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百神散」方劑中包含「天雄」,其主要原因為:
- 祛風散寒止痛: 天雄性溫熱,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 通經活絡: 天雄味辛,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末梢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因氣血不通導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天雄在「百神散」方劑中,起到祛風散寒止痛、通經活絡的作用,對於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百神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百神散多用於治療寒邪侵襲所致的陽虛證,如四肢厥冷、神志不清、面色蒼白等,附子可溫陽驅寒,恢復陽氣,使神志清醒。
- 扶正祛邪:附子可補益心腎陽氣,提升機體抵抗力。百神散治療寒邪入侵時,附子可扶助正氣,抵禦外邪,同時驅除寒邪,達到治本目的。
總之,附子在百神散中起著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百神散作為一種傳統中醫藥方,其組成成分往往根據治療目的和中醫理論來選擇。在百神散的配方中,包含了杜鵑這種草本植物。杜鵑,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多種與血液循環不暢或瘀血相關的症狀。尤其對於心悸、失眠等精神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杜鵑有著獨特的作用。根據中醫的觀點,心藏神,主血脈,杜鵑能養心血、安神志,因此在用於調理神志失常、心悸怔忡的方劑中,杜鵑是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此外,由於杜鵑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因外感風邪或內傷情志所導致的精神症狀,也能發揮輔助療效。總體來說,將杜鵑納入百神散的組成中,主要是基於其對心神的正面影響,以及對於改善患者整體精神狀態的考量。
百神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辛溫解表,通竅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辛溫解表、通竅止痛的功效。百神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細辛可通過辛溫解表散寒,通利鼻竅,緩解鼻塞、流涕,並減輕頭痛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增效: 百神散中其他藥材,如蒼朮、白芷等,也具有通竅止痛的功效,細辛與之配合,可增強通竅止痛的效果,提高藥效。此外,細辛還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使藥效更佳。
百神散中包含烏頭,乃因其具有祛風散寒、止痛之效。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能散寒止痛,尤擅治風寒濕邪所致之痺痛,故古人常用其治療風寒濕痹、肩臂疼痛、腰膝冷痛等症。
然烏頭毒性較烈,需慎用。百神散中烏頭用量較小,並佐以其他藥物,以減輕其毒性,同時發揮其散寒止痛之效。
百神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中散寒,助陽化氣: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化濕止嘔之功效。百神散多用於治療陽氣不足、寒濕內侵所致的各種病症,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陽氣生發,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祛病強身之效。
二、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百神散中常與其他藥物配伍,如附子、肉桂等溫陽藥,共同發揮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乾薑的加入可以增強溫陽藥的作用,使藥效更強,更好地治療寒症。
百神散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 水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水菖蒲能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 化濕健脾: 水菖蒲還有化濕健脾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脾胃功能,進而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提高身體抵抗力,達到治本的效果。
百神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相輔相成,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不良反應,起到緩解藥性、協調藥效的作用。百神散多為多味藥組成,甘草能使各藥材相互配合,發揮最佳療效。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並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例如,百神散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苦寒的藥材,甘草可以減輕這些藥材對胃腸的刺激,使藥效更平穩有效。
百神散方劑中加入石南葉,主要是基於其祛風濕、止痛的功效。石南葉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疼痛、筋骨麻木等症狀,石南葉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此外,石南葉還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濕引起的炎症反應,進一步減輕疼痛。因此,百神散中加入石南葉,能夠有效改善風濕痺痛的症狀。
百神散中包含防風,主要源於其解表散寒之功效。防風性溫,味辛,歸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防風能有效疏散風邪,解除表邪,達到止痛、通竅、解表的效果。此外,防風還能止汗,對於風寒表證伴有汗出者,能起到固表止汗的作用,進一步提升療效。因此,防風在百神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為治療風寒表證提供了有效的藥物基礎。
百神散方劑中包含白朮,其原因主要有二: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百神散主治小兒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面色蒼白等症狀,白朮可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慾,使小兒氣血充足,精神旺盛。
- 除濕止瀉:白朮亦有除濕止瀉之效。小兒脾胃虛弱易受濕邪侵襲,導致腹瀉、嘔吐等症狀。白朮可燥濕健脾,止瀉止嘔,使小兒消化功能恢復正常。
百神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百神散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而獨活能有效驅散寒濕,緩解疼痛,是方中重要的祛風濕藥物。
- 通經絡活血:獨活能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風寒濕痹所致的經絡阻滯,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減輕疼痛,恢復肢體功能。
因此,獨活在百神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夠有效地緩解風寒溼痹所致的疼痛,促進疾病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百神散」,主治各種癩病、風癢瘡癬,全身瘙癢,四肢關節疼痛,眉毛脫落,眼角潰爛,耳聾,四肢麻木不仁。其組成包括天雄、附子、杜鵑、細辛、烏頭、乾薑、水菖蒲、甘草、石南葉、防風、白朮和獨活。
天雄
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通絡、散寒止痛、解毒殺蟲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附子
性味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杜鵑
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細辛
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痛止癢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烏頭
性味辛溫,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之功效。
乾薑
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溫中止瀉、溫肺化痰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水菖蒲
性味辛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石南葉
性味苦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獨活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百神散具有祛風止癢、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茵芋(炙)1兩,躑躅1兩,細辛(去苗葉)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乾薑(炮)1兩,菖蒲1兩,甘草(炙)1兩,石南葉1兩,防風(去叉)2兩,白朮2兩,獨活(去蘆頭)2兩。
上為散。
每服4錢匕,空心溫酒送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神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茵芋(炙)1兩,踯躅1兩,細辛(去苗葉)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乾薑(炮)1兩,菖蒲1兩,甘草(炙)1兩,石南葉1兩,防風(去叉)2兩,白朮2兩,獨活(去蘆頭)2兩。 主治:一切癩病,風瘙瘡癬,遍身搔癢,百節疼痛,眉毛墮落,眥爛耳聾,四肢(??)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