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扶正祛邪:二陳芎歸湯以二陳湯為基礎,主治痰濕阻肺,氣機不暢之症。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能扶助正氣,抵禦邪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痰濕的消散。
  2. 調和藥性,相輔相成:方中含有川芎、歸芪等活血化瘀藥物,其性偏燥,容易耗氣傷陰。人參的加入,可起到滋陰補氣的作用,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加協調和諧。

二陳芎歸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調理婦女因血虛而導致的各種症狀,如月經不調、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此方中加入阿膠,其意在補血滋陰、潤燥止血。阿膠由驢皮精煉而成,性味甘平,歸肝、肺、腎三經,善於滋補血液,增強體內陰液,對於治療血虛引起的各類病證有獨到之效。在二陳芎歸湯中,阿膠與當歸、川芎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養血調經的作用。其中,當歸活血調經,川芎行氣活血,而阿膠則補血潤燥,三者聯手,可使血虛得補,氣血和調,從而達到改善婦科疾患的目的。阿膠在此方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思想,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固護脾胃,助氣化水: 二陳湯以理氣化痰為主,而五味子味酸收斂,入肺腎經,能固護脾胃,減少氣化水液的損耗,使痰液更容易被化解,提升二陳湯的化痰效果。
  2. 收斂止汗,防止虛脫: 芎歸湯以活血行氣止痛為主,五味子能收斂固澀,減少汗液流失,防止氣血耗損,避免藥效過於耗散,並能配合芎歸湯的活血作用,更好地達到止痛效果。

二陳芎歸湯中添加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經散寒、通鼻竅的功效。二陳芎歸湯主治痰飲咳嗽、胸悶氣喘,細辛可溫肺化痰,散寒止咳,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2. 助藥力: 細辛與其他藥物配伍,可起到引藥入肺、增強藥效的作用。二陳湯以陳皮、半夏為主,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但藥性偏涼,細辛的溫性可以溫和藥性,促進藥物效力發揮。

總而言之,細辛在二陳芎歸湯中起到溫經散寒、助藥力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湯劑的療效。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調和氣血:二陳湯以燥濕化痰為主,而芎歸湯則以活血行氣為主,兩者合用,可達到理氣化痰、活血止痛的效果。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調和,進一步增強理氣化痰、活血止痛的效果。
  2. 保護脾胃,防止燥烈:二陳湯中含有燥性較強的藥物,如半夏、陳皮等,若單用容易傷及脾胃。白芍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緩解燥性藥物的副作用,保護脾胃,使其更好地發揮藥效。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阻滯經絡所致的頭痛、頭昏、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川芎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二陳湯本身以燥濕化痰爲主,而川芎則能通達血脈,疏散風寒,兩者搭配使用,可更好地改善因風寒痰溼所導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使療效更加顯著。

二陳芎歸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二陳芎歸湯以燥濕化痰為主,但若患者脾虛氣弱,痰濕凝聚,氣血運行不暢,則可導致疼痛、經期不調等症狀。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使痰濕易於化解,緩解疼痛等症狀。
  2. 引藥入經,增強療效:當歸味甘,能引藥入血,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二陳芎歸湯中其他藥物如陳皮、半夏等,多偏燥性,加入當歸可起到調和作用,使藥性更柔和,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陳芎歸湯

組成: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安神益智、清熱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主治:

  • 虛勞少血:身體虛弱,血液不足。
  • 津液內耗:體內的津液消耗過度。
  • 心火炎肺:心火旺盛,灼傷肺臟。
  • 咳嗽咯血:咳嗽時吐出血液。
  • 血不榮肌肉:血液不能滋養肌肉。
  • 動則毛寒咳嗽:稍一活動就會感到寒冷,並伴有咳嗽。

用法用量:

  • 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 服藥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二陳芎歸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補血、止咳、化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炎肺、咳嗽咯血、血不榮肌肉、動則毛寒咳嗽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半夏5分,陳皮5分,赤茯苓5分,甘草5分,人參5分,阿膠5分,五味子5分,細辛5分,白芍1錢,川芎1錢,當歸1錢。
加生薑,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肺結核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二陳芎歸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半夏5分,陳皮5分,赤茯苓5分,甘草5分,人參5分,阿膠5分,五味子5分,細辛5分,白芍1錢,川芎1錢,當歸1錢。 主治: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炎肺。咳嗽咯血,及血不榮肌肉,動則毛寒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