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丸

BU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麻疹全書》卷三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18%
肺經 15%
肝經 12%
胃經 12%
腎經 6%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補中丸

補中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麻醉症狀消失以後出現虛寒證候,嘔吐腹瀉青色,嘴脣蒼白身體寒冷的患者。

中藥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狀。

中藥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中藥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中藥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中藥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中藥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中藥藿香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中藥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中藥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中藥肉桂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補中丸的功效

補中丸具有補氣、溫陽、益氣健脾、健脾胃、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治療脾胃虛弱、氣血虛虧、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龍骨5錢,白豆蔻3錢,肉果(煨)3錢,乾薑(煨)5錢,砂仁3錢,川椒(去目,焙)3錢,破故紙(炒)5錢。
神曲糊丸。
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芷、白芍、川芎、肉桂、麥門冬、藿香等十味中藥均具有補益作用,其中人參、黃耆、白朮為君藥,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當歸、白芷、白芍、川芎為臣藥,具有養血和營的功效;肉桂、麥門冬、藿香為佐藥,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慢性腎衰竭蕁麻疹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噁心反胃腰部像被繩子緊縛一樣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補中丸, 出處:《麻疹全書》卷三。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芷、白芍、川芎、肉桂、麥冬、藿香。 主治:麻證收後虛寒,嘔吐泄瀉青色,唇白身冷者。

補中丸, 出處:《袖珍》卷四引《聖惠》。 組成:川芎5錢,白芍藥5錢,黃耆5錢,當歸5錢,人參5錢,陳皮5錢,白朮1兩,地黃1兩。 主治:婦人虛損諸疾。

補中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一。 組成:龍骨5錢,白豆蔻3錢,肉果(煨)3錢,乾薑(煨)5錢,砂仁3錢,川椒(去目,焙)3錢,破故紙(炒)5錢。 主治:滑泄不止。

補中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白芷2兩,罂粟殼(去蒂瓤)1兩半(半生,半炒),當歸(焙,去蘆)1兩,枳殼(麸炒,去瓤)1兩,陳皮半兩(去白,炒),橡鬭(大者)7枚(小者)10枚。 主治:赤白痢。

補中丸, 出處:《宣明論》卷十二。 組成:厚朴(生薑制香)、乾薑(炮)、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各等分。 主治:補脾虛,調胃弱,止瀉痢,進飲食,定痛。主治:一切氣疾心腹(疒丂)痛,嘔吐氣逆,不思美食。

補中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組成: 補中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組成: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威靈仙(去苗土)1兩,巴戟天(去心)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切,慢火焙乾)1兩,赤芍藥1兩。主治:補虛益氣,順三焦,壯筋骨。 。 主治:補虛益氣,順三焦,壯筋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