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黃湯

GUI ZHI M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18%
膀胱經 12%
脾經 12%
肝經 12%
小腸經 6%
腎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肝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桂枝麻黃湯 」介紹

中藥方劑「桂枝麻黃湯」是一著名方劑,具有發汗解表、溫氣和營等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惡寒、發熱、身痛、無汗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桂枝、麻黃、杏仁和赤芍。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溫經和營、通痹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惡寒、發熱、身痛、無汗等症狀。

麻黃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惡寒、發熱、身痛、無汗等症狀。

杏仁

杏仁性甘、苦,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祕等症狀。

赤芍

赤芍性涼,具有涼血活血、養血活血作用。常用於治療血熱引起的面紅目赤、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痛經、血瘀疼痛等病症。

桂枝麻黃湯主治功效:

  1. 陽明中風:頭痛、口苦、腹滿、呼吸微喘、發熱惡寒,脈搏浮而緊。如果此時服下瀉藥,就會出現小便困難的症狀。
  2. 陽明病的第5-6天到第7-8天:像瘧疾一樣,發熱多而畏寒少,每天發作一次,脈搏微弱而緩慢。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
  3. 厥陰脈微弱而畏寒:表示陰陽俱虛,不能再進行催吐或瀉下的治療。
  4. 厥陰病發汗,面色發紅,有熱:這是將要康復的徵兆。

總結:

中藥方劑「桂枝麻黃湯」具有發汗解表、溫陽和營的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惡寒、發熱、身痛、無汗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桂枝、麻黃、杏仁和赤芍。

傳統服藥法


桂枝1兩,麻黃1兩(去根節),赤芍藥1兩,杏仁1兩(去皮尖,麩炒黃)。
上為粗末。
每服4錢,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桂枝:發汗解表,解肌退熱。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赤芍:活血化瘀,止痛。
  • 杏仁:宣肺止咳,平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孕婦、小孩、老人等不宜服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汗、口乾、心煩、失眠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頭痛嘴裡發苦下腹脹氣動脈粥樣硬化氣喘瘧疾尿道炎原發性高血壓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脹氣無尿及少尿怕冷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麻黃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 組成:桂枝1兩,麻黃1兩(去根節),赤芍藥1兩,杏仁1兩(去皮尖,麸炒黃)。 主治:陽明中風,頭痛口苦,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下之即小便難者;陽明病,5-6日至7-8日,如瘧,熱多寒少,1日再發,其脈微緩,爲欲癒者;厥陰脈微而惡寒者,爲陰陽俱虛,不可吐下者;厥陰發汗,面色赤,有熱者,此欲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