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鬱湯

TONG Y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9%
心經 16%
胃經 13%
肺經 13%
腎經 5%
心包經 4%
三焦經 2%
膽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通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緩解肝鬱氣滯: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鬱氣滯所導致的胸脅脹痛、煩躁易怒等症狀。白芍能滋養肝血,使肝氣得以舒暢,從而達到通鬱的目的。
  2. 和解脾胃:白芍還能緩解脾胃不和,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白芍的酸味能收斂脾胃,使脾胃功能更加穩定,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通鬱湯的療效。

通鬱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寧心安神,化解鬱結: 茯神味甘性平,歸心經,具有寧心安神、解鬱寬胸的功效。通鬱湯常用於治療心胸鬱悶、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而茯神可緩解心神不寧,消除鬱結之氣,使氣機通暢,達到舒緩情緒、改善睡眠的作用。
  2. 健脾益氣,輔助通鬱: 茯神亦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夠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有利於氣機的流通,從而輔助通鬱湯疏通氣機、改善鬱滯之症。

通鬱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效。通鬱湯多用於氣鬱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人參在此可補益氣血,提升機體正氣,為治療打下基礎。
  2. 調和藥性: 方劑中可能含有較寒涼的藥物,人參加入可以起到溫陽補氣、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過度傷及正氣,使治療更為安全有效。

通鬱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活血化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能滋陰補血,填精益髓。通鬱湯多用於治療氣鬱血瘀所致的胸悶、心悸、脅肋脹痛等症狀,熟地黃可補益心血,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化瘀止痛,改善胸悶不適。
  2. 配伍增效: 通鬱湯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配伍使用,熟地黃能滋陰補血,與活血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的目的。

通鬱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功效。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能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於治療熱毒壅盛、血分有熱的病症。

通鬱湯多用於治療因熱毒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玄參加入方劑中,一方面可清熱解毒,另一方面也能滋陰降火,使熱毒消散,氣血通暢,達到治療目的。

通鬱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之效。通鬱湯主要針對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脅痛、心煩、口苦等症,而麥門冬能滋陰清熱,緩解心煩、口渴等症狀,並有助於改善肝鬱氣滯,使氣機通暢。
  2. 配伍增效:麥門冬與其他藥物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例如,與柴胡、枳殼等藥物配伍,可加強疏肝理氣的作用;與黃連、梔子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通鬱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悶、心痛、腹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調和氣血: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滋養心血,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因此,當歸在通鬱湯中起到疏通氣血、緩解疼痛、滋養心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通鬱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是針對其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退熱除煩的功效。

通鬱湯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悶、食慾不振、情緒抑鬱、失眠多夢等症。柴胡在此方中,可以疏解肝鬱,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胸脅脹痛、脘腹痞悶等症狀。同時,柴胡還可以升舉陽氣,振奮精神,改善情緒抑鬱、失眠多夢等症狀。

通鬱湯方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其開竅醒神、化痰通竅的功效。

水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腎經,能通達腦竅,醒神開竅,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癲癇等病症。同時,水菖蒲還能化痰開竅,有助於痰濁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狀。

因此,通鬱湯中加入水菖蒲,可起到醒神開竅、化痰通竅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痰濁阻滯、神志不清等病症。

通鬱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辛溫通絡: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消腫散結之效。對於寒凝氣滯、經絡阻滯所致的胸悶、脘腹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溫經散寒、通暢經絡的作用。
  2. 宣肺化痰: 白芥子能宣肺化痰,對於痰阻氣道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白芥子在通鬱湯中起到溫經散寒、通暢經絡、宣肺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痰濁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

通鬱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在治療氣鬱、濕困、脾虛等症狀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代謝正常,有利於消除濕氣鬱結,疏通氣機。同時,白朮還能燥濕利水,去除體內過多的水濕,改善氣機鬱滯的狀態。此外,白朮亦能止汗固表,防止汗液過多而耗氣傷津,加強氣血流通,有助於通暢氣機。因此,白朮在通鬱湯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通暢氣機、改善氣鬱的效果。

主治功效


通鬱湯

通鬱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白芍、茯神、人參、熟地黃、玄參、麥門冬、當歸、柴胡、水菖蒲、白芥子、白朮等藥物組成。方劑配伍巧妙,諸藥合用,具有補益氣血,疏肝解鬱,滋陰清熱,益心安神等功效,主治肝鬱氣滯、氣血虛弱、陰虛陽亢等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肝鬱氣滯、鬱悶不舒、胸脇脹滿、心煩氣躁、失眠多夢、健忘健忘等。

方劑組成介紹:

  •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等功效。用於治療肝鬱化火、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驚癇、抽搐等症狀;血虛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狀;自汗、盜汗等症狀。

  • 茯神:味甘、淡,性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養血益心、健脾益胃等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狀;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腹脹等症狀。

  •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倦怠無力、食慾不振、心慌氣短等症狀;陰虛津虧引起的口乾舌燥、咽乾喉痛等症狀;心氣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症狀。

  • 熟地黃: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補血益精、滋陰降火、益氣生津等功效。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面色蒼白、頭昏眼花、健忘健忘等症狀;陰虛火旺引起的咽乾口燥、牙齦出血、盜汗等症狀;氣陰不足引起的氣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狀。

  • 玄參: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益氣生津等功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胃熱嘔吐、腹瀉等症狀。

  •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肺陰虛引起的咳嗽、氣短、口乾舌燥等症狀;心陰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氣陰不足引起的氣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狀。

  •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化瘀、潤腸通便等功效。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面色蒼白、頭昏眼花、健忘健忘等症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瘀血阻滯引起的胸脅疼痛、腹痛、經絡不通等症狀;大便乾燥、便祕等症狀。

  • 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疏風清熱、調經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滿、煩躁易怒等症狀;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水菖蒲: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脾、殺蟲止癢等功效。用於治療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洩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等症,菖蒲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靜作用並能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對昏迷、驚風、健忘有較好的療效。

  • 白芥子: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用於治療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陽虛體質、陽虛下陷、脾胃虛弱、寒濕痹痛、老年咳嗽、氣逆痰痞、風濕涎痰等症狀。

  • 白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胃經。具有補益脾胃、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腸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食少、便溏腹瀉、脾虛便溏、脾虛水腫、帶下過多等症狀。

總結:

通鬱湯具有補益氣血,疏肝解鬱,滋陰清熱,益心安神等功效,主治肝鬱氣滯、氣血虛弱、陰虛陽亢等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肝鬱氣滯、鬱悶不舒、胸脇脹滿、心煩氣躁、失眠多夢、健忘健忘等。方劑配伍巧妙,諸藥合用,療效顯著,是臨牀上常用的中藥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白芍1兩,茯神3錢,人參2錢,熟地3錢,玄參3錢,麥冬3錢,當歸5錢,柴胡1錢,菖蒲5分,白芥子2錢,白朮5錢。
通肝氣,補心腎。
水煎服。1劑而鬱少解,2劑而鬱更解,4劑而鬱盡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養血安神的功效,適合肝鬱不舒、陰虛而兼鬱者服用。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太過,導致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鬱湯, 出處:《辨證錄》卷四。 組成:白芍1兩,茯神3錢,人參2錢,熟地3錢,玄參3錢,麥冬3錢,當歸5錢,柴胡1錢,菖蒲5分,白芥子2錢,白朮5錢。 主治:通肝氣,補心腎。主治:肝鬱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記憶,一如老人之善忘。並治諸鬱,陰虛而兼鬱者尤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