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四君芎歸湯主治氣虛血瘀證,人參可補益氣血,提升機體抵抗力,為治療此類疾病的基礎。
-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茯苓、白朮等,性偏燥,容易耗氣傷津。人參加入可起到滋陰生津、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使其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利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補中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四君芎歸湯以補氣血為主,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以白朮補脾益氣,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利用。
- 燥濕健脾,除濕止瀉: 該方常用於脾虛濕困、氣血不足所致的諸症,而白朮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改善脾胃功能,進而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補足中氣: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四君湯以補脾益氣為主,茯苓加入其中,可加強健脾利濕作用,避免濕邪困脾,更有效提升中氣,為後續芎歸藥物提供充足能量。
- 協調藥性,促進血液循環: 芎歸藥物偏於活血化瘀,茯苓則能健脾利濕,兩者配合,可避免活血藥物過於燥烈,同時也促進血液循環,將藥物更有效地運送到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改善血虛:四君芎歸湯屬於補氣養血之劑,而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它能補益心脾,改善因氣虛血虛導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 引藥入血,協同補益:當歸性潤,能引四君子湯的藥力入血,促進補益效果。同時,當歸與川芎、白芍、地黃等藥物配合,更能增強活血化瘀、調和氣血的功效,使補血效果更佳。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活血行氣與止痛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川芎,旨在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並緩解疼痛。同時,川芎還可輔助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使氣血充盈,更有利於改善身體狀況。
總之,川芎的加入不僅能改善氣血循環,更能緩解疼痛,與四君湯的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止嘔:四君湯溫陽健脾,但若脾胃虛寒、氣滯不運,容易導致嘔吐。砂仁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理氣止嘔,協同四君湯溫陽健脾,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症狀。
- 行氣消積:芎歸湯活血化瘀,但若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停積,也會導致嘔吐。砂仁芳香行氣,能疏肝理氣,消食化積,促進氣血運行,幫助芎歸湯活血化瘀,改善瘀血停積導致的嘔吐。
四君芎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和,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四君芎歸湯中含有多種藥材,性味各不相同,甘草可以將這些藥性相互調和,使之協調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
- 補益脾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的作用。四君芎歸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氣弱、血虛經寒的症狀,甘草可以補益脾氣,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四君芎歸湯 」
人參
- 性味甘平,歸脾、肺經
-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白朮
- 性味甘苦,歸脾、胃經
- 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川芎
- 性味辛溫,歸肝、脾經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當歸
- 性味甘辛,歸心、肝、脾經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茯苓
- 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砂仁
- 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
- 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四君芎歸湯
-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砂仁、甘草
- 主治:懷孕4-5個月,胎氣不協調,逆行上升到心胸,脹滿疼痛,症狀名稱為懸胎,是脾虛而不安造成的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白朮1錢(蜜炙),茯苓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砂仁1錢,炙甘草1錢。
加生薑3片,蔥白3莖,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益氣健脾、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妊娠4-5月,胎氣不和,逆上心胸,脹滿疼痛,名子懸,脾虛而不安者。但本方有活血行氣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君芎歸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蜜炙),茯苓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砂仁1錢,炙甘草1錢。 主治:妊娠4-5月,胎氣不和,逆上心胸,脹滿疼痛,名子懸,脾虛而不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