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丸

JI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19%
脾經 17%
肺經 10%
心經 10%
胃經 6%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心包經 0%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濟陰丸

整體功效: 滋陰補腎,強筋壯骨。

主治:虛勞證。

陰虛勞證是指由於陰虛不足,導致人體出現疲勞乏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耳鳴耳聾、視物模糊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濟陰丸,治陰虛勞證,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失眠多夢,目不明,皆陰虛所致。蓋陰虛則陽盛,陽盛則陰虛,陰陽相反,故陰虛勞證,必兼陽盛之證。此方以黃柏、龜板、知母、虎骨、鎖陽、川牛膝、山藥、白芍、砂仁、杜仲、黃耆、熟地黃、枸杞子、補骨脂、菟蕬子等中藥組成,共奏滋陰補腎、強筋壯骨之功。」

  • 《中醫臨床治療學》:「濟陰丸,主治陰虛勞證。症見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失眠多夢,目不明,舌紅少苔,脈細數。本方以黃柏、龜板、知母、虎骨、鎖陽、川牛膝、山藥、白芍、砂仁、杜仲、黃耆、熟地黃、枸杞子、補骨脂、菟蕬子等中藥組成,共奏滋陰補腎、強筋壯骨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柏2兩7錢(鹽酒拌抄),龜版(炙)1兩3錢半,陳皮7錢,當歸1兩(酒浸),知母1兩(酒炒),虎骨7錢(酥炙),鎖陽1兩,牛膝1兩3錢半,山藥7錢,白芍7錢,砂仁7錢,杜仲(炒)7錢,黃耆7錢(鹽水拌抄),熟地7錢,枸杞5錢,故紙3錢半(炒),菟絲子(酒浸)1兩3錢半。
益陰補虛。
上為末,以地黃膏為丸。
每服7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強筋壯骨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月經不調貧血肺結核白帶女性不孕症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濟陰丸,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當歸2錢,白朮2錢,生地2錢,茯苓2錢,陳皮2錢,益母2錢,香附1錢,川芎1錢,黃芩1錢,麥冬1錢。 主治:婦人無子。

濟陰丸, 出處:《會約》卷二。 組成:熟地8兩,棗皮4-5兩,山藥4兩,茯苓3兩,龜版膠3兩(酒蒸),肉桂3兩,附子3-4兩,杜仲(淡鹽水炒)3兩,菟絲子(淘淨泥沙,酒蒸)4兩,五味2兩。 主治:腎經陰陽兩虧,兩尺脈空虛無神,將成勞瘵。

濟陰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黃柏2兩7錢(鹽酒拌抄),龜版(炙)1兩3錢半,陳皮7錢,當歸1兩(酒浸),知母1兩(酒炒),虎骨7錢(酥炙),鎖陽1兩,牛膝1兩3錢半,山藥7錢,白芍7錢,砂仁7錢,杜仲(炒)7錢,黃耆7錢(鹽水拌抄),熟地7錢,枸杞5錢,故紙3錢半(炒),菟絲子(酒浸)1兩3錢半。 主治:益陰補虛。主治:陰虛勞證。

濟陰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二引《德生堂方》。 組成: 濟陰丸(《普濟方》卷三三二引《德生堂方》。)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二引《德生堂方》。組成:香附子1斤,烏藥1斤(微燒透,去煙,研爲末),川芎半兩,生地黃半兩,熟地黃半兩,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甘草4兩,香白芷4兩。主治:調經順氣,溫子宮,濟陰助孕。 。 主治:調經順氣,溫子宮,濟陰助孕。

濟陰丸,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 濟陰丸(《仙拈集》卷三。)出處:《仙拈集》卷三。組成:益母草8分,香附米8分(童便浸炒7次,醋炒3次),熟地4兩,當歸4兩,白朮4兩,阿膠3兩,生地3兩,陳皮3兩,白茯苓3兩,川芎2兩,半夏2兩,白芍2兩,麥冬2兩,黃芩2兩,杜仲2兩,丹皮2兩,續斷2兩,延胡2兩,沒藥1兩,甘草1兩,吳萸7錢,小茴7錢。主治:順氣益血,調經除帶,益子宮,善胎育。 。 主治:順氣益血,調經除帶,益子宮,善胎育。

濟陰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 濟陰丸(《古今醫鑑》卷十一。)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別名:種子濟陰丹、種子濟陰丸組成:香附米4兩(1分醋浸,1分米泔浸,1分酒浸,1分童便浸,各浸3日,焙乾爲末),益母草2兩(忌鐵器),艾葉1兩(醋煮),阿膠2兩(蛤粉炒),熟地黃2兩(酒洗過,薑汁炒),川芎1兩,當歸1兩5錢(酒洗),白芍藥1兩3錢(鹽酒炒),陳皮1兩(去皮),白朮1兩5錢(土炒),半夏(湯泡,薑汁浸,香油炒)1兩,白茯1兩(去皮),甘草(炙)3錢,條芩1兩(炒焦),丹皮1兩(酒洗),吳萸5錢(湯泡),玄胡索4錢,小茴香(鹽酒炒)5錢,沒藥5錢,續斷1兩(酒洗),麥冬1兩(去心)。主治:順氣養血,調經脈,除白帶,益子宮,育胎孕。 。 主治:順氣養血,調經脈,除白帶,益子宮,育胎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