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平氣散

WU YAO PI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21%
心經 15%
腎經 10%
肝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5%
膽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平氣散方中加入人參,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重要功效:

  1. 補氣益血,扶正祛邪: 人參為補氣之要藥,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疾病,對於氣虛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乏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人參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烏藥、川芎等,相互協調,相輔相成,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平氣止痛的效果。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健脾益氣,補中益氣: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烏藥平氣散主治氣滯血瘀、心胸憋悶等症,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氣滯血瘀之症。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烏藥平氣散中其他藥物,如烏藥、香附等,性偏辛溫,白朮性溫味甘,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提高療效。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烏藥平氣散主治肝氣鬱結、心胸煩悶,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從而減輕肝氣鬱結,並能寧心安神,緩解胸悶心煩等症狀。
  2. 配合烏藥,疏肝解鬱: 烏藥性溫味辛,善於行氣止痛,而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功能正常,有助於烏藥氣機疏通,更有效地疏肝解鬱,達到治療肝氣鬱結之目的。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烏藥平氣散以烏藥、香附等辛溫藥物為主,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效。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辛溫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之功效,可增強烏藥平氣散的整體療效,使行氣止痛的效果更顯著。同時,甘草也能緩解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烏藥平氣散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烏藥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烏藥性溫,味辛,歸脾、胃、肝經,擅長疏肝理氣,止痛止嘔。對於氣滯血瘀、脘腹脹痛、噯氣嘔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烏藥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烏藥平氣散中常搭配其他理氣藥物,如香附、陳皮等,共同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烏藥的加入能增強方劑的理氣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烏藥平氣散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心悸、失眠等症狀,當歸的加入能夠補血活血,使氣血調和,從而緩解氣滯血瘀所造成的症狀。

二、滋潤氣血:烏藥平氣散中一些藥材性偏燥,如烏藥、川芎等。當歸性溫,加入能起到滋潤氣血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損傷氣血,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

烏藥平氣散中添加白芷,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烏藥平氣散旨在治療氣滯血瘀、寒凝經脈引起的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白芷的加入可助烏藥散寒止痛,溫經通絡,使氣血運行通暢。

二、芳香化濕,消腫止痛: 白芷亦具有芳香化濕的功效,可與烏藥、川芎等藥物配合,共同消除濕氣,緩解疼痛。濕氣阻滯,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白芷加入方劑可助其化濕,改善氣血循環,進一步緩解疼痛。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川芎,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能活血行氣,止痛散瘀,有助於疏通氣血,緩解胸悶氣滯、疼痛等症狀,配合烏藥等藥材,增強其平氣止痛之效。
  2. 活血化瘀: 川芎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消除因氣血不暢所致的疼痛和腫脹,與烏藥等藥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之效,改善病症。

烏藥平氣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宣肺平喘: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效。烏藥平氣散主治胸悶氣喘、咳嗽痰多,麻黃可疏散風邪,宣暢肺氣,利於氣機運行,達到平喘止咳之目的。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烏藥平氣散中,烏藥、沉香等藥物偏於溫燥,麻黃的辛溫之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也能促進其他藥物的藥力發揮,增強整體療效。

烏藥平氣散中包含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木瓜味甘性平,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功效。烏藥平氣散主要針對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腹脹腹痛等症狀,木瓜的加入可助於疏肝理氣,緩解氣機鬱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健脾消食,助消化:木瓜還具有健脾消食、助消化的功效,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烏藥平氣散中常配伍一些消食化積的藥物,木瓜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使氣機通暢,食積消散,達到整體療效提升。

烏藥平氣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固護元氣: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益氣生津、固精縮尿的功效。烏藥平氣散主治氣逆上衝、胸悶氣短、心慌失眠等症,而五味子可收斂肺氣,防止氣逆上衝,同時滋養肺腎,固護元氣,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平喘止咳、安神定志的效果。
  2. 調節心氣,助氣平降: 五味子能調節心氣,使心氣平和,避免心氣失衡導致的氣逆上衝。烏藥平氣散中含有烏藥、川芎等氣味辛香、走竄力強的藥物,易於上行,而五味子能使其下降,避免藥物上衝,達到平氣降逆的效果。

主治功效


烏藥平氣散

中藥方劑「烏藥平氣散」,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烏藥、當歸、白芷、川芎、麻黃、木瓜和五味子。這些成分合在一起,可以發揮出補氣、補血、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多種功效,用於治療腳氣病向上蔓延,導致頭暈目眩,腳膝痠痛,走路困難,各種氣機不協調,呼吸急促,胸悶氣短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木瓜:**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烏藥:**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烏藥平氣散」具有補氣、補血、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多種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腳氣病向上蔓延,導致頭暈目眩,腳膝痠痛,走路困難,各種氣機不協調,呼吸急促,胸悶氣短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天台烏藥、當歸、白芷、川芎、麻黃、木瓜、五味子。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藥平氣散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氣喘腳氣病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烏藥平氣散, 出處:《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天台烏藥、當歸、白芷、川芎、麻黃、木瓜、五味子。 主治:腳氣上攻,頭目昏眩,腳膝酸疼,行步艱苦,諸氣不和,喘滿迫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