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臟丸
WEN Z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溫臟丸
整體功效
溫臟散寒,驅蟲止痛。
主治
臟氣虛寒,指的是臟腑的陽氣不足,導致寒邪內侵。諸蟲積,指的是各種寄生蟲在體內聚集。既逐而復生,指的是這些寄生蟲雖然已經被驅逐,但卻又死而復生。
溫臟散寒,驅蟲止痛。
溫臟散寒,指的是溫暖臟腑,散除寒邪。驅蟲止痛,指的是驅逐寄生蟲,止住疼痛。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八:「溫臟丸,治臟氣虛寒,諸蟲積既逐而復生者。方中人參、白朮、當歸、白芍、茯苓,為君藥,補益脾胃,溫暖臟腑。花椒、使君子、檳榔、乾薑、吳茱萸,為臣藥,驅蟲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溫臟散寒、驅蟲止痛之功。」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人參 | 補氣 | 補益脾胃,溫暖臟腑 |
白朮 | 健脾 | 補益脾胃,溫暖臟腑 |
當歸 | 補血 | 補益脾胃,溫暖臟腑 |
白芍 | 養血 | 補益脾胃,溫暖臟腑 |
茯苓 | 利水 | 補益脾胃,溫暖臟腑 |
花椒 | 溫中散寒 | 驅蟲止痛 |
使君子 | 殺蟲 | 驅蟲止痛 |
檳榔 | 殺蟲 | 驅蟲止痛 |
乾薑 | 溫中散寒 | 驅蟲止痛 |
吳茱萸 | 溫中散寒 | 驅蟲止痛 |
傳統服藥法
人參(隨宜用,無亦可)4兩,白朮(米泔浸,炒)4兩,當歸4兩,芍藥(酒炒焦)2兩,茯苓2兩,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2兩,細榧肉2兩,使君子(煨,取肉)2兩,檳榔2兩,乾薑(炮)1兩,吳茱萸(湯泡一宿,炒)1兩。
如臟寒者,加制附子1-2兩;臟熱者,加黃連1-2兩。
溫健脾胃,逐殺諸蟲。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或100丸,飢時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白朮、當歸、白芍、茯苓、花椒、使君子、檳榔、乾薑、吳茱萸組成。
人參、白朮、當歸、白芍、茯苓,具有補益脾胃、溫暖臟腑的作用。花椒、使君子、檳榔、乾薑、吳茱萸,具有驅蟲止痛的作用。
本方具有溫臟散寒、驅蟲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臟氣虛寒,諸蟲積既逐而復生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臟丸,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随宜用,無亦可)4兩,白朮(米泔浸,炒)4兩,當歸4兩,芍藥(酒炒焦)2兩,茯苓2兩,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2兩,細榧肉2兩,使君子(煨,取肉)2兩,檳榔2兩,乾薑(炮)1兩,吳茱萸(湯泡1宿,炒)1兩。 主治:溫健脾胃,逐殺諸蟲。主治:臟氣虛寒,諸蟲積既逐而復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