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擒王飲

破壁擒王飲

PO BI QIN WA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5%
肺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2%
大腸經 10%
脾經 10%
膽經 6%
三焦經 4%
小腸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腎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脾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瀉下通便,清熱解毒:大黃味苦性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方中若出現實熱、便祕、濕熱等症狀,大黃可助於瀉火通便,排除體內積熱,解除毒素。
  2. 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大黃性猛,可引導藥力下行直達病竈,配合其他藥物發揮更佳療效。例如,若方中包含清熱解毒藥物,大黃可幫助藥力更快地到達腸道,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加入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可針對病症中的熱毒、炎症等病理表現,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抑制細菌生長:黃芩中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病原菌生長,進一步控制病情發展。

因此,黃芩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清除病症中的熱毒,更能控制炎症反應,達到治療目的。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使用連翹,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外感熱邪、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症狀,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病邪。
  2. 活血化瘀:連翹除了清熱解毒外,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因熱毒瘀阻所致的腫痛、閉經等症狀,連翹能幫助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病症。

因此,連翹在「破壁擒王飲」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包含「防風」,其作用主要有二: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風寒侵襲引起的頭痛、鼻塞、皮膚瘙癢等症狀,防風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在「破壁擒王飲」中,防風可以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防風可以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散寒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

總之,防風在「破壁擒王飲」中起到了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以及調和藥性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破壁擒王飲」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的功效。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降火除煩、清心瀉火、燥濕止瀉之效。

方中若出現熱證,如心火亢盛、熱毒熾盛、濕熱內蘊等,則黃連可發揮其清熱瀉火之效,降伏病邪,起到「擒王」之作用。同時,黃連還能抑制病邪的蔓延,防止病情加重,起到「破壁」之效。因此,黃連在「破壁擒王飲」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控制病情,取得療效。

破壁擒王飲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破瘀消積: 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痰濕凝聚所致的癥狀,如胸腹脹痛、食積不化等,莪朮能有效化瘀消積,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 莪朮入肝經,能疏肝理氣,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導致的疼痛,如脅肋疼痛、乳房脹痛等,莪朮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因此,破壁擒王飲中加入莪朮,旨在通過其破瘀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其性寒涼,可有效抑制體內熱邪,適用於熱病高熱、神昏譫語、心煩不寐等症狀。同時,梔子亦可清泄肝火,對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頭暈目眩等症狀亦有良效。

因此,「破壁擒王飲」中使用梔子,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對於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痰黃、咽喉腫痛等症狀,荊芥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解毒消腫,止癢止痛: 荊芥亦有解毒消腫之功,可治療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疾病,亦可止癢止痛。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清除邪毒,促進肌膚恢復。

「破壁擒王飲」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炎症,如濕熱下注、熱毒攻肺等,均有很好的療效。
  2. 抑制細菌生長,抗炎消腫: 黃柏中含有黃柏鹼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並能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在「破壁擒王飲」中加入黃柏,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破壁擒王飲」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 消積導滯 的功效。檳榔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 行氣消積、殺蟲 的作用。其 破氣消積 的特性,能有效 排除腸胃積滯,幫助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狀的改善。此外,檳榔也能 驅除腸道寄生蟲,對於蛔蟲、蟯蟲等感染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此,在「破壁擒王飲」中加入檳榔,能夠促進消化,改善食積,並起到驅蟲作用,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使用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其揮發油成分,能刺激鼻黏膜,促進呼吸道分泌,有效緩解外感風熱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

2. 清利頭目: 薄荷入肺經,能清利頭目,改善頭昏腦漲、目赤腫痛等症狀。對於因風熱上擾所致的眩暈、眼痛等症,薄荷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明目清肝的作用。

總而言之,薄荷在「破壁擒王飲」中,可以發揮清熱解表、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破壁擒王飲中加入桔梗,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其可疏通肺氣,使之宣降,從而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咽喉疾病的目的。
  2. 排膿解毒: 桔梗亦有排膿解毒之效,可促進膿液排出,有利於創口癒合。在一些咽喉感染或外傷導致的膿腫情況下,桔梗可幫助清除感染源,加速恢復。

總體而言,桔梗在破壁擒王飲中,發揮着宣肺利咽、排膿解毒的雙重作用,助力於治療咽喉相關疾病。

「破壁擒王飲」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猛烈或寒涼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存在其他藥物性味偏寒或燥烈,加入甘草可平衡藥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效更和緩、穏定。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稱為「引經藥」。其具有解毒、抗炎、免疫調節等作用,能幫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藥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破壁擒王飲」之名,寓意「破邪之壁,直擒病根」,主攻「瘟疫黃喉」。古籍所述「黃疫喉」為瘟疫熱毒上攻咽喉之急症,其特徵為咽喉腫痛、焮紅化膿,伴隨高熱、便祕等裡熱實證。此方兩則醫案可見其峻猛之性:

  1. 病例一:患者初起微痛,醫者疑為黃疫喉,先投大黃、黃連各四兩無效,後加至六兩始通便而癒。
  2. 病例二:七旬老婦骨瘦如柴,仍須大黃、黃連各六兩方能奏效。

由此推論,此證屬「熱毒壅盛、氣血兩燔」之重症,非大劑苦寒瀉下不能折其勢,故方名「擒王」正指直瀉火毒之核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結構解析

  1. 瀉火解毒主力

    • 大黃(4-6兩)、**黃連(2-6兩)**為君藥,苦寒直折,瀉心胃實火、通腑逐瘀,非僅清熱,更藉瀉下使熱毒從腸道而解。
    • 黃芩黃柏梔子助清三焦火毒,尤擅上焦肺熱與下焦濕熱,形成「三黃」協同之勢。
  2. 透表散邪輔助

    • 防風荊芥薄荷辛散透熱,使鬱熱外透,避免涼遏冰伏。此為「火鬱發之」之理,與瀉下法並行不悖。
  3. 活血消腫佐使

    • 莪朮破血行氣,針對熱毒瘀結咽喉之腫痛;檳榔降氣通滯,助大黃推蕩積熱。
  4. 宣肺利咽調和

    • 桔梗載藥上行,開提肺氣;連翹清心散結,專治喉痺;**前仁(車前子)**利尿導熱,給邪出路;甘草緩和藥性,兼顧護胃。

治療原理

此方以「瀉、清、透、消」四法並舉:

  • 瀉下通腑:大黃、黃連用量極重,急下存陰,釜底抽薪,使火毒隨燥屎外泄。
  • 清熱解毒:三黃配梔子、連翹,形成多靶點清熱網絡,覆蓋氣分、血分熱毒。
  • 透邪外達:辛涼藥防止涼藥閉門留寇,尤適瘟疫兼表邪未盡者。
  • 活血利咽:針對咽喉局部氣血壅滯,通則不痛。

關鍵思維

  • 劑量決定功效:大黃、黃連用至六兩(約今220克),遠超常規,反映「重症用重劑」的辨證邏輯,需確認為「實熱閉結」方可投之。
  • 攻邪為先:即使高齡虛弱者,只要脈證相符,仍可峻攻,體現「邪去正自安」的治疫思想。

總結而言,「破壁擒王飲」是針對疫毒熾盛、咽喉閉阻的急救方,其組方與用量凸顯中醫「急症急治」的膽識,然須精準辨證,非熱毒極盛者不可輕試。

傳統服藥法


大黃4兩,黃芩5錢,連翹4錢,防風3錢,黃連2兩,莪朮3錢,梔子5錢,荊芥3錢,黃柏5錢,檳榔3錢,薄荷2錢,桔梗1錢,前仁5錢,甘草1錢。
黃疫喉 邑庠生某故弟,蔚南肄業師也。一日,弟過其館,以喉初起微痛;令診視,曰:得毋黃疫喉乎?曰:然。以破壁擒王飲與之,大黃、黃連各四兩,三服不下,弟邀余同往視之,服大黃、黃連各六兩,始下而愈。弟又治一老婦,年七十,骨瘦如柴,染疫黃喉,亦投本方,大黃、黃連各重至六兩始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破壁擒王飲性味辛、苦、寒,有小毒。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破壁擒王飲, 出處:《喉科種福》卷三。 組成:大黃4兩,黃芩5錢,連翹4錢,防風3錢,黃連2兩,莪朮3錢,梔子5錢,荊芥3錢,黃柏5錢,檳榔3錢,薄荷2錢,桔梗1錢,前仁5錢,甘草1錢。 主治:瘟疫黃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